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長期必然上漲,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虧錢?

A股素有“七虧兩平一賺”的散戶魔咒,即十個散戶中,七個虧錢,兩個打平,賺錢的只有一個。

但實際上,A股自身的長期回報並不差,以對A股代表性最強的滬深300指數為例,基期是2005年1月1日,基期點數是1000點,現在是4000點左右,長期年化收益在10%左右,對滬深300指數ETF來說,算上指數分紅收益(2-3%)和打新收益還更高,能達到年化12%左右。

股市長期必然上漲,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虧錢?

如果算最近一輪牛熊(2014年1月1日至今),滬深300指數ETF的年化收益率能到達13%左右,據此來說,A股其實是一個長期回報很好的市場。

長期來看,股市必然上漲,並且是不低的漲幅(年化10%左右),但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沒有從股市中賺到錢,甚至是虧錢?

本文試圖來回答這一問題。


1.為什麼股市長期必然上漲?

作為對我國股市代表性最強的滬深300指數,它的成份股基本上由國內各行各業的主要龍頭公司組成,指數編制方法合理有效,覆蓋面廣泛且均衡。

如果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那麼滬深300則是最能反映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晴雨表。

我國經濟仍然處於中高速發展的趨勢中,目前我國GDP實際增速仍然百分之6點多,加上通貨膨脹率2%,GDP實際增速有百分之8點多,2018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國內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大多在其中)的淨資產收益率也在10%左右。

整個經濟社會在持續創造價值,各行各業的企業整體仍然在不斷地創造利潤,是股市長期必然上漲的最根本原因。

並且,站在當前時點,展望未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A股在未來的長期年化漲幅仍然會超過10%。

2.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沒有從股市中賺到錢?

主要原因我覺得有三點:

(1)A股整體的長期漲幅好,並不代表所有公司的漲幅都好。

經濟發展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整體長期向前發展是無疑的,但從局部看,會有大量發展不佳的公司在中途被淘汰出局,甚至滅亡,如果你正好長期投資了這類公司的股票,結果可想而知。

個股投資並不是一個低門檻的事,絕對不是懂幾個炒作概念,知道幾個牛逼公司就會了。

隨著A股逐漸走向成熟化,個股投資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需要深度研究,要能深入分析公司所屬行業的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公司經營模式、財務數據以及未來盈利預測,這不僅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一般個人投資者來說,這兩者一般都不具備。

從這一點看,投資股票指數(特別是滬深300等寬基指數)的盈利確定性要比投資個股高的多。因為股票指數中包含了一籃子的股票,並且指數的編制機制也會自動淘汰差公司,留下好公司。

(2)股市的上漲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曲折中前進的。

既然股市長期必然上漲,那是不是隻要買入並一直持有指數就可以了呢?事情也沒有這麼簡單。

雖然A股在超長期的主趨勢一定是上漲的,但期間可能會經歷長達數年的熊市回調階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熊市。

在熊市中,指數下跌百分之二三十是常事,有時候甚至可以高達60%以上,遇到這種級別的下跌,若投資者沒有風險控制措施,很容易心理崩潰至割肉出局。如果投資者沒有有效的策略方法來應對,是很難成功渡過熊市的。

此外,股價日線級別的噪音波動,也會不斷地誘導大多數投資者,使其能時常嚐到某種甜頭,即有一定程度的浮動盈利和小額程度的獲利了結。

這種日間噪音,就像魚餌一樣,不斷地誘使一撥又一撥的投資者頻繁進行不必要的短線交易,不斷地消耗自己的本金。

股市的長期走勢,正如一個經濟社會的歷史進程,是在曲折中前進的。

(3)很多散戶自己並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資策略或方法,大多屬於不理性的情緒交易者。

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直接衝入股市炒股,無異於是飛蛾撲火。在投資的世界中,充滿著極大的不確定性,面對不確定性,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典型的就是貪婪與恐懼,還有期望不勞而獲、一廂情願、不理性、情緒化等。

這些弱點,普遍是投資的大跌,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如果沒有經過學習和訓練,基本沒有可能客服,除非是極少數的天才投資者。

賺錢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投資更是如此,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只憑一腔熱血,衝入股市,就好比赤手空拳衝入戰場,結果可想而知。

特別A股波動又很大,且牛短熊長,牛市交易火爆,熊市交易冷清,一般人都是牛市衝進去,熊市割肉出來,高買低賣,賺不到錢是自然的。


3.怎麼辦?

要想通過A股享受我國經濟增長的紅利,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量化投資策略來投資指數,抓住長期上漲的大趨勢,在熊市回調中控制資產的回撤風險,忽視日間噪音。

抓住上漲的大趨勢不難,趨勢跟蹤策略、股債平衡策略都可以,這些策略我後面的文章中會談到。

忽視日間噪音也不難,因為日間噪音只誘騙的了主觀交易者,對根據量化投資策略信號來交易的客觀交易者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其實最難的就是在下跌過程中控制資產回撤,而這一點也正是被大家普遍忽視的。

在股市下跌行情中,誰也不知道這次會跌到哪,誰也不知道這次會跌多久。

雖然我們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A股終將會步入牛市,也終將會給我們帶來豐厚的回報,但我們無法預測A股還要過多久才會走牛,或許明天,或許明年,我們也無法預測A股在走牛之前,還要經歷多大的跌幅,或許可以大到讓我們心理崩潰到放棄投資。

如果我們不控制我們資產的回撤風險,不守住自己的本金不遭受大的虧損,我們沒有自信自己能熬到A股走牛的那一天,也無法確定當A股走牛的那一天來臨時,自己還有多少資產來享受牛市,要知道,虧損50%之後,要賺100%才能回本。

這就是為什麼我自己在投資策略中,始終把風險控制(也即資產回撤控制)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通過量化投資策略來投資指數,牛市抓住大趨勢,熊市控制風險,忽視日間噪音,是通過股市享受經濟增長紅利的最佳姿勢,長期必然獲得可觀的收益。

。。。

股市長期必然上漲,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虧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