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奠基人成兆才是评剧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提及评剧发展史,就不得不说到成兆才对评剧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出身于评剧演员的成兆才,被尊称为评剧奠基人,同时也是著名的评剧剧作家。成兆才1874年出生于河北省滦县的一户贫穷人家。17岁开始向民间“莲花落”艺人学艺,经常参加业余演出。1895年,出于生活所迫,成兆才成为专业“莲花落”演员。由于清政府的政令及变故,“莲花落”的生存举步维艰。

评剧奠基人成兆才是评剧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成兆才

面对严酷现实,成兆才大胆吸收“蹦蹦”等艺术的唱腔音乐,将“莲花落”改造为“蹦蹦戏”、“平腔梆子戏”,并以经过其加工的《开店》、《乌龙院》、《鬼扯腿》这三出唱做俱佳、文武兼备的“拆出戏”(从整本大戏中选场演出,相当于京剧舞台上的折子戏),征服了广大观众,“莲花落”也因此更加兴盛,评剧的雏形也由此形成。1909年,成兆才与月明珠等人组建“庆春班”,并排演了由成兆才创作改编的《马寡妇开店》、《占花魁》、《花为媒》、《杜十娘》、《败子回头》、《因果美报》等剧目。

评剧奠基人成兆才是评剧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评剧《占花魁》剧照

“庆春班”赴唐山、天津等地演出,当时被称为“唐山落子”,以其崭新的面貌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认可。1918年,成兆才领导的戏班更名为“警世戏社”。1919年,成兆才带领“警世戏社”走出山海关,远赴奉天、营口、安东、长春、哈尔滨等地长期巡回演出。此时期的成兆才也进入艺术创作旺盛时期,陆续创作改编出《珍珠衫》、《杨三姐告状》、《绿珠坠楼》、《桃花扇》、《盗金砖》、《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五十余部剧作。1929年2月,成兆才病逝于家乡。

评剧奠基人成兆才是评剧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评剧《杨三姐告状》剧照

1929年夏,评剧史上的第一部剧本集《评剧大观》出版发行,收录了成兆才创作的大量剧作,成兆才的这些优秀剧作也在之后继续推动着评剧的普及和发展。成兆才一生为评剧创作、改编剧本百余部,他的剧本结构严谨、故事曲折、情节动人、人物鲜明、语言通俗,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又由于他出身民间,艰难的生活阅历、与贫苦劳动人民血肉相连的关系,也给他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生活基础。他创作的《杨三姐告状》等剧目,直面不法暴力行径,抨击旧制度,揭露贪官污吏的凶残、丑恶行为,歌颂劳动人民善良、勇敢的高尚美德,这些剧目也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作用。

评剧奠基人成兆才是评剧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剧本集《评剧大观》

这其中,尤以《杨三姐告状》驰名。1919年,成兆才领导的“警世戏社”正在哈尔滨演出。一天,前来哈尔滨经商的成兆才同乡李兴州,将发生在1918年轰动河北省的“杨三姐告状”的故事详细告诉给了成兆才。为了伸张正义、赞颂杨三姐的这种抗争精神,成兆才迅速将这一事件编写成剧本《杨三姐告状》,及时搬上评剧舞台。而且剧名又称作《枪毙高占英》(高占英为“杨三姐告状”事件的罪魁祸首),其他主要人物也采用真实姓名,令这出戏更加具有斗争性。

评剧奠基人成兆才是评剧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剧评《杨三姐告状》

1919年,评剧《杨三姐告状》首演于哈尔滨,“警世戏社”主演金开芳扮演杨三姐,成兆才也粉墨登场,扮演高占英的叔父、人称“高拐子”的高贵和。《杨三姐告状》一经上演,立即引起轰动,反响强烈,也成为评剧舞台上常演常新的传世精品。成兆才不仅为评剧的形成发展和剧目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他还为评剧舞台培养出月明珠、金开芳、李金顺、六岁红等红极一时的名演员。正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所说:“我们今天看到评剧这朵鲜艳的花朵绽开得如此茂盛,是和成先生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评剧奠基人成兆才是评剧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中国评剧院《成兆才》剧照

成兆才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人民艺术家,评剧工作者、评剧见众始终将他铭记在心。1982年,中国评剧院首次将《成兆才》搬上舞台,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泰在舞台上重现了这位评剧奠基人的光辉形象。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来自评剧起源地唐山评剧团的艺术工作者再次排演了展现成兆才艺术人生的《从春唱到秋》一剧,由当红的评剧女小生张俊玲扮演成兆才,该剧也曾拍摄为戏曲电视艺术片。成兆才是评剧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并深深影响着今后评剧艺术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