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日子過得如何?是否後悔?

農夫也瘋狂


“丁克”家庭,倒是不怕大家笑話,我十七八歲那會,也在幻想著未來做一個丁克,不想生孩子,原因就是怕痛!


我認識過一對丁克家庭的夫妻,她們不是不能生育,而是不想生育。

她們覺得兩個人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舒適,而且沒有那麼大的負擔。

當時她們兩人都有這種想法,所以一次相親之下她們真的成功的走到了一起。

結婚後,無論男方父母怎麼責罵,怎麼勸誡,都改變不了她們的想法。

最終只能夠不了了之。

畢竟生孩子是兩夫妻的事,爸媽替代不了。

現在的他們已經五十多歲,倒還別說,她們真的看起來特別幸福。

價值觀一致,生活起來確實就不難。


兩個人四處去旅遊,兩個人翻山越嶺,兩個人住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天天都是笑容滿面。

我的內心發問:“真的那麼幸福嗎?”

後來一次機會,我主動的問上了她們:“我未來也想和我丈夫過成和你們一樣的生活,看起來真幸福。”

她們的回答,引起了我的一番思考。


“姑娘,到了我們這個年紀,你才會懂得生活缺少了足夠的激情,兩個人的確沒有太多的煩惱,可是也缺失了很多快樂的。”

“看著身邊很多朋友做了母親,那一聲脆脆的呼喚,我蠻多感慨,有點羨慕,但不後悔。”

“有孩子苦是苦了點,但是歡樂也多了許多,有個寄託,有點安慰,有一種做母親的自豪感。”


或許很多丁克家庭,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感慨,年輕那會,為什麼不想做母親?

做了母親的人,才知道自己有多麼堅強,多麼聰慧,多麼勇敢。

但是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工作壓力那麼大,孩子的教養卻成為了家庭沉重的負擔,丁克家庭肯定會逐漸的發展壯大。

未來的每一天,或許會有一個機構,專門為丁克家庭而服務。


洱小北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日子過得如何?是否後悔?

我身邊就有兩個“丁克家庭”的朋友,當然我們年逾30剛剛算是人到中年,也算不上是首批“丁克家庭”但是在我跟朋友兩個家庭的日常相處上看來,真沒什麼不好的,而且很多朋友們還會非常羨慕他們,因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們在經濟上的壓力會因為沒有孩子而少了一大半。



說個真事兒

我爸爸的老朋友,跟爸爸關係達不到鐵磁的程度,不過也可以說是非常要好的那種了。他年紀比我爸爸大上兩歲,所以我都是叫他大伯的,他和他愛人屬於是被迫做了“丁克家庭”的,年輕時不是鐵了心就不想要孩子了,而是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孩子,後來年紀慢慢大了也就乾脆放棄了,兩個人在一起天天都是二人世界。如今我父親68歲了,大伯剛好70歲,他老伴69歲。兩個人身體都挺好的,有時候來我家做客,跟我爸爸聊起來就會半開玩笑的說是沒孩子惹他們生氣,所以每天兩個人都開開心心的把對方當成是孩子,這樣的日子也過得舒心,所以就心寬身體好不生病。最近兩年兩個人都到處去旅行,更是身體倍棒,吃嘛嘛香的節奏了。看著年紀一大把還要幫孩子們帶孩子的老朋友們,他們甚至很慶幸自己沒有孩子,是“丁克家庭”所以才能活的更灑脫和自由。


說說朋友

身邊有兩個做“丁克家庭”的朋友,跟我熟的都是女孩子。也曾經問過他們想沒想過老了怎麼辦?其中一個很詫異的望著我說,“你該不會是還持有養兒防老的老觀念吧?”我趕緊搖頭。“那不就得了,那我跟你之間又有什麼差別呢?”想想也是,我們有孩子的不會真的指望孩子養老,長大了他們喜歡出國、做丁克、不婚甚至喜歡同性都有可能的,做父母的都不願意拖累孩子們,那麼其實丁不丁克的真就沒什麼差別了,無外乎我們有孩子的人,參與了孩子們的成長,而“丁克家庭”選擇了二人世界。


丁克家庭會不會越來越多

最近看到一個話題的討論,未來“丁克家庭”會不會越來越多?我覺得顯然是一定會的。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的日子過得都不錯,或許有人會後悔,但是當經歷了大半生的蹉跎歲月後,大部分都是釋然的,無論當初是主動還是被動選擇了做“丁克家庭”如今都已變成了人生過往。


回顧問題,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日子過得如何?是否後悔?我想各有各的活法吧,有的年過半百突然又決定要孩子了,有的兩個人激情褪去最終分手了,有的就想我父親的朋友一樣,相扶到老一切安好。


小帥七爺


這是我閨蜜親戚家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閨蜜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她姨媽家沒有孩子,所以姨媽和姨夫對她特別特別好。在她小時候,她爸媽工作特別忙,她大部分時間都在住在姨媽家,由姨媽和姨夫照顧的。

在她小的時候,曾經不止一次的問過她媽媽和她姨媽,為何姨媽不生個小妹妹或者小弟弟陪她玩呢?她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她問姨媽的情景:“姨媽,你怎還不快生個小弟弟或小妹妹啊?”當時,姨媽摟著她,只流眼淚,不說話。在她第三次問她媽媽這個問題的時候,她媽媽狠狠的警告她:“你姨夫年身體受傷,生不了孩子。以後你不許再問這個問題了,會很傷你姨夫的心。”

以前,她還小,完全不懂為什麼。直到她長大,也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才明白這麼多年姨媽和姨夫對她好的原因,才明白媽媽當年不許她再問的原因了。

原來,姨夫那年參加生產隊勞動的時候,為了救個孩子,而從山上摔下來,受傷很嚴重。當時醫療設備和技術都比較落後,導致姨夫失去了生育能力,他們被迫成為了“丁克一族”。

而姨媽這麼多年,無法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這是她最大的遺憾。不管姨夫對她有多好,多麼的愧疚,姨媽心中始終都有遺憾。

現在,她姨媽和姨夫已經六十多歲了,每次她回老家看姨媽和姨夫,他倆都特別高興,恨不得把平時自己積攢的好吃的全拿出來給她。聽她媽媽說,姨媽他倆越到老年,越孤單,也越後悔當年受傷之前不早點要個孩子,以至於後來受傷再也不能生孩子了,他倆更後悔當年沒聽從別人的建議,去抱養一個孩子。抱養的孩子,即使不是自己的親生的,但自己養大的,也不至於落得像現在晚年一年如此孤單啊。

閨蜜曾經不止一次的跟我說:“魚兒,你知道嗎?我每次回老家,看到我姨媽和姨夫,我就想哭。他倆對我實在是太好太好了,他倆把所有盼孩子的心,全部放在我身上,可是,我卻無能為力的滿足他們的心願,多陪陪他們,讓他們不至於如此孤單。”

閨蜜說她姨媽和姨夫現在是拿著退休金,卻有種沒處花錢的趕緊。他倆太喜歡太喜歡孩子了,六十多歲的人了,家中沒有孩子,只能養條狗,把狗當孩子對待。

哎,我想,這應該是大部分丁克家族的現狀吧。也許,有的人不後悔當年的決定,但大部分人是後悔的。即使被迫丁克的,也有後悔當年不抱養一個孩子吧。

我是“幸福魚兒”,情感領域創作者,兩寶寶媽!分享情感故事、解說婚姻生活!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幸福魚兒


說說我的真實感受吧。我今年本命年,四十八歲。與老公結婚二十多年了。我們是丁克家庭。目前生活安定平穩。是大家羨慕的對象。我們是被迫丁克。因為身體的原因,花了不少錢,身體反而受罪,於是放棄治療。

說實話,在四十五歲以前,我覺得丁克的選擇是正確的。但隨著年歲的增長,我有一點後悔了。

因為在四十五歲以前,兩人的身體健康,經濟上相對同事比較寬裕。同事們在忙著培養孩子,為他們的學業操心奔忙的時候,我和老公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去享受生活:爬山、釣魚、旅遊,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上是同事們羨慕的對象。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家裡面太冷清。逢年過節,別人家都熱熱鬧鬧,我家裡卻安安靜靜。特別是過年走親訪友,讓人感覺到沒有孩子的沉悶。雖然老公很體貼,想盡辦法開導我,讓我開心,但是內心還是有一點失落。

另外,因為沒有孩子,所以在人際交往時,有時候會減少一些往來,也導致有一部分人的不理解,說七說八的都有。讓和諧的同事關係蒙上了陰影。

還有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可避免的身體會走下坡路。我現在最擔心的是等到年老力衰時,生病了怎麼辦?到那時,父母早已不在,兄弟姊妹也都年齡大了,誰來照顧?所以現在只能攢點錢,為以後做準備。


飄香桂花


多年前,筆者的一位朋友,是一個丁克家庭。後來,男方生病臥床多少年,一直由女方照料。起初,雙方的感情不錯,女方對男方的照料也很精細。

但是,隨著女方年齡逐漸增長,體力精力都不如前,開始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了。因此,怨言則漸漸多了起來。不僅如此,女方也後悔身邊沒有孩子,否則,就會好得多,輕鬆的多。

這就是一個丁克家庭的結果,也是丁克家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這也意味著,丁克家庭在年輕時,可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隨著年齡慢慢變老,很多問題就出現了。丁克家庭的優越性,也在年齡變老中漸漸消失。

那麼,丁克家庭的成員們會不會感到後悔麼?當然會,雖然不說,心理肯定想過。尤其有一方走掉的另一方,後悔的感覺會更強烈。而年輕時丁克家庭的快樂和幸福,也都會越來越弱,甚至全部轉化成後悔。

所以,千萬不要圖一時快樂,而要想想未來的生活,避免讓未來年老時後悔。


譚浩俊


我是丁克家庭,與丈夫攜手同行二十四年,當初沒要孩子時,周圍的人都很好奇,問這問那,是不是不會生呀,要不會生幫你找人抱養呀等等,我都坦然回答,我兩口只想過兩人世界。走過這幾十年,丈夫都寵著我,把我當孩子養著,一年兩個情人節,結婚紀念日,生日他都送我禮物,每年都出去遊玩,現在我周圍的玩伴都羨慕我倆的生活,說要當退二十年也選擇丁克。常有人說孩子是兩人愛情的紐帶,但生活中有兒有女的離婚不也不在少數嗎?孩子是給家庭帶來許多快樂,,是愛的延續。但觀念不一樣,所以我們選擇了丁克。人生短短几十年,不管你有孩子,或與我一樣無孩子,總之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經營好自己的家,讓生活有質量,不枉世上走一回,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吧


用戶9257397865504


一是早期丁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

早期選擇丁克家庭,其實是挺難的,因為社會接受度不高,和周圍人群格格不入,所以能堅持這種選擇的人可以說經過慎重考慮的,或者說是鐵了心的,稍有半點猶豫,肯定就在家人和社會的各種壓力之下妥協了。




二是至於後悔不後悔,分人。

我身邊的一位大哥,和他媳婦雙雙畢業於清華大學,畢業後,兩人在北京,工作特別忙,壓力也很大,由於事業心都很強,所以決定做丁克。

過了幾年,最初是男方有所動搖,估計是在家人的面前實在說不過去,但女方說之前有約定,現在拼事業不容易,不想有個孩子牽絆,於是繼續丁克。



再後來大約四十了吧,女方開始有了變化,覺得再不要真得這輩子就做不了母親了,或者說覺得事業已經到了天花板,鬥志沒有那麼強了,所以想要一個孩子,但此時男方已經做好了不要孩子的準備,更不想年紀大了孩子還沒長大。

於是一直沒有孩子。

現在兩個人已經五十了,具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不用為金錢發愁,也不用為孩子的事情操心,但也瀟灑自在。


心態好的人且成熟的成年人肯定不會為了無法改變的事情去後悔,要做的就是過好當下的生活,經濟富足,身體硬朗,正是享受生活的好時機,哪裡需要後悔。

三是後悔的都是半途難以取捨的人。

真正後悔的是那些對丁克沒有充分認識,到半途中雙方沒有堅守,自己年紀大了,孩子還沒有長大的人,難以取捨,要不要孩子都會後悔。

真正的丁克家庭很少見到他們後悔,因為他們的觀念並不是養兒防老,是真正的追求自我,追求自由,所以你所擔心的老了怎麼辦,不是他們老了之後才考慮的問題。

同時可以看到,很多不是丁克的家庭,老了以後孩子仍然不在身邊,孩子只是精神的維繫,卻不是生活的陪伴,而丁克族早就把這種孩子的精神寄託考慮得很清楚,所以何必後悔。


姐們說


之前也不理解丁克,現在有點理解了,作為普通家庭來說,從有孩子的那一克開始,兩人天天圍著孩子轉,什麼都是為了孩子,直到孩子結婚,有些時候結婚了都還操心,有了孫子,還得管孫子,所以自己的人生就從有了孩子那一刻就沒有了,而作為丁克家庭的話,在正常情況下,70歲之前都是能自理的,為自己活了70年,我感覺已經夠了,這輩子值得,不要跟我講什麼傳承,在這個時代,誰都是為自己,當自己都活不好的情況下,談什麼傳承……所以丁克也沒什麼不好,只是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而也……


大熊Leo


在我的老家有一對夫婦,稱得上絕對的丁克族。不是他們不想生孩子,而是他們因為身體原因生了七八個孩子都沒有帶活。兩口子都60多70歲了,前年老伴兒死了,就老頭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活在世上,因為沒有孩子,家裡面一天到晚死氣沉沉的,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衣服被褥都是自己洗,生病住院了都沒人管,病重了只有天天在床上叫喊,鄰居看著遭孽你就偶爾幫助一下,有的時候給他端點剩菜剩飯。但大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承受,現在社會好,政府給他辦了五保,雖然現在生活上有點保障,但精神上的問題,誰也沒辦法給他解決,好造孽哦。現在的丁克族說穿了就是不負責任,只管年輕的時候好耍好玩,等到老了的時候,就把責任丟給社會和政府,這樣的人太自私自利了,他們一輩子都不知道兒女膝下承歡的快樂。老了生病沒有人照顧,連倒開水吃藥的人都沒有,老了的時候只有孤獨,痛苦的死掉。也許死在床上幾個月都沒有被人發現,最後連一個端骨灰的人都沒有,清明的時候都沒有人去給他們上墳,死了也是孤苦伶仃的。只能看見別的墳上隨時人來人往的弔唁,自己墳上點一根都沒有。這就是丁克族晚年的寫照,一個字,非常悽慘!!!!!


白鴿露島


筆者認為,大部分“丁克家庭”晚年都是後悔的。為什麼說大部分“丁克家庭”晚年都是後悔的呢?

首先,“丁克家庭”在中國的傳統中是沒有的。“丁克家庭”是從歐美傳過來的,歐美為什麼有“丁克家庭”,就是歐美人為自已的不幸找了個藉口。誰都知道生養孩非常辛苦,非常累,光自己過日子,當然簡單,問題是所有的人都不生養小孩,人類過幾十年就滅亡了。

其次,為什麼說中國“丁克家庭”晚年都會後悔?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個家庭沒有孩子,大部分中國人是不接受的,也同樣會被親戚朋友看不起,也許人家當面不說,心裡是看不起的,這就是中國的現實。你可以逃避,假裝不知道,但是你無法改變這個客觀現實。

其三,中國的家庭沒有孩子,一個家庭就沒有生機,就沒有了活力,就沒有了奮鬥的動力。或者說中國的家庭沒有孩子維持也是無奈的,完全失去了一個家庭的意義,沒有孩子家庭怎麼維持?

其四,中國現在並不是說養兒防老,而是家庭只有有了兒女才是一個健全的家庭,“丁克家庭”是不幸的家庭,只有在非常不幸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正常的情況下沒有一箇中國人會選擇“丁克家庭”。

其五,少數年輕人不懂人生,以為“丁克家庭”是歐美的時尚,其實他們不懂,就算是在歐美“丁克家庭”也只是少數不幸人的無奈選擇,並不是歐美主流社會的選擇,只不過是為了安慰“丁克家庭”受傷的心靈,包容了“丁克家庭”的存在。

所以,“丁克家庭”在中國年老後留下的只是後悔。對於年輕人來說,結婚生孩子才是幸福家庭。有錢或者沒有錢,只要有一個健全的家庭,並懂得珍惜就是幸福的。而對於不幸的“丁克家庭”社會應當同情和關愛。

您的企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投融資聯盟圈諮詢。筆者在頭條專欄《未來的暴利產業與模式》及《最賺錢的方法和行業》已推出。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的企業遇到,資金,市場,品牌,利潤低,投資,資本運作,產業升級,資本運作等難題,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