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茅臺,請停止“價格保衛戰”

以酒為媒 - 探索世界

打造讀者最喜愛的酒類知識分享平臺而努力.

關注我,每日為你準備豐富多彩的酒業資訊,酒圈密聞,行業動態,酒類知識普及.

觀點:茅臺,請停止“價格保衛戰”

公眾號:會品酒 ID:Jiushangzixun

(づ ̄3 ̄)づ╭❤~8.5萬酒水社群免費邀請你加入.


觀點:茅臺,請停止“價格保衛戰”



當前有兩場轟轟烈烈的“價格保衛戰”,目標分別是——“飛天茅臺零售價不能高於1499元”和“蔚來汽車股票價一定要高於1美元”。

“1美元保衛戰”對蔚來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即便對海外資本市場一竅不通,僅憑蔚來是民營企業就可斷定此舉對股東有利。

“1499元保衛戰”則有些“無厘頭”。假設ES8電動車原定售價45萬,卻發現消費者願意花90萬買。價格定低了怎麼辦?蔚來肯定會調整策略,通過增加續航里程和豪華配置,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高端車型。民營企業蔚來絕不會和市場較勁、和錢過不去,打什麼“價格保衛戰”。


茅臺自古就是奢侈品

中國釀酒、禁酒的歷史長逾千年。禁酒的表面原因是“酒能亂性”,根本原因是糧食供給不足。

觀點:茅臺,請停止“價格保衛戰”


計劃經濟年代,國營食品廠的職能是“發展經濟、保障供給”。茅臺酒的定價原則與油鹽醬醋沒有區別,“成本+稅收+適當利潤”,利稅100%歸國家所有。

早年茅臺價格之低不提,在改革開放已兩年的1980年,茅臺零售價才8元錢。去年佳士得上海秋拍,1980年53度540ml原箱飛天茅臺酒(12瓶裝),以人民幣66萬成交,單價5.5萬。

奢侈品消費本質上是收入的再分配,運用得好相當於收“富人稅”。#叫智商稅不妥,因為富人不蠢#

經銷商的“金飯碗”

隨著社會各界對茅臺酒的需求日趨旺盛,漲價附合經濟規律,近幾十年來豬肉、大白菜的漲幅不遜於茅臺酒。

但茅臺酒出廠價的上調總體上落後於零售價,渠道的利潤越來越豐厚。

觀點:茅臺,請停止“價格保衛戰”


經銷商也分級別,沒資格從茅臺酒廠直接提貨的“外圍經銷商”只有高價採購。

茅臺經銷商端的是金飯碗,級別越高含金量越高,很難找到利潤率這麼高的其它合法生意。

供求關係而非“黃牛”決定價格

茅臺價格高企的根本原因是特有的產品屬性。

首先,茅臺是全世界群眾基礎最廣的奢侈品。奢

其次,茅臺具有投資屬性且風險相對較低。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今天2000元買的茅臺10年後未必值2萬元,但跌到2000元以下的概率也很小。

最後,茅臺是消費品,還有點成癮性。通常奢侈品都是“傳家寶”,百達翡麗有

投資也是剛需,房子不讓炒,股票不見漲,炒“球鞋“竟蔚然成風,可見資產荒之嚴重。

觀點:茅臺,請停止“價格保衛戰”


實際上,2019年Q3茅臺發貨量為9100噸,不及預期的1萬噸


市場總是錯的?

關於市場經濟有句話叫“市場總是對的”。搞怪的是

這麼多年來茅臺酒廠總是在打“價格保衛戰”,試圖用一己之力證明“市場總是錯的”。

多數時候,茅臺限定的是最高價。

限制公款消費對茅臺消費影響很大,公款消費退潮後,民間消費的力量才真正顯現。公款消費講的是排場,圖的是口腹之慾,民間購買則有相當大的投資動機。對公款消費而言,“茅臺是用來喝的”;對民間而言,“茅臺不只能喝”。

觀點:茅臺,請停止“價格保衛戰”


針對經商商囤貨、惜售、倒賣給黃牛,茅臺酒廠要求必須將年度到貨的80%銷售出去,其中店面直銷不低於60%、團購/批發不高於20%。還鼓勵拆箱銷售,惠及普通消費者……管這麼細,不累嗎?


茅臺酒出廠價過低“三宗罪”

第一,國有資產流失

“黃牛”已探明消費者購買53度飛天茅臺可以接受的價格約為2000元~2500元,出廠價提高到1400元左右沒問題。

2018年茅臺酒銷量3.25萬噸,約7312萬瓶(53度、500ml,重約444克),銷售收入655億,平均每瓶896元。假設出廠價提高500元(即1396元/瓶),每年將增加利稅365億,造艘新航母綽綽有餘(大型航母造價約40億美元)。

國營茅臺酒廠沒能把握市場機遇,適時提價,已經給國家造成鉅額損失。菸草公司也是國營企業,人家從來不喊“讓工薪族抽得起軟中華”。

有些國企的職責是保障民生,但生產高檔菸酒的國企的職責是給國家貢獻利稅,別給自己加戲。

總之,提高出廠價的最大受益方是國家。消費者短期內未必會多付些錢,長期則取決於未來的供求關係,黃牛的獲利空間卻實實在在被壓縮了。

第二,尋租空間巨大,滋生腐敗

茅臺酒的確有不好賣的時候,但絕大多數時候不愁賣。出廠價遠低於流通價,拿到一級經銷權意味著鉅額利益,客觀上為掌管銷售渠道的領導幹部營造了巨大尋租空間。

商家獲得成本越來越高,用平價茅臺作“誘餌”,一分錢不花還賺500多元批零差價。拿到平價茅臺的商家,對茅臺廠領導的感激之情“猶如滔滔江水”……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茅臺酒廠把本應屬於國家的鉅額利益輸送給渠道商!流通價遠遠高於出廠價,茅臺形成一條“懸河”,排山倒海般的巨力衝擊著脆弱的“堤壩”,袁仁國的教訓應當引起警惕。謹防有人打著平抑價格的旗號廣結善緣。

第三,消費者承擔更大風險

消費者無法從正常渠道買到平價茅臺,只有找黃牛。多了這麼一道手,買到假貨的風險增加了幾個數量級。“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黃牛未必講誠信,說是1800元向物美會員收的酒,可能是180元從假酒作坊進的貨。

每年數百億國有資產流失,消費者花高價從二道販子買到的未必是真酒,這種情況應當改變。茅臺酒廠不妨參照發改委給成品油定價的辦法,根據終端消費市場的反饋遵循透明的價格形成機制。同時藉助電商平臺,大力發展直銷,徹底改造傳統分銷模式。


是否放開茅臺價格“管控”?

您怎麼看?歡迎點擊底部留言!

觀點:茅臺,請停止“價格保衛戰”

觀點:茅臺,請停止“價格保衛戰”

品酒香 - 知酒事 - 交酒友

行業報道 | 國酒文化 | 熱點資訊

深度訪談. 帶你看酒界最新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