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學者:中國新疆是西方白種人及其語言的起源地

1890年,在中國新疆庫車縣,英國軍官鮑威爾發現古代樺樹皮寫本,上面文字無人認識。

令人意外的是,在此後20年,用這種古老文字書寫的文獻不斷被發現,尤其是20世紀初,德國法國探險隊先後在新疆挖出大量殘卷。

經過30多年的研究,德國學者才破譯了這種文字,並用一個德語詞Tocharisch來命名,即我們熟知的“吐火羅語”,使用這種語言的就是古吐火羅人——白種人。

令人意外的是,新疆發現的這一古老語言,卻可能顛覆白種人起源史:白種人或許起源於中國新疆!

韓國學者:中國新疆是西方白種人及其語言的起源地

傳統觀點認為:吐火羅人是原始印歐人的一支,發源於烏拉爾山和南西伯利亞,南下進入塔里木盆地,最東到達河西走廊。

簡單的說,這一觀點認為,印歐人種的一支古吐火羅人,東進之後來到了中國。因此,白種人肯定不會起源於中國,山東北莊遺址(距今超6500餘年)、殷墟墓葬等中發現的白種人遺存,只能證明白種人外遷入中國。

近代以來,國際社會風行的“中華文明西來說”,其中一個榮譽就歸於古吐火羅人,因為作為白種人的古吐火羅人最早來到中國。

然而,現代學者研究之後,卻發現令人難以理解的兩個重要疑點,由此認為新疆是西方白種人起源地!

韓國學者:中國新疆是西方白種人及其語言的起源地

按理說,古吐火羅語是印歐語系的一支,自然有其分化而出,歷史肯定不如印歐語悠久。然而,部分現代學者最新的研究認為,吐火羅語有7000到5000年的歷史,而其他印歐語系全部沒有這個時間早。換言之,古吐火羅語比古波斯語、希臘語、梵語等還要早。

由於印歐語系分為兩個家族,即西方黑海和中國新疆,屬於兄弟關係,黑海印歐語系是希臘語等的祖先。所謂印歐語系,是十九世紀的英國人威廉·瓊斯提出的一個語言學概念,即認為印度和歐洲的大部分語言都是從“原始印歐語”分化出來的。

然而問題在於,在所有印歐語系中,新疆的古吐火羅語卻又是最早出現的。

當然,古吐火羅語在印歐語系中最早出現,並不能完全證明古吐火羅人起源於新疆,因為這不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學術上的劃分,但古吐火羅人的遷移路線,卻存在諸多不合邏輯之處。

韓國學者:中國新疆是西方白種人及其語言的起源地

國際學界公認,傳統印歐人種外遷之前,吐火羅人就已與他們分開了。也就是說,吐火羅人早於傳統印歐人種外遷。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印歐人種)入侵印度,由此可以推測,吐火羅人應該在公元前1500年之前外遷。

然而,吐火羅人的外遷卻極為詭異,令人難以理解:起源於黑海北邊草原上吐火羅人,為何不去其他肥沃的平坦土地,而是一路向東,走一條最難走的路線,最終來到環境相比較差的新疆安居呢?

吐火羅人之後,印歐人種外遷也充滿了詭異:他們向南、向北、向西,進入伊朗、印度、歐洲等地,偏偏為何沒有向東進入中國?關於這一點,有認為是婦好或商朝其他將軍,擊敗了雅利安人,阻擊了白種人東進,但缺少考古證據鏈。

韓國學者:中國新疆是西方白種人及其語言的起源地

那麼,該如何理解印歐人種這種不合邏輯的外遷路線,以及印歐語系中新疆古吐火羅語最早出現的呢?

韓國學者金在吉:印歐語及其白種人的起源地都是中國的新疆地區,大約在7000到5000年前才出現,而與此同時,最早的印歐白種人從新疆分化出去。

顯然,如果中國新疆是西方白種人及其語言的起源地,那麼對於印歐人種的吐火羅人和雅利安人詭異外遷路線,就能得到更合理的解釋。原因很簡單,本來就在中國新疆,清楚向東路線不好走,自然要向西、向南、向北遷移了。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階段學者杜鋼建聲稱英語源於中國湘西,被網友一陣冷嘲熱諷,但就古吐火羅人來看,未必空穴來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