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1942年11月,瓜達爾卡納爾島(簡稱“瓜島”)海戰結束,美軍徹底粉碎了日軍企圖增援瓜島的軍事行動,從戰略上已完全掌握該海域的的制海權。而日軍在所羅門群島也由進攻態勢全面轉入防禦,太平洋的局勢向有利於美軍的方向發展。

現在的尼米茲越來越有底氣了。因為將有22艘嶄新的航空母艦交付太平洋艦隊,同時,堅守瓜島的陸戰一師也由陸戰2師和陸軍第25師接防,現在的美軍已有實力與日本抗衡。尼米茲決定採取積極地進攻態勢,奪取南太平洋海區的制空權。

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不甘“寂寞”的麥克阿瑟又提出了一個方案,遭到尼米茲的反對。

按照尼米茲的行動計劃,採取避開日軍基地,在“瓜島”和圖拉吉島建立穩固的海、空前進基地,並集結足夠的兩棲作戰部隊,在絕對空中力量的掩護下,加快進攻節奏,逐步蠶食日軍在該海域的實力。

這一穩紮穩打的作戰計劃,讓麥克阿瑟很難受。因為作為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在這場偉大的戰役中被排除在外,他是不能接受的。於是,他提出以陸軍沿新幾內亞一路推進到菲律賓群島,對日本本土構成威脅。

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這是典型的“麥克阿瑟風格”。儘管其驕橫狂妄、不得人心,但他這種做法還是很好理解的。當初日本進攻菲律賓,他“丟下”幾萬官兵,獨自撤往澳大利亞,在他心裡始終有個心結,他要“一雪前恥”。

不過從戰術角度,他的方案捨近求遠,帶有明顯的“功利性”,消耗大量的兵員和物資,而且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硬仗”、“消耗戰”。更讓人接受不了的是,在此方案中,龐大的太平洋艦隊“淪落”為陸軍的幫手,並任由其指揮。

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海軍作戰部金上將前往華盛頓參加參謀長聯席會議,他將尼米茲的方案提交的同時,更是直接指出麥克阿瑟的計劃就是想突出自己、勞民傷財。最後會議決定,支持尼米茲的方案,麥克阿瑟繼續從南進攻日軍。

美國進行大的戰略調整,太平洋戰區戰略地位提高。

美國加入二戰時,羅斯福提出“先歐後亞”戰略,確定了美國海軍發展的側重點在大西洋戰區,大量的航空母艦、快速驅逐艦等先進裝備優先配屬。金上將一面有意識地“偏袒”太平洋戰區,另一方面他依然堅持美國海軍應以對付日本為主。

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1943年1月的卡薩布拉卡會議上,金上將更是提出美國的戰略不應被英國牽著走,過分遷就英國主導的進攻西西里島計劃。應該將自己主導的戰略構思在盟軍中推廣,尤其是重視太平洋戰區,因為那裡是美國的直接戰場。

羅斯福自然也有類似的想法,美國要想主導歐洲、主導全世界,就不能再給英國當“槍”使。應該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戰爭潛力去擴大在盟軍中的影響力。是到了理清關係的時候了,金上將的提議得到他的積極響應。

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他一面提議將美國的戰略移向開闢“第二戰場”的諾曼底登陸計劃上,一面將在大西洋執行護航、“反潛艇戰”的部分航空母艦支援太平洋戰區。儘管丘吉爾對此提議沒有表示異議,但其心裡多少有些酸楚,因為美國不可逆的成為盟軍“老大”。

在這有利的形勢下,尼米茲認為解決南太平洋戰事的時機已經成熟。為了保證兩線進攻的步調一致,他提議與麥克阿瑟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行動方案和統一指揮的問題。但連總統都不放在眼裡的麥克阿瑟以軍務忙,拒絕了尼米茲的邀請。

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尼米茲等人也就不再考慮與陸軍合作的問題,直接前往“瓜島”前線,部署下階段軍事行動。一個月後,“瓜島”上的日軍被徹底消滅,美軍掌握了該區域的制海權和制空權。而麥克阿瑟指揮的新幾內亞戰役,盟軍共計損失3000多人,是瓜島損失的一倍。

山本五十六的命運掌握在尼米茲手中。

日本失去“瓜島”,又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敗多勝少,被迫將注意力移向新幾內亞方向。而山本五十六更是拼湊了300架戰機對“瓜島”和新幾內亞的美軍基地進行報復性轟炸。儘管日軍損失大於美軍,但美軍的損失仍十分慘重。

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作為尼米茲的老對手山本,早年就是航母論的積極倡導者。又在美國留學多年,十分熟悉美軍的戰略戰術特點,號稱“美國通”。有這樣“強悍”的對手,美軍的損失將會更大,再加上珍珠港事件,山本儼然就是美國人心中的“頭號敵人”。

4月中旬的一天,尼米茲的情報部門截獲了山本要到所羅門群島北部的日軍基地,視察防務和鼓舞前方士氣。其行程的每一個細節都被美軍掌握,這是解決山本的最好時機,尼米茲立刻指示哈爾西制定伏擊山本的作戰計劃。

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為慎重起見,尼米茲將此情況上報羅斯福徵求意見。在羅斯福看來,在戰爭期間,伏擊對方的高級將領,勢必會招致對手同樣的報復;同時,美國人都信奉“光明正大”的決鬥,這樣的伏擊自然是不人道和懦弱的表現,是極不光彩的事情。

但支持伏擊的聲音佔了上風。大家認為山本是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他所採取的偷襲手段,難道就“合法”嗎?更何況他是太平洋戰場上最難對付的對手。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可以報珍珠港的仇,又能減少美軍的傷亡。

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伏擊山本的命令很快傳至尼米茲,他立刻指示哈爾西展開行動,將這個美國海軍的“宿敵”擊落在空中。4月18日,18架戰鬥機從“大黃蜂”號航母起飛,前往伏擊地點。山本的座機準時到達,僅3分鐘戰鬥結束,山本一命嗚呼。

按照尼米茲的判斷,在日軍中不會有比山本更厲害的角色了。事實證明,接任山本的古賀峰一和豐田副武的能力和威望都差強人意,致使日本聯合艦隊的實力每況愈下,而尼米茲的太平洋艦隊更加順風順水。

羅斯福為什麼不建議伏擊山本?尼米茲18架戰機,3分鐘擊落其座機

當然,為了隱瞞日軍密碼已被美軍掌握的事實。尼米茲安排航空兵在山本被伏擊的地點多次進行戰術巡邏動作,並嚴格保密擊落山本座機的過程。直到戰後,美國才公佈了這一事件的全部經過。

儘管擊落山本座機並不影響日本最終失敗的事實,但沒有山本的太平洋戰場確實縮短了戰爭的進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和留言。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海上騎士:尼米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