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人,又到了燒鍋鍋灶的時候

生活在榆中農村的人,童年裡都有過這樣的一個美好記憶——燒鍋鍋灶。尤其是在秋季,洋芋成熟的時候。大人們在田地裡忙著刨洋芋,而孩子們則在半山坡玩起了鍋鍋灶,不光是孩子們喜歡,大人也喜歡。

以前,家裡生活困難,出門隨便做點“為嘴添肚”而“偷摸”的事兒是有情可原的,尤其到了青黃不接(櫃子空了,莊稼未上場或還未打碾)的時候。我上學、讀初中時,趁星期天放假之際,約上幾個小夥伴,頂替大人們放羊、放牛、放驢。


榆中人,又到了燒鍋鍋灶的時候


能吃到最喜歡吃的燒洋芋是件高興不過的事兒,走時不帶乾糧,興致勃勃的,家長們心知肚明,吩咐著:“要燒熟,不要生吃”。


榆中人,又到了燒鍋鍋灶的時候


選一塊有土坎, 把土坎的上面剷平,前面鏟齊。從下面先挖個灶門,待挖到一定深度後,再從上面挖一個圓口,一直向下和灶門挖通。最後向四周擴大“肚膛”,形成類似“甕”的形式。


榆中人,又到了燒鍋鍋灶的時候


當然,肚膛和上面圓口的大小,要視土豆的多少和上面碼放的土塊的量來決定,最後,找一塊封門的石頭待用。


榆中人,又到了燒鍋鍋灶的時候


再後來,離家的路漸行漸遠,自然再沒有機會回到過故鄉,更沒有機會去玩鍋鍋爐,而關於鍋鍋灶的事也隨著時間和空間的交替,慢慢的消失了,偶爾看到街上推著一個大鐵桶賣烤紅薯的,鍋鍋灶的情景也會在腦海裡一閃而過。


榆中人,又到了燒鍋鍋灶的時候


歲月流逝,如今不再過著盼洋芋的日子。無論時光如何改變,洋芋一直陪伴我們走過風霜、走過那一段段難忘的記憶。生活水平不再同日而語的今天,洋芋仍然是我們餐桌上最佳的選擇。洋芋,成為西吉人們的一種偏愛,並非它是什麼山珍海味,而是本身身承載的歷史!


榆中人,又到了燒鍋鍋灶的時候


幾分鐘後,所有的土塊和土豆已經全部埋進爐膛了。趕緊把上面的圓口和前面的門用土封好。最好是用溼土封,因為溼土容易密封,便於保溫。


榆中人,又到了燒鍋鍋灶的時候


打開了灶膛,一股撲鼻的燒土豆味的清香立馬進入鼻腔,讓愛吃土豆的我饞涎欲滴!


榆中人,又到了燒鍋鍋灶的時候


香噴噴的燒洋芋。


榆中人,又到了燒鍋鍋灶的時候


都忍不住流口水了。


榆中人,又到了燒鍋鍋灶的時候


燒鍋鍋灶

榆中一代人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