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代i5怎麼樣?

傷心情人工作室



第一次得知小新Air 14十代酷睿新款這個首發價格還是比較意外的,畢竟13寸首發價在4999元,而14寸高色域屏成本更高,多了4g內存、雙風扇、硬盤可擴展、標壓MX250,仍然做到4999的價位,也算下血本了。

這應該是主流品牌第一次將主流配置的14寸高色域屏中端金屬輕薄本的售價拉到5000元以內。

這可能是高色域屏在主流價位14寸輕薄本中開始普及的一個標誌。

目前13寸輕薄本已經普遍為高色域屏,從去年開始採用高色域屏的15寸筆記本也越來越多,而14寸作為國內用戶最喜愛的主流尺寸,在5k價位主流品牌輕薄本中卻極少有高色域可選。

但這款產品在同價位的優勢不僅僅是一個屏幕的升級。屏幕只是小新Air 14成為有競爭力的中端輕薄本所補上的一塊短板。

而且這個升級來的有些晚了。

小新Air 14首次出現在2018年上半年,是當時同價位較少的主打做工和品質的中端輕薄本,但埋沒在了45% NTSC色域的屏幕上,聯想也錯失了引領14寸高色域屏輕薄本市場的機會。

2019年上半年的小新Air 14進行了全面升級,可選高色域屏,我曾經對這款產品有很高的期待,但遺憾的是最後採用了線下銷售的策略,高色域屏版本售價為6499元,在6000價位又遇上了Matebook 14這樣的狠角色,無法成為爆款也就不足為怪了。

dd to:14寸中端輕薄本中的“水桶機”?小新Air 14 2019款曝光zhuanlan.zhihu.com

所以,當今天小新Air 14十代酷睿新品的首發價相比上代低了1500元,還多了4G內存,這款產品的競爭力馬上凸顯了出來。而以往5k價位14寸那些不怎麼輕薄、非全金屬、低色域屏、散熱一般的主流機型如小新14、靈越5000之流幾乎一夜之間失去了在這個價位存在的意義。

全金屬、高色域、較輕薄、做工好、大內存、雙風扇、可擴展,是這代小新Air 14的主要優勢。

那麼這款產品有什麼短板?

首先,這是一款改款機型,模具已經來不及改了,所以依然沒有PD充電功能,也沒辦法把下巴做的更窄一些。當然你也可以說舊模具的設計合理性和可靠性已經經過了時間的檢驗,但是低階的小新13新品都已經四邊窄了,畢竟是沒趕上潮流。

其次是性能釋放不夠突出。其實Air 14的散熱規格不差,雙風扇在這個價位並不常見,但是聯想表面溫度標準比較苛刻,CPU和顯卡同時高負載時,CPU性能釋放略顯保守(上代產品的測試結果)。

從較早發佈的新品評測來看,小新Air 14十代酷睿版的性能表現還是不錯的,單烤CPU可以穩定在17W,CINEBENCH R15多輪跑分均在700分以上,LOL毫無壓力。由於日常使用很少有雙滿載的場景,這樣的性能表現滿足學習辦公和主流網遊需求沒有太大問題,同時會有較好的表面溫度表現。


但是如果和未來散熱規格更強的小新 Pro 13相比,Air 14的性能表現肯定會有明顯差距。

你可以說小新Air 14亮點不夠突出,但是目前同價位又很難再找出一款更均衡、全面的14寸輕薄本,這就是這款產品的競爭力。

想要更多亮點和差異化?或許要等小新Pro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