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Gucci和Moncler香港銷售額大跌,但中國內地的強勢業績令他們安穩度過第三季度

記者 | 張馨予

愛馬仕集團、開雲集團和Moncler集團分別於當地時間10月24日發佈了第三季度財報,三家奢侈品集團都有超出預期的業績表現。

愛馬仕集團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上漲18.2%至17.3億歐元,所有市場的增長均超過加拿大銀行的預期;開雲集團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上漲11.6%至38.8億歐元,超出彭博社分析師38億歐元的預期; Moncler集團2019年前九個季度的營收同比上漲14%至9.95億歐元。

今年下半年以來,香港持續進行的抗議示威活動對許多奢侈品集團在香港的業務造成了程度不同的打擊,令投資人們格外擔心。隨著幾家奢侈品集團陸續發佈了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還算不錯的銷售成績才令投資人們稍微放寬了心。

幾家集團香港地區的銷售額確實都在大幅下滑。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第三季度在香港的銷售額大跌35%,Moncler第三季度在香港的銷售額更是大跌40%。愛馬仕集團並未在報告中提及香港地區的具體銷售表現,但也稱香港局勢對亞洲市場整體業績增長造成影響。

爱马仕、Gucci和Moncler香港销售额大跌,但中国内地的强势业绩令他们安稳度过第三季度

Moncler集團首席企業官兼執行董事LucianoSantel在電話會議上表示,香港的局勢非常艱難和複雜,“這是表現最差的地區,從8月份開始就遭遇了雙位數銷售下跌。” Santel表示公司在香港地區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員工,保持店鋪正常運營並削減成本。

不過中國內地的強勢表現拉動了愛馬仕、Gucci和Moncler在整個亞洲地區的銷售增長。

在截止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內,愛馬仕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錄得21.8%的銷售額增長,加拿大皇家銀行奢侈品分析師Rogerio Fujimori表示這是愛馬仕表現最突出的市場。愛馬仕首席財務官Eric du Halgouët稱中國內地的銷售表現“非同凡響”,並且品牌在一年前推出的中文官方線上商城拉動了銷售、吸引了新顧客。

按部門劃分,愛馬仕第三季度成衣和配飾部門的銷售同比大漲21.5%,絲綢和紡織部門銷售額同比上漲17.1%,手錶業務銷售額同比上漲14.3%,皮具部門銷售額同比提高11.5%,香水部門銷售額則同比提高2.1%。加拿大皇家銀行的分析師認為,愛馬仕有著強勢的長期發展基本面。

爱马仕、Gucci和Moncler香港销售额大跌,但中国内地的强势业绩令他们安稳度过第三季度

在開雲集團,Gucci一直是最掙錢的品牌,不過它的增長放緩或者說“正常化”似乎已成定局。第三季度Gucci營收同比上漲10.7%,而去年同期品牌營收的增長曾達到了35.1%。不過,Gucci 10.7%的銷售增幅依舊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

開雲集團首席財務官Jean-Marc Duplaix在電話會議中表示,中國內地對香港地區下跌的業績進行了補償,中國區業績依舊大幅提高。在第三季度,Gucci亞太地區銷售額同比增長16.6%。

Gucci在美國地區的銷售額則同比下跌2%,主要原因是中國遊客的減少以及美國零售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不過Fujimori表示,Gucci第三季度的表現應該能讓市場放心。

在開雲集團內,Saint Laurent第三季度的銷售增長也開始放緩,品牌有機銷售額同比上漲10.8%。去年換了新創意總監的Bottega Veneta則有了業績回暖的趨勢,同比銷售額在第三季度上漲6.9%。

爱马仕、Gucci和Moncler香港销售额大跌,但中国内地的强势业绩令他们安稳度过第三季度

曾被路透社預測為下一個LVMH集團的Moncler同樣倚重亞洲市場,第三季度亞洲地區銷售額錄得15%的增幅,其中日本、中國內地和韓國對Moncler的產品有著較高的需求。Santel特別指出,中國內地“有非常好的銷售成績”。

Moncler在美國市場的表現也算不錯,按固定匯率計第三季度銷售額上漲10%。Moncler意大利市場的營收則同比提高4%。投資銀行Sanford C. Bernstein的奢侈品分析師Luca Solca表示,Moncler第三季度的表現證實了品牌的發展潛力。

截至9月30日,Moncler在全球擁有199家直營店以及62家批發特許經營店鋪。Moncler將在11月和12月開設6家門店,並在2020年新增15家直營門店。

爱马仕、Gucci和Moncler香港销售额大跌,但中国内地的强势业绩令他们安稳度过第三季度

兩週之前,LVMH集團也發佈了第三季度財報,這家擁有Louis Vuitton、Dior、Celine等品牌的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維持了增長勢頭,銷售額同比上漲17%至133億歐元。

LVMH集團當時表示,儘管香港局勢有些複雜,但亞洲地區整體銷售表現不錯。

目前來看,雖然香港市場的銷售下跌對LVMH集團、愛馬仕集團、開雲集團和Moncler集團存在負面影響,但這幾家奢侈品集團在其他市場的增長彌補了它們在香港市場的損失。對其他奢侈品牌而言,香港不斷惡化的零售環境仍然值得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