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人是一种喜欢做梦的动物,放眼望去,我们当今社会享受到的很多便利大都是梦想的产物。古代人梦想飞鸟那样飞,现代我们发明了飞机;古代人喜欢像鱼一样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潜水艇便应用而生;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当代的手机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正是因为人们有了梦想,这个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也正是因为人们有了梦想,我们的生活才会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梦想对于我们而言是不能被放弃的事情,期待自然是梦想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却会因为不同的人而显得各不相同。当穷人们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富人们的生活的时候,或许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我们固执的认为钱不能买到所有,但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大概率是因为自己并没有很多钱。因此我们许下愿望,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做到之前做不到的事情,但是这对于很多穷人来说,愿望仅仅是愿望罢了。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或许只是活下去的勇气,或许自己一生都没法实现,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地方来欺骗一下自己。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2019年对于韩国电影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在戛纳电影节上,韩国导演奉俊浩的作品《寄生虫》最终获得了金棕榈奖,这是韩国人第一次在电影这个领域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荣誉。这对于韩国电影来说是一种启示,同样的对于奉俊浩来说更是一种激励。这位执着的韩国导演终于被更多的人所认可。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寄生虫》依旧是一部传统的韩国电影,只不过在这样的传统之下,奉俊浩做的更加的出色,不论是剧情的架构还是演员的演技,亦或者是配乐以及细节的铸造上,都可以称得上完美,因此,这样的电影最终获奖,绝对是实至名归。我们在恭喜奉俊浩的同时来看看这部影片到底讲了什么。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寄生虫》所处的大环境是韩国现实社会,当经济失去了活力,民众们迎来了失业潮,当底层人们开始浑浑噩噩,突然一个机会给了他们重新期待生活的勇气。四口之家勉强维持着温饱,但是儿子的朋友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儿子可以代替他在出国期间为一个富人家的女儿补习功课。儿子抓住了这个机会,这一家人开始时来运转。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他们制定了一个计划,一家四口渐渐的将这个富人家之前的佣人,司机逐个替代。计划进行的天衣无缝。但是在完美的计划终归是计划,某一天他们的计划败露了。原来曾经的佣人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去,两个底层人家因此而对立。当这一家四口成功的将之前的佣人拿下后,他们觉得胜券在握,却没料到,事情早已经失去了控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一场血腥的残杀开始了。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传统的韩国电影最重要的标签就是隐喻,而本片中的隐喻无处不在。核心词汇就是导演贯穿全片的思想,有钱可以为所欲为,没钱就只能低声下气。当这家人挤在一起糊纸盒子的时候,对在门口撒尿的青年就只能忍气吞声。而当他们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以后,就连最懦弱的儿子也能马上冲出去。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自己家的秘密没有被洞穿之前,妻子俨然一副富人家管家高高在上的样子,一旦自己暴露,被别人威胁的时候,却成为了“阶下囚”。一家人小心的维持着这个秘密,但是再小心的秘密也会被不经意之间露出来的蛛丝马迹所暴露,比如说同一种气味。而这种气味的暴露再一次的为我们强化,或者说不断地强化,本片中金钱至上的社会究竟在意的是什么?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主人在挑选自己的工作人员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外在的形象,而他对于名片的判断也更加说明了这一点。妹妹对于执意要送自己回家的司机果断拒绝,并用一种卑劣的手段永远葬送了这个司机的前途,都能说明这一点。在片中这个贫富差距极度扩大的社会,底层人们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而上层社会的日子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他们来说辞去一个司机,一个佣人只不过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当事人而言,这种砸人饭碗的行为,无异于取人性命。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片中,当上层社会夜夜笙歌的时候,底层的人们却都在思考着如何在第二天活下去。可见快乐与痛苦并不是共通的。这也是为何哥哥在自己失意的时候,即使是收获了别人的心,也对于未来没有丝毫的信心。他坚信那个石头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但最终只不过是替换了同样身处底层的别人的性命。对于富豪们而言,房子依旧是那个房子,只不过换了住进去的人。

谁才是寄生虫?谁不是寄生虫?

以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这个社会上所发生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就跟片中所描绘的一样,有些事情对于有的人而言只是故事,但对于亲历者而言,是抹不去的事实。

……

明天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