哈薩克氈房,與蒙古包外形近似,其實是有區別的

哈薩克族“氈房”和蒙古族的“蒙古包”,都是遊牧民族智慧的結晶,它以其獨特的設計和製作技藝,體現了草原民族的審美觀和高超的創造力。氈房與蒙古包外形近似,其實是有區別的。

哈薩克族和蒙古族都是我國古老的遊牧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遊牧到哪裡,家就搬到哪裡,由於需要頻繁遷徙,因此住房就必須能夠隨意移動,蒙古包就是這種活動房屋的一個代表,而哈薩克族人也有他們的活動房屋——氈房(又稱哈薩包),因為外形近似,不瞭解的人往往容易將它與蒙古包混淆。

哈薩克族氈房

氈房在哈薩克語裡稱為“宇”,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適宜於春、夏、秋季轉場搬遷的一種簡易住房。在冬營地搭建固定的土木結構房屋、樹枝條編制的房屋也是哈薩克族先民居住的特點之一。還有阿布來恰(也稱闊斯)在流動放牧和戰爭期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哈薩克族氈房構建輕便牢固,經濟實用,易於拆卸攜帶,鮮豔不失樸素,粗獷不失溫馨。

哈薩克氈房,與蒙古包外形近似,其實是有區別的

氈房

氈房一般由柵欄、天圈、房杆、門、毛氈等組成。柵欄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寬柵欄,稱為“鳳眼”,輕便但經不起風吹;另一種是窄眼柵欄,也稱“網眼”,雖笨重卻很結實耐用。柵欄由交錯的細柳杆用牛皮繩紮緊而成、相連成菱形,每塊高1.5—1.7米,寬約3.2米,可自由摺合,若10塊柵欄的圍牆,屋頂要架起八、九十根房杆。房杆上端插入天圈眼內,杆下端與柵欄捆綁連接。天圈用3段弧形木頭連接,可作為天窗。柵欄外圍上一圈彩色毛絨織成的芨芨草簾,在房架上裹上一層白氈,房杆上圍上蓬氈,房頂上蓋上頂氈,再用毛繩捆綁固定;東面裝門,門高為1.5米,寬1米。哈薩克氈房的門一般為雙扇雕花木門,門外有氈簾。最後,在氈房周圍挖好排水溝漕,這樣氈房就算落成了。

蒙古包

蒙古包,蒙古族特有民居。其建築方法是用駝繩綁紮固定,成為一固定圓形牆壁。圓頂陶敖直徑為1.5m,上飾美麗花紋。包頂外形均是圓錐體,通常用一層或二層乃至多層毛氈或帆布覆蓋,最後用一塊矩形毛氈把陶敖覆蓋以過夜或防雨雪。

哈薩克氈房,與蒙古包外形近似,其實是有區別的

蒙古包

蒙古包一般是3.3米至5米高,呈圓形,主要架設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圈,再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那(即蒙古包的木製骨架,由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成)架好,再加上頂端的烏尼(即蒙古包頂端的傘形骨架,為3.2米長的柳條棍),接著將哈那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在頂上和四周覆蓋一至兩層厚厚的毛氈,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好,頂端開一“套瑙”,意思是天窗,可以起到排煙、通氣、照明、採光的作用,蒙古包就此大功告成了。

蒙古包和哈薩克氈房最直觀的區別

就是看建築是圓形頂還是尖錐形頂,如果圓球形頂的就是蒙古包,而類似尖錐形的則是哈薩克氈房。整體來看,哈薩克氈房比蒙古包顯得要小巧,頂部要尖一些,而蒙古包下部是規整的圓柱形,上部是三角形。另外,哈薩克族人搭建氈房用的支桿是一頭彎的穹窿狀,他們將此彎頭綁在氈房的牆架上;而蒙古族人在搭建蒙古包時,用來支撐蒙古包圓形頂部的杆子兩頭都是直的,直接就搭架在牆架上,並且杆子數目要比哈薩克氈房用得多一些。此外,哈薩克氈房的門一般都向東開,而蒙古包的門一般都向南開。

蒙古包這樣的建築形式,易搭易卸易移動,適於牧民輪牧走場居住,其製作技藝體現了蒙古民族獨特的審美觀與高超的技能;而哈薩克氈房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住居舒適,並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