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欣賞的抗日將領,因黨派鬥爭而犧牲,周恩來稱其為民族之雄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帶你進入精彩的軍事歷史世界~

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陳獨秀曾有一段名言:“凡是一個集團,對外走向統一,同時對內即走向分裂,倒是對外競爭,往往加緊了內部的團結,這是一個公例。”

蔣介石欣賞的抗日將領,因黨派鬥爭而犧牲,周恩來稱其為民族之雄

應該說陳獨秀的話是非常深刻的,然而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即使面對共同的敵人,也經常由於黨派鬥爭造成很大的內耗,甚至造成抗日名將的犧牲,而其中戴安瀾將軍就是其中一位。

戴安瀾於1904年11月25日出生,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人。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黃埔系骨幹之一。在崑崙關大捷中戰功顯赫,被譽為抗日名將,甚得蔣介石的欣賞。

蔣介石欣賞的抗日將領,因黨派鬥爭而犧牲,周恩來稱其為民族之雄

1942年,時為第5軍第200師少將師長的戴安瀾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在同古會戰中表現出色。蔣介石對第200師能以8000餘人的一支孤軍,苦戰12天,抗擊日軍兩個師團5萬餘人,並把日軍第55師團143聯隊聯隊長橫田大佐擊斃,非常高興。

然而由於英軍的背信棄義,以及中國遠征軍高層指揮上的失誤,很快中國遠征軍10萬餘人便開始了大規模的潰敗,其中第5軍的幾個師,由於是分別突圍,沒有完全走在一起,第5軍第200師於1942年4月26日撤退到甘列奧(羅列姆)時,是按計劃繼續向臘戍方向前進,還是守住甘列奧、東枝(棠吉)這一聯繫東西的交通線,戴安瀾師長不敢定奪,只有聽候中國遠征軍司令羅卓英和第5軍軍長杜聿明的電令。

蔣介石欣賞的抗日將領,因黨派鬥爭而犧牲,周恩來稱其為民族之雄

中國遠征軍大規模撤退後,日軍緊追不捨,於4月28日佔領臘戍,消息傳來,羅卓英下令中國遠征軍全面撤退,並提高速度。軍委會駐滇緬參謀團團長林蔚,擔心緊鄰中國車、佛、南(如今的西雙版納)的泰緬邊境有失,給200師發去電報,命令他們不必歸還第5軍建制,可以自行從甘列奧退往景棟方向,與正從那邊往中緬邊境退卻的第6軍會合,並歸第6軍軍長甘麗初指揮。

應該說林蔚的命令是正確的,當時東枝、甘列奧至景棟有條簡陋的公路便道可以通行,從這一線路退回國內的車、佛、南約200公里,縱使沒有車運,步行也不過四五天行程,無論從距離還是安全的角度,這都是一條非常好的路線。

蔣介石欣賞的抗日將領,因黨派鬥爭而犧牲,周恩來稱其為民族之雄

但是在派系林立的國民黨軍隊中,卻各有各的山頭,將領們都是始終追隨一兩個老上級隨同沉浮,而不願意把自己的部隊交給別的人去指揮,那樣很容易被撤併甚至吞沒。

杜聿明在1930年任教導第2師第6團團長時,戴安瀾就是他這個團的連長、營長。他處事幹練、在幾次戰鬥中表現出來的指揮才能,很受杜聿明的器重,隨著杜聿明在軍隊中快速發展,戴安瀾也隨著他的腳步提升,1939年就成了第200師少將師長。

蔣介石欣賞的抗日將領,因黨派鬥爭而犧牲,周恩來稱其為民族之雄

戴安瀾帶領的這個師在武漢會戰、長沙保衛戰、崑崙關戰役等幾場大戰中打得很出色,也使他和第5軍名聲大振。多年的共患難同戰鬥,他和杜聿明私人感情也日趨緊密,如今要他在撤退的困難時刻脫離杜聿明的第5軍,他內心不願意。但是一個師幾千人撤退這件大事,他很謹慎。

於是他召集副師長、參謀長、團長們開會。第200師為什麼戰鬥力強,因為師領導基本都是一條心,而核心就是戴安瀾。戴安瀾發表自己的意見後,師領導都同意戴安瀾的看法,最後決定捨近求遠,不往景棟方向走,而是北向納朗越過曼德勒、臘戍鐵路去追趕正往密支那退卻的杜聿明。

蔣介石欣賞的抗日將領,因黨派鬥爭而犧牲,周恩來稱其為民族之雄

這一決定是200師悲慘命運的開始,戴安瀾和他的同僚們都低估了這次大撤退的困難與複雜,他們前一段時間從國內來緬甸,是車行於緬甸以南平坦的大道上,並不瞭解緬北山嶺險峻異常,而且是在即將陷入日軍大包圍的不利形勢下撤退的。

1942年5月18日晚上,200師和第日軍第56師團的兩個大隊發生了遭遇戰,撤出戰鬥後卻不見戴安瀾師長,師周之再參謀長等人耐心尋覓,在一條林中小路旁,發現深草叢中有微弱的呻吟聲,他們循聲找過去,發現了滿身是血的戴安瀾,他胸部、腹部各中了一顆子彈。

蔣介石欣賞的抗日將領,因黨派鬥爭而犧牲,周恩來稱其為民族之雄

然而由於戴安瀾失血過多,衛生條件差,5月26日,戴安瀾師長終於在部隊走到緬北的茅邦時去世了。

戴安瀾的死令上下震動、舉國震驚,在追悼大會上,周恩來表示了沉痛的哀悼,在輓詞中寫道:黃浦之英,民族之雄。

蔣介石欣賞的抗日將領,因黨派鬥爭而犧牲,周恩來稱其為民族之雄

天擇:戴安瀾表面上是戰死的,而本質上也是國民黨黨派鬥爭的犧牲品,國民黨從成立一開始就伴隨著劇烈的黨派鬥爭,在全民抗戰的情況下,黨派鬥爭的負責影響也時時顯現,無時無刻不在吞噬國民黨軍隊的戰鬥力,也導致了大量的無謂犧牲,這是正面戰場很多戰役失利的重要原因。

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思考,其中王樹增的《長征》、《抗日戰爭》很值得我們去學習,關於中國革命中的很多疑惑在裡面都可以找到答案。王樹增作為我國最權威的軍史專家,其《長征》、《抗日戰爭》以大量的資料和史實向讀者全方位展示了紅軍長征和抗日戰爭。歷史可以告訴未來,通過讀這些書,相信你不僅可以瞭解歷史,還可以洗滌你的心靈,找準人生的方向。

這些書非常實惠,需要購買的讀者,請點擊下方橫欄。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帶你進入精彩的軍事歷史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