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建坦贊鐵路體現出大國風範

據媒體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央視推出紀錄片《為了可愛的中國》,在10月5日晚播出的第五集《遠離祖國的地方》,講述了中國援建坦贊鐵路的故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數萬中國人遠赴非洲援建坦贊鐵路,為中國贏得世界的尊重,他們將熱血青春定格在異國他鄉,不問得失,不計代價,只因信念和榮耀。

中國援建坦贊鐵路意義重大而深遠。坦贊鐵路是一條貫通東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幹線,是東非交通動脈。東起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西迄贊比亞中部的卡皮裡姆波希,全長1860.5公里。中國援建坦贊鐵路1970年10月26日動工興建,1975年6月7日全線鋪通,同年10月23日全面建成並試運營。1976年7月14日正式移交給坦、贊兩國政府。可以說,中國援建坦贊鐵路,增強國際影響力,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維繫著國與國之間的民族團結、友誼,還有著世界的和平、共同發展,彰顯了大國崛起的雄心。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坦贊鐵路是由中國政府援助修建的連接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和贊比亞中部城市卡皮裡姆波希的一條鐵路,這條鐵路被譽為友誼之路。雖然坦贊鐵路的修建犧牲了許多中國鐵路建設者,耗費了大量的物力,財力,但是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鐵路走出去。中國援建坦贊鐵路一個個動人的真實故事,通過《遠離祖國的地方》,讓我們穿越回半個世紀前,與數萬名坦贊鐵路建設者一起,踏上波瀾壯闊的坦贊鐵路援建歷程。

歷史不會忘記,非洲人民不會忘記。在援建坦贊鐵路過程中,鐵路建設者們面臨著,酷暑、野獸、毒蜂和疾病等多重威脅,克服了地形、地貌、地質、水文氣象等異常複雜的條件,穿越“地球大瘡疤”東非大裂谷帶,修建出質量過硬的鐵路。坦贊鐵路建設期間,我國先後派出工程技術人員約5.6萬人次,各類專家近3000人次,目前在坦桑尼亞中國援坦專家公墓,共安葬著69位中國專家、技術人員和工人。可以說,坦贊兩國人民乃至整個非洲都把坦贊鐵路譽為“自由之路”、“南南合作的典範”,援建坦贊鐵路見證了中非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

中國鐵路走出國門讓世界共享幸福夢。隨著中國鐵路事業飛速發展,其建設運營經驗和科技水平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肯定。除了坦贊鐵路,中國鐵路建設者在海外,承建了多個重要鐵路項目。比如:雅萬高鐵,中國高鐵整體走出去“第一單”;中老鐵路“一帶一路”建設和中老兩國友誼的標誌性工程。此外還有,安哥拉本格拉鐵路、尼日利亞阿卡鐵路、亞吉鐵路……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中國鐵路沒有“藏私”,而是積極地“走出去”為世界人民創造幸福。回想起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時,非洲兄弟歡呼雀躍,可以看出中非友誼是發自內心的。事實證明,這是愛的付出,愛的回報。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今天,從奮鬥中走來;中國的明天,在奮鬥中開創。中國援助修建的坦贊鐵路,不僅弘揚傳播了中國的富強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離不開中國。中國鐵路人勇於挑戰,不畏困難,無私奉獻的鐵路精神,中國鐵路走出去,為世界人民造福,也展示了中國鐵路的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優勢,對促進中國鐵路可持續發展,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重要的意義。(周運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