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開發新型抗菌療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我国科学家开发新型抗菌疗法

2019年10月3日,天津大學吳水林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Zinc-doped Prussian blue enhances photothermalclearan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promotes tissue repair in infectedwound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開發了一種由鋅摻雜的普魯士藍(ZnPB)組成的外源性抗菌劑,可在體外和皮膚傷口感染的大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細菌感染性疾病對全球醫療保健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是全世界死亡率和發病率的主要原因。此外,耐藥性細菌感染的迅速出現導致巨大的公共醫療和財政負擔,因為長期濫用抗生素正以驚人的速度推動著耐藥性病原細菌的快速進化和傳播。特別是在金黃色葡萄球菌治療中,慢性或複發性感染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流行率不斷上升,對臨床可用的抗生素表現出很高的耐受性。與MRSA相關的死亡人數超過了由肝炎,艾滋病毒/艾滋病和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數。此外,許多傳統的抗菌方法(包括銀納米顆粒)的效率正在降低。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出出色的抗菌療法抵抗包括MRSA感染在內的多藥耐藥細菌感染。

本研究開發的由ZnPB組成的外源性抗菌劑,由光熱效應觸發的局部熱量加速了離子向細菌的釋放和滲透,從而導致細胞內代謝途徑的改變和細菌殺滅,而沒有系統毒性。ZnPB治療導致參與組織重塑的基因上調,促進膠原蛋白沉積並增強傷口修復。ZnPB的有效光熱轉化允許使用相對較少的劑量和較低的激光通量,從而使該技術成為當前針對細菌傷口感染的抗生素療法的潛在替代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全國產經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