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與妥協的交叉路口,索尼XZ3初體驗

“索尼大法好”的呼聲,相信混跡數碼圈的機友早已耳熟能詳。憑藉出色的工業設計,索尼手機在圈內積累了優良的口碑,尤其是一脈相承的外觀,從Xperia Z1,一直到Z5,再到XZ系列、XZ2、XZ3,後者可以說是一個轉折。

設計與妥協的交叉路口,索尼XZ3初體驗

曲面屏,OLED,圓潤的倒角,這與此前的風格迥異。索尼本來一直是LCD教,自iPhone X引領OLED屏幕大範圍普及時,索尼選擇了在XZ3上跟進。

設計與妥協的交叉路口,索尼XZ3初體驗

乍一看很像三星Note8,不過XZ3要稍微細長一些。曲面屏帶來的手感提升不得不說很香,190多克的重量拿在手裡很稱手,但又不會像之前XZ2P“索半斤”那樣累手。

設計與妥協的交叉路口,索尼XZ3初體驗

光看正面,幾乎已經辯識不出來這是一款索尼的手機。粗獷的上下邊框似乎飽含著索尼在全面屏機海中的固執。作為一年前的旗艦,索尼仍然只捨得安排上64G的儲存空間,2019年顯然不夠用。哪怕是今年的Xperia1,也只有128G,索尼產品經理所言是從最基礎的用戶需求出發。

設計與妥協的交叉路口,索尼XZ3初體驗

如果說此前是因為信仰和工業設計充值索尼,這次索尼XZ3難以找出類似的理由。在XZ3不難洞見索尼邁開了革新的步伐,但是又做出了妥協和讓步。

設計與妥協的交叉路口,索尼XZ3初體驗

唯一能看到一些熟悉語言的,是背部弧面的後蓋。今年的Xperia1,又離印象之中的索尼更遠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