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人」劉思汐:窗口無聲 暖流久長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遼寧政法大型系列主題報道70年·70人

窗口無聲 暖流久長

記瀋陽市公安局沈北新區分局道義派出所戶籍窗口輔警劉思汐

人物簡介

劉思汐,1995年出生,2017年10月考入瀋陽市公安局沈北新區分局巡警大隊。2018年5月起任瀋陽市公安局沈北新區分局道義派出所戶籍窗口輔警,受理戶口業務10000餘件,實現零差錯、零投訴。得到了瀋陽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楊建軍的批示表揚,受到瀋陽市公安局政治部通令嘉獎。

座右銘:把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好。

「70年·70人」劉思汐:窗口無聲 暖流久長

道義派出所位於瀋陽市沈北新區西南部,地處城鄉結合部,轄區面積57.6平方公里,下轄10個社區15個行政村97個居民小區,常住人口近44000人,是瀋陽市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道義地區被譽為沈北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吸引眾多商家來投資興業,外地人落戶與日俱增,道義派出所上報分局社區警務大隊的戶口量佔全局戶口總量的85%—90%。

“戶籍窗口平均每天有200多人來辦理落戶及戶口遷入、遷出等手續,大學生是落戶的主力軍。”劉思汐告訴記者,道義派出所轄區內有瀋陽師範大學、遼寧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高校,在校大學生達10餘萬人。去年4月,《瀋陽市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補充意見》出臺,近日,瀋陽市公安局聯合相關部門公佈了《關於對積分落戶政策部分分值進行調整的意見》,種種新規新舉將把瀋陽打造成為全國人才政策的最優城市。因此,道義派出所辦理落戶的大學畢業生、技術人才、科技人才人數激增,每月新遷入人口多達五六千人。

道義派出所上上下下里裡外外就一個字——忙,但忙中有序。不足70平方米的戶籍窗口服務大廳人來人往,自覺到叫號機取號,在等候區坐著排號,按順序辦理業務。記者看到,大學畢業生李某帶著畢業證、身份證、原籍戶口簿、購房合同、購房發票等手續來到道義派出所戶籍窗口辦理落戶,劉思汐熱情地接待了他,通過公安人口信息網絡上傳數據並錄入李某新的戶籍信息……十幾分鍾就完成了落戶手續。

李某是吉林省公主嶺市人,瀋陽師範大學電腦工程專業畢業,最近在道義地區買了房子。劉思汐告訴記者:“取得瀋陽戶口,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居民是許多外地人夢寐以求的事,瀋陽戶籍新政為一些有成就、已經或者打算長期在瀋陽發展的人開了綠燈。”李某說,他想在瀋陽跟同學開一家網絡公司,取得瀋陽戶籍後,像他這樣的新市民將在企業註冊、貸款、爭取政府創業資金方面享受到多項優惠政策。

劉思汐是忙碌在道義派出所戶籍窗口唯一的女性。

“這個小姑娘心很細,剛到窗口時就能細心解決問題:派出所戶口業務量相當大,現存正在使用的戶口準遷證就有好幾百份,被用夾子分摞兒夾在一起。她利用業餘時間將這幾百份準遷證按照時間段、類別做分類,分別裝訂,極大地方便查找,提高了工作效率。現在她是窗口的頂樑柱。”道義派出所所長王進說。

面對記者,劉思汐有些靦腆。這位眼眸明亮如山間溪流的女孩說,自己從小就嚮往當軍人、警察,男朋友也是警察,兩人同在一個辦公樓。

“為群眾辦事要以心換心,群眾的滿意是對我工作最大的褒獎。”24歲的劉思汐參加工作不足兩年,但經手處理的戶口業務達10000餘件,且實現零差錯、零投訴,這在全市公安機關都屬罕見。

記者 楊清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