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非遺丨肅州民歌就是肅州的“詩經”

天天非遺丨肅州民歌就是肅州的“詩經”

肅州民歌就是肅州的“詩經”。酒泉市肅州區自西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以來,這裡就是經濟發達、商貿興盛、文化繁榮的前沿,東西各民族的文化大碰撞大交融,衍生出富含各種地方因子的肅州文化,其中肅州民歌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產物。它們代代相傳,或傳承或變異,或湮滅或流失,或不斷產生新的民歌。

天天非遗丨肃州民歌就是肃州的“诗经”

存留至今並收集成書的肅州民歌約有數百首,從中可以為肅州移民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例證。肅州民歌曲目大多簡單、平緩、單調,旋律起伏不大。然而歌詞段落很多,內容也常常按時間順序,如月份、季節或階段等來安排。肅州民歌小曲易唱易記的特點突出,歌詞內容豐富,樂曲簡單明快,雜糅性、包容性、通俗性、地方性、隨意性、即興性、傳承性、現實性、變異性、群眾性、廣泛性都很強。

天天非遗丨肃州民歌就是肃州的“诗经”

唱時以三絃琴或二胡伴奏。肅州民歌題材大致可以分為勞動類、愛情類和生活類三大類,和有關婚姻題材的歌,在酒泉民歌中佔有很大比重。作品有《茉莉花》《繡香袋》《小貨郎轉擔》《大保媒》《十勸人》《小兒子出兵》《六月花》《老鼠告狀》《十里亭》《砸煙燈》《下四川》《大賜福》《姐兒擺燈》《旱船曲》《猜花曲》《花燈》等。

投稿郵箱:343254522@qq.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