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巷陌 縱橫七十」這條雨巷,走出了一位民族女英雄…

發現

地道蘇州

巷子裡

魚米飄香,燈影闌珊

弄堂間

熙來攘往,井水甘甜

70年

街里巷弄 細說人生百味

20條

阡陌尋常 共話滄海桑田

「寻常巷陌 纵横七十」这条雨巷,走出了一位民族女英雄…

FM104.8蘇州交通經濟廣播

FM95.7蘇州兒童廣播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特別企劃——

尋常巷陌,縱橫七十

記錄尋常巷陌裡,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

「寻常巷陌 纵横七十」这条雨巷,走出了一位民族女英雄…

-

丁香巷

-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

這是戴望舒《雨巷》裡的詞兒,若即若離,感覺甚美。而平江路上也正好有條丁香巷,難不成那年那月那一雨天,戴望舒就是在這兒看到了撐著油紙傘的丁香般的姑娘?那這位姑娘是誰呢?不妨讓我們去找找吧。

丁香巷是蘇州城區東部的一條街巷,位於平江歷史街區。這條小巷子,不足一米寬,窄窄長長。“丁香”但這讀音,就綿綿的,糯糯的,吳語儂音的,有著小女生的嬌羞。於是這“丁香巷”是非要生在江南不可,非要生在江南中的江南------蘇州不可。纖弱的小巷,安靜的青石板,散發著濃濃的古意、淡淡的詩意。歷史的印記在這裡隨處可見。

1951年,蘇州市政府為紀念曾經居住在這條巷子裡的烈士白丁香,遂將這裡更名為丁香巷。丁香巷的錢阿姨告訴我們:現在丁香9號民宿以前是一個修女院,後來房屋結構改變了,人家居住進去以後改為了民宿。

「寻常巷陌 纵横七十」这条雨巷,走出了一位民族女英雄…

1910年春天的一個清晨,一個小嬰兒被丟棄在丁香巷聖約翰教堂附近,修女白美麗收養了孩子,取名為白丁香。小時候,丁香讀書極為刻苦,成績都是“甲+”,15歲進東吳大學學習生物和代數,並秘密加入共產黨,在這裡,她遇見了進步青年樂於泓。1932年,兩人在上海結婚,隨後丁香被派往北平參加秘密會議。

由於她接受了地下黨的派遣,到北平做地下工作,卻不幸被叛徒出賣了,被國民黨抓住以後,白美麗兩次去南京探監,試圖說服白丁香,要她寫一個懺悔錄,並說你只要懺悔錄寫個名字,我就救你出來了。但丁香堅決不肯,後來,被國民黨殘忍殺害在南京的雨花臺 。

丁香犧牲後,丈夫樂於泓悲傷至極,雨夜兼程趕往南京,在丁香就義處立下了“情眷眷,唯將不息鬥爭,兼人勞作,鞠躬盡瘁,償汝遺願”的誓言。

「寻常巷陌 纵横七十」这条雨巷,走出了一位民族女英雄…

丁香犧牲後的18年裡,樂於泓都沒有找愛人。直到1950年,他遇到一個模樣與丁香非常像的女子,兩人結合的四年後生了一個女兒。為了紀念亡妻丁香,樂於泓給女兒起名:樂丁香。

1982年,在丁香烈士犧牲五十週年的紀念日裡,樂於泓在丁香就義的小路旁,親手種下了兩棵丁香樹。如今,每到春季,這條小路就會被丁香花覆蓋。而丁香烈士的英雄事蹟,也隨著丁香花的綻放,世世代代永傳流。

如今再去丁香巷,若是遇到幾個上點歲數的老人,還會知道一些陳年往事。

丁香巷楊老伯 :“我聽見過人家講過有個神童,這個神童是女的,大人問她的問題都能回答,而且回答得很好很滿意,到底哪一家,就不知道了,聽人家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石人弄與丁香巷的交匯口,是一溜排屋,不起眼,但是有點特別。

據說,在解放前,這裡曾經是蘇州開明大戲院首位老闆的居所,前前後後連通著兩條巷子的宅邸在當時也是相當的闊綽。在小巷的蜿蜒深處,一座前後相連的房屋,這裡曾經是蘇州光明絲織廠老闆的住宅,解放後公私合營以及後來歸國營,後來又改制的光明絲織廠,曾被蘇州人驕傲地稱為國內絲織業規模最大的“四大綢廠” 之一。

當然,現在早已不見當初二進二出大宅院的恢宏氣勢,破敗的牆面見證了風雨飄搖的歲月滄桑。

「寻常巷陌 纵横七十」这条雨巷,走出了一位民族女英雄…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裡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戴望舒的《雨巷》寫的絕對不是丁香巷,但是它的意境是如此的飄逸美麗,的確也吻合了蘇州老街小巷的那一部分低瀲嫣然的風情,蘇州人以為十分貼切,便固執得拿來做了代言,文藝清新,百年不衰。

「寻常巷陌 纵横七十」这条雨巷,走出了一位民族女英雄…「寻常巷陌 纵横七十」这条雨巷,走出了一位民族女英雄…

由:主播李璐、記者李彥

共同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