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回18線小城當公務員,5年後我後悔了”

“名校畢業,回18線小城當公務員,5年後我後悔了”


小肖是我的學員,2014年在北京某高校畢業後,回到老家考上公務員,但5年後,他說有點後悔,想要辭職。

原因也很常規:工作單調重複,一眼到頭,工資也不高,才3000多。這種波瀾不驚按部就班的生活,讓他覺得無趣且恐懼。

內心深處,他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去大城市打拼一番,去經歷另一種精彩。

從小肖的現狀來看,產生想要辭職的念頭很正常,但辭職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尤其是公務員。

這一工種常規情況下,本身享有比其他職業更寬鬆的環境,相應的,辭職的代價也來得更大些。

在此之前,我提了3個問題,請他好好思考。

“名校畢業,回18線小城當公務員,5年後我後悔了”

一、能否接受真正“打工者”的生活?

在跳槽大軍的隊列中,公務員基本上是最難實現跨越的。

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公務員這個崗位,相比社會其他崗位,工作內容多半相對簡單輕鬆,基本上955工時制,準時上下班,節假日和各項福利也較多。

而你在街上隨便拉一個人問問,隨著這幾年市場越來越不景氣,別說955了,對於很多行業來說,有996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更別提那足於讓人住進ICU的KPI了。

更何況,辭職的另一個代名詞是重新開始。小肖雖有上進心,但如果在其他行業沒有任何資源和積累,從0到1進入一個行業,且想要在那個行業獲得一席之地,註定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

因為你前後受敵,前面是擁有多年經驗的老前輩,後面是朝氣蓬勃、隨時可以拼命還要價不高的年輕人。

這時,你必須得告別以往安逸的生活,甚至開啟007的奮鬥模式,才能夠快速融入,活得體面。

“名校畢業,回18線小城當公務員,5年後我後悔了”

二、是否能接受親朋好友異樣的眼光?

在很多當代父母眼裡,不孝有三:不結婚、不生子、不考公務員。

想當年,你從千軍萬馬中殺出重圍,好不容易當上了公務員,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終點?

而今,你卻要把它當作你在職業生涯中的轉折點,父母怎麼可能會輕易答應?

就算父母答應,就算你作為公務員工資並不高,但這並不影響七大姑八大姨向你投來異樣的眼光,就像很多人會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一樣。

真理是怎樣的並不重要,反正她們所認為的,就是真理。

於情,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公務員真的是了不起的職業,她們勸你也是為你好。

於利,有個公務員的親戚說出去不僅能長臉,以後要是辦點什麼事也方便。

“名校畢業,回18線小城當公務員,5年後我後悔了”

三、是否能承受未來的不確定性?

前段時間,甲骨文裁員的消息在網絡上譁然一時,讓很多相關的不相關的職場人,都不約而同發出同一句感嘆:在職場,普通人活得太被動了,你永遠無法確定,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

事實上,這就是職場的真相。

而公務員的穩定,那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是許多中國父母擠破頭,也要讓孩子去考的原因之一。

中國企業壽命本就很短,再加上近些年經濟形勢大不如前,如果你要辭職,相比一眼望到死的生活,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你真的能夠承受嗎?

其實,無論哪一種職業,呆久了很難不產生排斥感,這是人之常情。

若實在不願過這樣的生活,但又沒完全想好是否可承受未來的不確定,或許,利用閒暇時間謀一門副業,會是更好的選擇吧。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解職場。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微信公眾號: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改變認知,刷新成長,歡迎關注我的專欄,一起升職躍遷,做卓越的職場人。點擊以下卡片瞭解詳情:

“名校畢業,回18線小城當公務員,5年後我後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