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層幹部作風建設 大竹縣第四期《陽光問廉》開播

聚焦基層幹部作風建設 大竹縣第四期《陽光問廉》開播

節目現場

四川新聞網達州10月25日訊(記者 餘開洋)10月25日,由中共大竹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縣紀委監委、縣委宣傳部、縣廣播電視臺聯合承辦的大竹縣第四期《陽光問廉》大型全媒體直播節目在縣群眾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開播。市紀委監委相關同志到場指導,達州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何洪波及全體在家縣領導參加直播活動。

本期《陽光問廉》節目以“聚焦基層幹部作風建設,狠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主題,用記者明察暗訪發現的神合鄉紅五月村土地整理項目疑似“豆腐渣”工程,超期一年多至今仍沒竣工驗收;媽媽鎮大石村村道建設荒唐招投標,出現“鴛鴦公示”烏龍笑話等2個典型案例,開展現場問廉、問效、問責,深入剖析個別基層幹部不擔當、慢作為、亂作為以及推諉扯皮等問題,推動黨員幹部轉作風、解民憂、順民意、正黨風。

“政府投資千萬餘元的工程就因為你們平時工作忙,豆腐渣還是那個豆腐渣,窟窿還是那個窟窿,請問你們是不是明目張膽的不作為,你們這種底氣來自哪裡?你們的初心在哪,使命在哪?”“為什麼會出現兩份不一樣的‘鴛鴦’公示?中標人要更改中標單位,為什麼你們默認了,還把原來的資料更換了。”……針對曝光的問題,主持人現場質疑拷問神合鄉、縣自然資源局、媽媽鎮和大石村相關黨員幹部,被問廉對象現場作答,責任部門負責人現場表態發言,追根溯源查癥結,打破沙鍋問整改,直到答覆滿意為止。

“施工方說換公司就換公司,村上幹部不僅不反對,還默許認可,更換競標資料,矇騙政府和百姓,這種典型的形式主義,實際上都是在鑽監督缺位的空子、亂作為。”“要建立工程建設全過程監管機制,暢通民眾的問題反映和檢舉通道,讓工程項目真正曬在陽光下。”……由專家學者、法律工作者、媒體記者組成的專家點評團,現場介紹相關政策及解釋黨紀法規,並就事件進行點評,發表看法。隨後,由縣黨代表、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特邀監察員、離退休幹部和市民代表等50人組成的群眾問廉團通過表決器對被問廉單位進行了滿意度測評,超過滿意度60%方能通過。

聚焦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大竹县第四期《阳光问廉》开播

節目現場

在現場觀看節目後,達州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何洪波指出,本期《陽光問廉》節目暴露出來的2個典型案例,折射出全縣個別地方和部門一些基層幹部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不擔當、慢作為、亂作為以及推諉扯皮、新官不理舊賬等問題,群眾深惡痛絕,影響群眾基礎,影響大竹發展。要求相關鄉鎮和縣級部門要深刻總結,汲取教訓,認真剖析存在的問題原因,制定詳實的整改方案,立說立行立改,用良好的整改結果來回應老百姓的期盼。希望全縣各地各部門通過《陽光問廉》曝光問題,做到“以案示警、以案為戒、以案促改”,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更加優良的作風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讓政聲民聲聲聲相通、黨心民心心心相印。

節目還就第三期《陽光問廉》節目曝光的3個問題整改落實和追責問責情況進行了回訪反饋。縣紀委監委及相關職能部門共處理黨員幹部19人。其中,立案查處3人,誡勉5人,談話提醒、書面檢查、批評教育11人。(圖由大竹縣委宣傳部獲悉)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