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出故障,為什麼大家第一反應進口是使用問題,國產是設計問題

最近和幾位農機廠家的朋友聊天,聊到了關於農機產品故障的話題。有人說故障問題都是生產製造裝配的原因,有說是設計造成的,還有說是使用的問題。這時候,小編髮現一個問題,說故障問題是生產和使用造成的,多數是進口品牌農機廠家,而說故障問題是設計造成的,多數是國內農機廠家。

農機出故障,為什麼大家第一反應進口是使用問題,國產是設計問題

其實,農機產品出現故障和損壞,是有很多原因的。在出現故障分析原因時,一般簡單的想到三個原因:生產、設計、使用,往往忽視了產品的驗證環節。

看看汽車的驗證,除了在實驗室進行驗證、路面驗證,以及第三方驗證等,農機方面參照了汽車的驗證,也有實驗室驗證和農田驗證環節,大多數農機廠家在新產品剛出來時,也是進行了很多次農田驗證,比如拖拉機實際耕作和收割機進行農作物收割驗證等。

但是,不少國內農機生產廠家忽略了一點:研發設計部門不僅負責研發設計,還負責了產品驗證,這就好比設計部門同為裁判和考生。

不排除設計部門處於為了完成任務,急於交出需要的產品,在驗證過程中就容易出現矇蔽的現象。出現問題糊弄一下企業老闆和領導,導致有瑕疵的樣機通過驗證,轉入生產環節,以至於有的產品下線就是次品!

而對於一些進口農機品牌企業,企業內部有專門的產品驗證部門,和設計部門是獨立分開的,平行於設計部門。驗證部門拿到設計部門提供的樣機,按照測試驗證要求進行嚴格驗證。要是驗證不好,驗證部門也是需要擔責任的。

比如久保田要推出一款新的農機產品,往往需要驗證2、3年,通過幾個作業季節和不同作業環境的不斷驗證,儘量暴露出產品的問題,通過不斷的改進和提升,達到設計要求,才能投入生產。所以,這也是久保田農機產品質量領先的原因之一。

樣機驗證不過關,絕不投入生產。我想,這一點也是部分國內農機生產廠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