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陽與故道

略陽靈巖寺大雄寶殿大門上有塊牌匾,上書“故道明珠”四個大字。這“明珠”兩字可作稀有、寶貝來形容靈巖寺,但“故道”兩字作何解釋?

略陽與故道

略陽靈巖寺“古道明珠”牌匾

要說故道得先說蜀道。

秦嶺山脈西起甘肅南部,經陝西南部到湖北、河南西部,長約1600多公里,南北寬達100至150公里,是我國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線。秦嶺南側還有東西長約560公里,南北寬約140公里,綿延於川、甘、陝、鄂邊境的大巴山。蜀道,就是指穿越秦巴山區,連接四川盆地和陝西關中盆地之間的川陝道路。秦蜀道路早在周朝時就已存在,經過周、秦、漢、唐數個朝代的發展,在關中盆地到漢中境內,逐步形成了多條較為完善的通道,期中有一條名為故道,又稱為陳倉道(“暗度陳倉”的“陳倉”就指此陳倉道)。

故道和其他蜀道一樣也是由一條條峽谷河流連接而成,它自今寶雞過渭河向南,進益門、翻大散關、至鳳縣折西南,經甘肅兩當、徽縣、入略陽境。自略陽向東可接沮水經勉縣直抵漢中,向南經接官亭自陳平道至寧強大安,併入金牛道可入蜀。亦可自略陽白水江乘船自嘉陵江入川,因此,故道也是蜀道中唯一通船的通道。

靈巖寺處在嘉陵江邊,大雄寶殿大門牌匾上書“故道明珠”也就理所應當了。

略陽與故道

故道線路示意圖

故道早在先秦即已開闢,直到現代寶成鐵路通車前還有人員、馬幫穿梭,發揮著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作用,因此,沿途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蹟。

1 《郙閣頌》摩崖石刻

是為紀念東漢靈帝劉宏建寧五年(公元 172年),漢武都太守李翕重修嘉陵江邊上一處棧道—郙閣棧道而書刻的一方摩崖石刻。該石刻殘存部分現保存在靈巖寺,原址在現在的徐家坪郭家地嘉陵江邊上,略陽縣政府立有一塊遺址保護碑。原遺址上棧道孔歷歷在目,邊上還有一塊 “鑿開天險”摩崖石刻,是清朝嘉慶年間榆林、橫山縣人所做。

略陽與故道

略陽與故道

2 關老爺廟

故道從略陽白水江開始,除了走嘉陵江船運外還有一條免受水患影響通行的道路,即從麻柳塘溝上老爺嶺,經煙洞溝、枸林驛、磨壩、吳家營到略陽縣城。這一路上的最高點老爺嶺,建有一座祈求保佑來往人員、貨物平安的關帝廟,當地人叫關老爺廟。沿途的枸林驛、局子裡等地名均是根據故道上當時有具體功能而命名的。

略陽與故道

老爺嶺關老爺廟

略陽與故道

故道上的驛站—枸林驛風光(十天高速從古驛站頭頂穿過,沿故道通向白水江)

3 李白青泥河邊植銀杏

大詩人李白多次經故道來往於秦蜀之間,經過青泥嶺時因道路艱險而發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感慨。現略陽縣白水江鎮青泥河邊的青泥河小學內有兩棵古銀杏樹,樹齡已有1300多年,相傳為李白當年所植。

略陽與故道

琵琶寺內古銀杏樹

略陽與故道

李白手植銀杏樹

4 離縣城最近棧道遺蹟

八渡河在馬家臺子這裡拐了一個彎,因此形成了一個水潭。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這個潭裡游泳時發現岩石上有一排人工鑿出的孔,當時也沒多想,現在聯想到故道,推斷應該是棧道遺蹟。最近到那裡查看時,那一排石孔仍然清晰可見,石孔的上方的山體還有被切削過的痕跡,我想這應該是離我們最近的故道遺蹟了。

略陽與故道

八渡河邊古棧道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