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線城市房價跌,武漢房價反而漲?

聽風羽


先看看武漢再新一線城市中的綜合排名數據,多種統計渠道和排名,但是武漢的位置基本都在前5位,如下所示,在《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15個“新一線”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這是綜合了多種因素,政治資源因素,城市創新能力,未來產業佈局,交通區位,教育等等綜合因素給的排名,也基本上代表了未來城市的情況。

但是如果我們僅僅從房價來看一線城市的排名,則是另外一種情況,下圖是“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給出的數據,如下:

在新一線城市綜合指標排名上,武漢排名第4位,而到了房價排名中, 武漢的位置到了第14位,跟一線城市的綜合指標排名極不相符。

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沿海城市群經濟發達有非常好的基礎,而武漢因為早年改革開放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政策,在經濟和城市建設上面欠賬太多,雖然定位和潛力較大,但是經濟結構和發達程度較低,所以房價總體不高。

跟同級別的城市南京相比,武漢房價只有南京的60%不到,這裡面還有巨幅上升空間,加上中游城市群國家戰略和近期體育盛會對城市建設的升級,未來武漢房價上漲還是可預見的。

千萬不要說什麼武漢工資水平低,房價漲不起來,我反問一句,15-17年房價是怎麼翻倍的?翻倍之後房地產崩盤了嗎?並沒有。

不要拿自己的經驗判斷房價,也不要隨意預測房價頂點何時到來。房價未來總會到一個拐點,然後掉頭向下,這是大趨勢,不因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這是可以預見的,但是哪一天到來沒有任何人可以預見,這也是必然的規律。


方哥聊電商


武漢房價上漲原因

武漢被稱為東方的“芝加哥”,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譽,長江與漢江穿城而過,形成了武漢三鎮,發展到今天,武漢已經形成了13個區。其中,每個區的房價都有差異,房價最高的區是武昌區,其次是江岸區。房價偏低的區是:黃陂區、新洲區、蔡甸區。

縱觀武漢過去十年,房地產市場的表現,我們發現武漢的房價平均上漲了270%,也就是說,十年前你在武漢花100萬買的房子,現在價值已經是370萬了。投資回報率在中國所有城市裡面,排名第九位。

那麼為何,武漢的房子會如此炙手可熱呢?觀察君認為,至少有三方面原因:

1:人口不斷增長

2008年,武漢常住人口是897萬,到了2017年,武漢常住人口達到了1092萬。十年時間,一共增長了195萬人。大量人口湧入武漢,是的武漢房地產剛需加大,購房需求增大的同時,價格上漲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2:沿海產業轉移

武漢出色的地理位置、交通區位優勢,以及營商環境,吸引了許多一線城市的企業開始向武漢轉移。雷軍已經把小米的總部從北京遷到了武漢,武漢正在打造光谷(東湖)高新技術產業園,許多互聯網企業將國內第二總部都選擇在武漢光谷。企業的聚集,使得武漢房地產市場活躍度增加。

3:城市軌道交通提速

武漢地鐵在建里程,遠超一線城市,目前武漢的地鐵通車裡程已經達到了288公里,排名國內第五,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南京。而根據目前武漢的地鐵在建情況,預計到2022年,武漢的地鐵通車裡程將達到613公里,屆時,武漢地鐵的通車裡程,將排到全球前五名。大家都知道,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地鐵沿線的房子,必然價格會大幅上漲。

所以,人口的快速流入與增長,沿海產業向武漢轉移、城市軌道交通提速,成為武漢房價上漲的最主要三個原因。

那麼未來五到十年,武漢最具投資價值的區域是哪?

我的觀點是:中心城區,武昌區和江岸區的投資價格最高,其次光谷新區,和長江新城會有一波大幅上漲期。

武昌區咋過去十年,的投資回報率是370%,也就是十年時間,武昌區的房價翻了4.7倍,這是非常高的。而且目前武漢中心區的房價也還只有2.3萬/平米,郊區七八千的房子還有很多,例如新洲、蔡甸、黃陂。

那麼,未來十年,是否郊區房子比中心城區房子更具上漲空間呢?

我認為,不會的,過去十年來看,武漢郊區的房子只上漲了100%,也就是說10年時間,只漲了一倍,漲速很慢了,而中心城市,未來十年,翻了3倍。隨著軌道交通的不斷完善,未來五年,武漢中心城區的概念會不斷放大,到那時,武漢光谷、長江新城的優勢就被徹底釋放出來了。所以,現在投資武漢新區,是一個不錯的時機。


光谷彭于晏


北上廣深相當於武漢三環位置的房子都漲到了近6萬塊錢一平米。北上廣深一套三環80平米的兩房,加稅加中介費有個500萬真得普通常見。北上廣深如果是好地段的房子,很多現在單價都在6位數了。一線城市跌一些很正常。所以拿一線城市來說武漢的房價一點意義都沒有。要比就拿南京杭州和武漢實力差不多的城市對比,再拿鄭州這樣實力比武漢弱但也是中部城市對比武漢,這樣的比較會更有說服力。如圖:南京杭州均價三萬左右,武漢一萬七八,鄭州一萬五六。南京杭州比武漢貴了一萬兩三千多!武漢只比鄭州貴兩三千多。單獨看武漢房價的確高,但其實全國都這樣。鄭州這樣的城市和收入現在也是一萬五六了,那武漢房價相對來說不算貴。如果你指望武漢房價跌,不如指望全國的房價都大跌,武漢才有一起跌的可能。不過全國各地房價都跌的時候,估計經濟會出現大蕭條,那時候武漢均價只有五千,但你到時候依然買不起,因為經濟蕭條你連工作都沒有了,你吃飯的錢都沒有了,武漢房價五千,你依然買不起。如果真得嫌武漢房價高,可以考慮移民去鄭州。現在全國人民都在起早貪黑努力賺錢的情況下,你去了鄭州依然買不起房子,你依然會覺得鄭州房價高。






Nickcollin


我身邊的朋友基本都有2-3套房子,都是住一套,空一套。不是他們多麼有錢,他們都揹負著100萬~200萬的貸款。為什麼他們有房子住卻寧願揹著銀行貸款去買房?

1、首先還是有買房能力和還款能力,相信房子保值的價值,如果錢放在銀行只會貶值,不如買一套房。即使有一套房空著也沒有太大的還款壓力。

2、安全感和為孩子的未來考慮。在城市裡只要有房子,就可以站穩腳跟。有多套房子,孩子將來的發展有資產作保證,談婚論嫁也有資本,孩子將來的生活質量有保證。

3、國家層面的支持是不允許房價下跌的,即使下跌也要在可控範圍以內,不至於造成社會和金融的不穩定。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方向短期不會改變。

4、未來的房價走勢短期以穩字當頭,這也是精準打壓炒房政策出臺的原因,如果經濟形勢發展逐漸消化掉房產泡沫,中期房價依然會向上走勢,但不會出現暴漲。

5、有一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很大,就是收入的增速跑贏房價的漲速,這是多贏的結局。

6、有一點要相信,房產稅一定會出臺,雖然不一定是明天。房產稅出臺的時機有幾種情況:(1)、所有的政策對控制房價快速上漲無效。(2)、房地產行業嚴重影響和拖累實體經濟發展,嚴重影響國家金融的穩定。

(3)、出現新的支柱產業代替房地產業,短期可能性很小。

(4)、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改變,需要刺激其它產業發展。

綜上:短期內,房地產仍然是國家的支柱產業;短期內不要期待房價會下跌,努力工作讓收入跑贏房價;中長期,做好交房產稅的準備。


purplemapleleaf831


武漢是二線城市,武漢房價除了16年的大幅上漲外,17年至今漲幅較平穩,未出現大城市那樣大的波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由上漲轉為下降,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漲幅連續16個月回落。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分別比上月回落0.2和0.4個百分點;三線城市同比漲幅分別回落0.4和0.3個百分點。
  • 武漢是中部大型城市,人口呈淨流入趨勢

武漢是近年來GDP快速增長的明星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的核心,每年人口均呈現淨流入趨勢,整個湖北所有的人才資源均向武漢聚集,之前幾年武漢一直是向外輸送人才,武漢十所211院校、2所985院校每年向北上廣深輸送大批人才,為一線城市的高速發展貢獻很多,武大華科不是武漢的“武大華科”,而是全中國的“武大華科”,而進來國家政策慢慢向中部城市傾斜,武漢也出臺更多的政策留住人才,比如大學生落戶、8折購買商品房等。

  • 更多的大型企業要在武漢落地

小米、華為將在武漢建立大型的基地,16家央企投資500億入駐武漢光谷未來城,涉及光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能源及航空航天等眾多高科技領域,馬雲、馬化騰等大佬多次考察東湖高新開發區、武漢中央商業區,武漢未來科技城是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4家全國中央企業集中建設人才基地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獲批建設的未來科技城,未來將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業。

  • 武漢房價的漲幅相較於其他城市,仍處於低位

不難看出,武漢較很多熱門城市而言,仍屬於性價比較高的,而且武漢政策也不允許房價過快上漲,不利於人才的引進和企業的投資,現在武漢正處於價值窪地,投資正當時,剛需現在買也來得及。

綜合來看,武漢房價穩中有升,GDP增速快,人才和企業淨流入,供需關係仍然緊張,新房開售依然火爆,跟其他已經漲上天的一線城市房價沒有可比性。


登臺坐水閣


關於武漢房價上漲,與以下城市房價下跌,沒有必然聯繫,下面主要分析下武漢房價上漲的原因,以及未來5-10年,武漢房價到底還有多少上漲空間:

武漢房價上漲原因

武漢被稱為東方的“芝加哥”,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譽,長江與漢江穿城而過,形成了武漢三鎮,發展到今天,武漢已經形成了13個區。其中,每個區的房價都有差異,房價最高的區是武昌區,其次是江岸區。房價偏低的區是:黃陂區、新洲區、蔡甸區。

縱觀武漢過去十年,房地產市場的表現,我們發現武漢的房價平均上漲了270%,也就是說,十年前你在武漢花100萬買的房子,現在價值已經是370萬了。投資回報率在中國所有城市裡面,排名第九位。

那麼為何,武漢的房子會如此炙手可熱呢?觀察君認為,至少有三方面原因:

1:人口不斷增長

2008年,武漢常住人口是897萬,到了2017年,武漢常住人口達到了1092萬。十年時間,一共增長了195萬人。大量人口湧入武漢,是的武漢房地產剛需加大,購房需求增大的同時,價格上漲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2:沿海產業轉移

武漢出色的地理位置、交通區位優勢,以及營商環境,吸引了許多一線城市的企業開始向武漢轉移。雷軍已經把小米的總部從北京遷到了武漢,武漢正在打造光谷(東湖)高新技術產業園,許多互聯網企業將國內第二總部都選擇在武漢光谷。企業的聚集,使得武漢房地產市場活躍度增加。

3:城市軌道交通提速

武漢地鐵在建里程,遠超一線城市,目前武漢的地鐵通車裡程已經達到了288公里,排名國內第五,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南京。而根據目前武漢的地鐵在建情況,預計到2022年,武漢的地鐵通車裡程將達到613公里,屆時,武漢地鐵的通車裡程,將排到全球前五名。大家都知道,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地鐵沿線的房子,必然價格會大幅上漲。

所以,人口的快速流入與增長,沿海產業向武漢轉移、城市軌道交通提速,成為武漢房價上漲的最主要三個原因。

那麼未來五到十年,武漢最具投資價值的區域是哪?

我的觀點是:中心城區,武昌區和江岸區的投資價格最高,其次光谷新區,和長江新城會有一波大幅上漲期。

武昌區咋過去十年,的投資回報率是370%,也就是十年時間,武昌區的房價翻了4.7倍,這是非常高的。而且目前武漢中心區的房價也還只有2.3萬/平米,郊區七八千的房子還有很多,例如新洲、蔡甸、黃陂。

那麼,未來十年,是否郊區房子比中心城區房子更具上漲空間呢?

我認為,不會的,過去十年來看,武漢郊區的房子只上漲了100%,也就是說10年時間,只漲了一倍,漲速很慢了,而中心城市,未來十年,翻了3倍。隨著軌道交通的不斷完善,未來五年,武漢中心城區的概念會不斷放大,到那時,武漢光谷、長江新城的優勢就被徹底釋放出來了。所以,現在投資武漢新區,是一個不錯的時機。


蔣昊說經濟


北京房價跌了四個月,武漢房價這個月才開始下跌,武漢房價為什麼現在才跌呢?武漢市是二線城市,去年一線城市房價大漲,二線城市跟風,最後到三四線城市上漲,國家房地產調控,一線城市房價先下跌,武漢是二線城市後下跌,三四線城市房價停止上漲。2016年國家為了救經濟,銀行利息降到歷史最低1.95‰,購房政策放開容許外國人買房,銀行房貸從25%上升到80%,人民幣印刷增量13%,2015年股市大漲然後大跌,正因為這些,造成大量的資金搶購房地產,武漢市中心的新房搶光,2017年5月武漢放開戶口政策,之後又對大學生實行優惠20%購房,武漢今年提供7000套公租房,這些造成武漢新房源供應暫時緊張。還有一些人炒作武漢會變成直轄市或者一線城市,以為武漢的房價會和北京上海房價一樣,其實這是不可能的,直轄市重慶房價比武漢的房價還低,房子價格跟工資收入有一定的關係,武漢的工資比上海低很多,剩下的窮人越來越買不起房,將來為了滿足這些窮人買房,房子會價值迴歸。


就叫我蓋倫吧


首先,北上廣深的房價也不見得就是在跌,只是波動而已,事實上也波動了不短時間了,而且近年來波動後的結果往往是稍稍走高,同時市區外圍的價格更是增長的,以北京為例,石景山、大興等區價格相對穩定上漲。

至於武漢房價增漲,事實上也不是個例,與其相似的長沙、成都等省會城市或知名大型城市房價都是在持續上揚的。從原因上來看,主要是有人買所以價格才一直漲,那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這些地方的房子好賣,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二線、省會、知名城市限購併不普遍,因此可能吸引投資性購房。

2,外來人口湧入城市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常態,最開始是去往周邊城市,然後是去北上廣深,現在北上廣深已經很難接納更多的人,所以二線、省會、知名城市無疑成了第一選擇。而這些人,往往希望在城市中有套房子。

3,各發展中的城市,都在以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人才,而這類被吸引來的高新人才,購房往往是剛需選擇。


家族企業雜誌


首先糾正一下,說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跌了很不嚴謹,事實上除了北京象徵性地下跌了一點點外,上海、深圳、關注均為下跌。如果你還不信,那麼來看下面的數據。

OK,糾正完這個問題後,再來回答後面的問題,為什麼武漢房價反而漲了。

這就要捋順一下上一輪房價牛市的先後順序。2015年三四季度,素有樓市風向標稱號的深圳房價率先起勢,2015年年終,深圳以47%的漲幅領漲全國,穩坐第一把交椅。過來個年後,上海、北京接受深圳的傳導,按捺不住的激動性情開始蹭蹭蹭,之後上海與深圳與3月15日當天先後出臺調控政策,延長社保年限,抬高首付比例。

3月份以後,東南沿海以及部分中部城市開始接棒上漲,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有蘇州、廈門、合肥、南京,當時業內給他們送來一個城市,叫做樓市四小龍。當然,除了這四個城市外,青島、天津、杭州、寧波、福州、無錫紛紛起勢,一直到2016年的國慶。

那一年的國慶記憶尤深,短短几天內全國40多個城市先後出臺了樓市調控政策,但多數城市漲勢仍未能控制住,到了2017年3、4月份,全國兩會前後,第二波樓市政策轟炸來臨,終於拉住了部分熱點城市上漲勢頭。但遊資在趨利本性引導下,開始流向中部以及西部調控不嚴甚至還未開始調控的中心城市,也就是武漢、長沙、鄭州、西安、重慶、成都。

所以你會發現,自今年3月份以來,以西安、成都、重慶、武漢、長沙、鄭州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房價開始發力。接著就是7/8月份,針對中西部城市樓市調控,補齊了調控政策。


天天說錢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認為主要是一、二線熱點城市樓市調控的溢出效應及原來這些二線、省會城市房價過低所致。

一方面,一線城市在樓市嚴調控形勢下,房價也並不是降,只是穩中略有下降,其實也並不是真正的下降,而且在一線城市嚴調控措施的打擊下,不少投資投機性購房轉向到了像武漢這樣的省會城市。其實目前省會城市不僅僅是武漢房價在漲,其他城市如長沙、西安等城市的房價同樣上漲較快。

另一方面,一、二線熱點城市現在房價高企,加上城市規模限制,現在要擠入這些城市落戶有一定困難,不少人退而求其次,將就業、住房等轉向二線省會城市,這樣的城市各方面的資源同樣比較優質,比如教育、交通、醫療等方面都比較好,因而仍對人口湧入有較強的吸引力。所以像武漢這類城市的實際購買需求仍較旺盛。

再一方面,前幾年一線城市房價高歌猛進的時候,像武漢、長沙、西安這樣的城市房價增長緩慢,本身房價並不太高,比如前幾年長沙房價在每平米8000左右,現在漲了12000元至15000元左右。加上這些城市都加入了搶人才大戰,實施了系列鼓勵人才落戶的購房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湧入和購房需要。也就推動了武漢這類省城城市房價的快速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