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低頭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的這首《登幽州臺歌》,寫盡了一個人的孤獨和淒涼,讀著這首詩,我的腦海裡就浮現出,一個有點落魄的中年男人,站在那前不見人煙,後不見來者的空曠路上,對著天空昂頭嘆息,哈哈,是不是很有畫面感。

其實,人的一生真的就像這首詩,身邊人來人往,看著熱鬧,但是到最後,剩下得就是自己,所以,人心是孤獨的。

正是因為認識到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所以,網絡上就有了很多“餘生不將就”的論調,這種言論一般都是經歷滄桑的中老年人發出來的,因為沒了青春的他們,才更知道人生的寶貴。

那麼,餘生不將就,怎麼做才算不將就呢?

人到中年,不低頭

01愛情不將就

這裡的“不將就”其實是不難為自己,不低頭的意思。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為了愛情赴湯蹈火,就是人家不愛,自己也會陷入單相思,覺得這樣也挺深情,甚至都會被自己感動到。

歲數大了,就會知道愛情是兩個人的事,絕不是一個人的獨自狂歡,《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那樣的愛情只存在於十幾歲的小姑娘,成年人絕對有自己的傲嬌和底線,不會愛的那麼卑微。

所以,愛的不將就,就是說,餘生在感情上不虧待自己,你愛我,我可能會愛你,如果你不愛我,我一定不會愛你。

就這麼簡單!

人到中年,不低頭

02友情不將就

除了愛情,還有友情,友情這個東西也不是長長久久的,總有一些人走進來,然後又離去,就像列車,上上下下,而到終點的,只有你自己。

所以,懂事的成年人,面對失去的友誼,絕對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傷心難過,因為他知道友誼不是討好,而是吸引。當一個人離你越來越遠的時候,放開手,才是友誼最好的成全

不討好,不挽留,順其自然,因為不是你不好,而是他需要更新鮮的風景。

人到中年,不低頭

03人際關係不將就

人際關係其實是最讓人累心的,為了工作,為了交際,不得不說一些虛情假意的話,不得不參加一些不得已的應酬,有時候,就是再不想去,為了前途,也得硬拼了。

沒辦法,這就是職場,中國的職場畢竟還是人情分很重,你不會來事就是吃不開,這種現象在機關事業單位更是如此。

所以,年輕人,不得不拼了。但是,人到中年不同了,該提職的,都提了,不該提的,後半輩子也沒啥指望了。所以身在高位的可以自由,不用看人臉色了,身在地位的也不需要應酬了,反正仕途也沒指望了。

人到中年,不低頭

04吃穿用度不將就

年輕的時候,想講究沒有條件,吃糠咽菜也得堅強。歲數大了,有了積累,有了資本,可以不再那麼的難為自己了。

吃穿不講究並不是揮霍無度,也不是粗金鍊子栓在脖子上,更不是LV背在身上,這裡的不講究是隨意,不為難,不委屈。想吃點什麼吃點什麼,想買點什麼買點什麼,畢竟餘生過半,沒必要虧待自己了。

我身邊有兩個阿姨,就是鮮明的對比。她們兩個家庭條件差不多,退休金也差不多,其中一個阿姨活的很開,要麼去旅行,要麼去公園健身,還上了個老年大學,學上了繪畫,整個人打扮的很得體,一看就過的很滋潤。

另一個阿姨不是這樣,可會過日子了,按說兒女已經成家,她沒有什麼負擔了。可是她還是很節儉,沒事了拿著個尼龍袋子,去撿空瓶子廢紙買,還在郊區開了兩畝荒,種上了玉米,然後開始買青玉米,倒也是忙的很充實。

不過,她和那個上老年大學的阿姨站在一起,真的歲數差很多,一個優雅,一個太“樸素”。

人到中年,不低頭

05夢想不將就

人這一輩子有很多夢想,有的時候,限於年齡和現狀,沒法圓夢,心裡總有遺憾。

人到了中年,就該想開了,趁著還能健步如飛,想去的地方,去!想見的人,見!總之不想再留遺憾。

人生無憾才叫圓滿,千萬不要等到你老的走不動了,再懷念沒有去過的地方。也不要等老的糊塗了,還在遺憾那個一直想見而沒能見到的人。

有的地方,想去就去!

有的人兒,見見無妨!

因為,人生沒有那麼多的不應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