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暨毛新平院士聘任儀式在北科大舉行

10月15日上午,“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暨毛新平院士聘任儀式在我校辦公樓306會議室舉行,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務)儲雙傑,總經理助理、中央研究院院長吳軍,我校黨委書記武貴龍,校長楊仁樹,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薛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儀式。儀式由我校副校長臧勇主持。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暨毛新平院士聘任儀式在北科大舉行

武貴龍對儲雙傑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寶鋼股份及寶武集團多年來在北科大建設發展中所做出的貢獻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武貴龍表示今天是北科大“雙一流”建設進程中值得銘記的一個重要日子,一方面學校與寶鋼自2006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來深層次合作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另一方面學校全職引進毛新平院士到校工作。他指出在今後的工作中,希望通過毛新平院士架設起與企業合作更加通暢的橋樑,進一步促進學校與寶鋼等行業龍頭企業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進一步發揮北科大學科優勢,推動行業發展、服務企業轉型升級。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暨毛新平院士聘任儀式在北科大舉行

儲雙傑在致辭中指出,北京科技大學是一所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大學,始終堅持與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同向同行,為國家建設、鋼鐵行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雙方在上一階段合作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樹立了產學研合作的典範。希望雙方在新一輪合作中積極搭建深度融合的合作平臺、共同推動我國鋼鐵技術進步、創新全面共贏的合作機制,共同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集中優勢力量,聚焦綠色製造、智能製造以及引領性技術等關鍵技術領域,強化基礎研究和原創技術開發,推動鋼鐵企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暨毛新平院士聘任儀式在北科大舉行

學校歷來重視人才強校工作,經過多方洽談,成功引進毛新平院士加入北京科技大學,楊仁樹代表學校向毛新平院士頒發了終身教授聘書。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暨毛新平院士聘任儀式在北科大舉行

毛新平院士作為我校傑出校友,其父親也是學校首屆畢業生,多年來,他始終關心和支持著學校的發展,也正是兩代人對母校的深厚感情和對教育事業的深沉熱愛,促使他傾情加盟北京科技大學。他在致辭中感謝了寶武集團對自身發展的培養及北京科技大學對自己的信任和認可,在今後的工作中,將作為寶武集團和北京科技大學深度合作交流的橋樑和紐帶,以雙方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為基礎,不斷推動雙方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暨毛新平院士聘任儀式在北科大舉行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中央研究院院長吳軍和北京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薛慶國代表雙方簽訂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

一直以來,北科大和寶鋼保持著深厚的友誼和良好的合作關係,在上一輪成功合作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實現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培養等方面的“無縫對接”,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全面合作,雙方經過多輪細緻溝通,決定簽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本次合作從綠色製造、智能製造、引領性技術等科研合作,智庫共享等人才交流合作以及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和畢業生選聘等方面進一步形成了實質性合作方案。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暨毛新平院士聘任儀式在北科大舉行

在座談交流環節,楊仁樹指出學校的建設離不開企業的支持,企業的創新發展也離不開學校人才資源的保障,在雙方深度合作進入新階段的歷史契機下,北京科技大學在輸送企業所需人才方面承擔了更大的責任,將鼓勵更多師生投入到學校與寶武集團產學研合作中,為爭取雙方合作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作出北科人應有的貢獻。

寶鋼規劃與科技部、人力資源部、人才開發院、中央研究院,我校黨辦、校辦、人事處、教務處、研究生院、科學院就與發展部、資產管理處、招生就業處、校友會、基金會辦公室、材料、冶金學科各教學科研單位等部門負責人參加了儀式。

毛新平院士簡介:

毛新平,1965年6月1日出生於湖北鄂州,男,漢族,湖南省常德市人,金屬壓力加工專家。中共黨員。2006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長期從事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研究和低成本高性能鋼鐵材料研發,主持設計了我國第一個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初步構建了基於薄板坯連鑄連軋流程的低成本高性能鋼製造技術體系。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8項、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銀質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出版專著2部,分別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和“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光華工程科技青年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魏壽昆青年冶金獎和首屆傑出工程師獎。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