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四言句,6個五言句,2個六言句,成就詩豪最經典唐文

唐代詩人劉禹錫被譽為詩豪,他的經典詩句多不勝數。在他的精神世界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到一個豪情的人,一個曠達的人。他和李白的豪情還不大一樣。李白很喜歡借酒澆愁藉著酒勁兒寫出明朝散發弄扁舟。

但是劉禹錫不是如此,他骨子裡就有一種豪情,就有一種淡定。即便是人生當中遇到很多的挫折,比如被貶20多年,但依然心思平淡。比如受到敵對勢力的惡意打擊,把他逼到一個陋室之中,他也依然能夠安貧樂道,苦中作樂。

6個四言句,6個五言句,2個六言句,成就詩豪最經典唐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這一則短文,就是劉禹錫《陋室銘》,文章不長字數也不多。6個四言句,6個五言句,2個六言句,卻成就了他最經典的古文作品。

這篇古文寫作的背景很有意思。劉禹錫曾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通判。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劉禹錫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6個四言句,6個五言句,2個六言句,成就詩豪最經典唐文

一開篇就寫環境和人的關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水不過是自然景色,是沒有靈魂的。唯有山水當中的人才是真正有靈魂的存在。對於山來說,需要有仙人,對於水來說需要有龍。

所以接下來就寫自己,雖然今天居住的是一間陋室,但是我的品德非常高潔。陋室本身沒有名氣也沒有生命力,但是因為我居住其中,它就應該被後人所紀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八個字點明主旨引領全文。

6個四言句,6個五言句,2個六言句,成就詩豪最經典唐文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是陋室周邊的環境,確實有些荒涼。但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生活條件很是荒涼,不過他的精神世界卻從不匱乏。還能夠自由自在地“調素琴,閱金經”,更有“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身心都能得到極大放鬆,何其樂哉!

看上去詩人有一點苦中作樂,但實際上詩人把一顆心全部放在了這裡。他坦然接受社會給予他的這一切,遙想當年,“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他們兩個人的居住之地不也是非常簡陋嗎?卻成就了他們兩個人的英名流傳後世。

6個四言句,6個五言句,2個六言句,成就詩豪最經典唐文

既然如此,“何陋之有”?借用孔子的話,來為自己助力,詩人的豁達和從容顯而易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