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教授向日本討要國寶,歷時30年傾家蕩產,至今仍沒有放棄

在日本東京,有一塊“石頭”已經在那靜靜的待了103年了,此前沒有人關心它的由來,更沒有人去認真研究過它,直到有一天,它引起了吉林白城一位老教授的注意。

這位如今已經70多歲的退休老教授無時無刻都牽掛著這塊石頭,為了它跑遍了大半個中國,甚至賣掉了自己僅有的60平米房子。

這塊石頭到底有什麼來歷,這位老教授又有怎樣的經歷呢?

70歲教授向日本討要國寶,歷時30年傾家蕩產,至今仍沒有放棄

說起這塊石頭,還要從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開始說起,當時唐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四方臣服,紛紛要求唐朝皇帝的冊封。

就在這個時期,一個名叫崔訢的使者出使靺鞨,冊封他們的王為渤海郡王,這次冊封使唐朝的版圖擴大了很多,軍事實力更是之前不能比的。崔訢知道這次出使必將載入史冊,所以在他返回長安時,特地在旅順駐馬歇息,並且在當地開鑿了兩口深井,而且還在井邊立碑記功,這塊碑上共刻有29個字,我們今天要說的國寶就是這塊“石頭”。

70歲教授向日本討要國寶,歷時30年傾家蕩產,至今仍沒有放棄

為什麼說這塊石頭是國寶呢?

因為這是所有文獻中最早記載的東北地區屬於中國,所以說它是國寶一點都不為過。

那為什麼這塊原本在旅順待著的石碑最後去了日本東京呢?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佔領了旅順,日本海軍司令當時看中了這塊石碑,於是下令把它作為戰利品搬回了日本。1908年,日本海軍為了向天皇表示忠心,同時也是紀念日俄戰爭的勝利,所以又把這塊石碑送給了日本皇室。如果從被盜那年算起,這塊石碑已經在日本整整待了111年,之前一直沒有引起國人的注意,直到1979年,一位老教授意外的發現了這塊石碑。

70歲教授向日本討要國寶,歷時30年傾家蕩產,至今仍沒有放棄

這位老教授名叫王仁富,是吉林白城師範學院的一名退休教授,而且他還是東北知名的石刻研究者。老教授退休後沒有什麼愛好,就只是喜歡研究各種石刻。

有一天,老教授在研究那個刻石拓片上的29個字時發現“崔忻”二字很難解釋,他仔細研究後發現“忻”是開鑿的意思,但是“崔”字仍然無解,後來他在史書中發現崔訢出使過渤海國,“崔”字解釋為人名最為恰當,隨後他的觀點一經發表就獲得全國學者的同意。

70歲教授向日本討要國寶,歷時30年傾家蕩產,至今仍沒有放棄

當知道這塊石碑在日本之日起,王教授就日夜希望追回國寶。因為國人對那段歷史知之甚少,所以在30多年的時間裡,王教授的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進行了上百場演講,每次演講至高潮時就不能自已,聲淚俱下,幾次昏倒在演講臺上。他還給全國各地的歷史研究者寫信,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支持,一起加入追討國寶的行列,所以在當時幾乎所有有名氣的學者都收到王教授的親筆信。

70歲教授向日本討要國寶,歷時30年傾家蕩產,至今仍沒有放棄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特大地震,王教授得知後擔心刻石的安危,於是寫信給日本天皇詢問情況,出人意料的是三個月後竟然得到答覆。2004年王教授還向日本政府索要過刻石,但是他們只提供了五張刻石的照片。根據王教授所說:“刻石現在就藏在日本皇室內,一般人根本不能接近,如果有生之年能近距離看一眼刻石,我就算死也無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