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調整後更健康,製造端龍頭有望持續成長

信達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通威股份(600438)

事件:

1、公司發佈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0.25億元,同比增長31.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43億元,同比增長35.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20.86億元,同比增長32.98%。基本每股收益0.5777元/股,同比增長35.13%。

2、其中,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9.01億元,同比增長33.32%,環比增長19.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92億元,同比增長7.02%,環比下降17.47%。

點評:

先進產能釋放公司成長潛力,但短期電池片價格調整影響三季度盈利能力。隨著公司光伏板塊硅料及電池片產能釋放,銷量增長推動公司三季度營收規模擴大。受需求端支撐較弱及行業內新增產能釋放影響,三季度電池片價格出現一定幅度下降,導致公司三季度單季毛利率15.68%,同比下降2.12ppt,環比下降6.18ppt,前三季度實現毛利率19.32%,同比增長0.49ppt。同時,在水產養殖行業較為低迷階段,公司一定程度讓利下游養殖客戶,最終公司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7.92億元,同比增長7.02%。

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強化成本優勢,龍頭地位明顯。當前,公司新增樂山、包頭硅料新產能已滿產,單晶料佔比分別可達80%和60%,且在四季度仍有提升空間(尤其是包頭產能)。生產成本已降至4萬元/噸左右,當前價格水平下仍有較好盈利能力;電池片方面,公司當前已形成3GW多晶、9GW單晶共12GW電池片產能,成本處行業領先水平。公司於上半年啟動成都四期及眉山電池片項目,新項目將更好兼容行業大硅片趨勢,推動生產成本進一步下降;同時新技術的發展,延緩了行業新增產能釋放,行業後續供需將更加匹配。後期具有實質擴產能力也只有通威股份這些頭部企業,他們將伴隨光伏平價上網而持續成長。

價格已經企穩,後期驗證盈利能力見底。受三季度國內光伏裝機規模不及預期及行業產能釋放影響,光伏電池片價格下跌。根據公司定價公告,2019年三季度,公司多晶金剛線電池片、單晶PERC電池片_156.75、單晶PERC電池片_158.75價格分別下降6%、13%和14%;硅料環節看,受下游硅片價格相對穩定影響,硅料價格受電池片及組件價格波動影響相對有限,據硅業分會數據,三季度單晶緻密料成交均價小幅下降1.96%至7.51萬元/噸。展望未來,四季度和2020年單晶需求仍較為旺盛,將對產業鏈價格形成一定支撐;同時硅片環節產能的釋放利於公司相關環節盈利能力的見底回升。

2020年光伏國內需求可期,海外裝機高增長拉動國內製造端需求。2019年1-9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16.12GW,同比下降53.3%,受競價及專項項目因土地、消納等因素導致建設進程放緩影響,我們預期全年國內光伏裝機規模30-35GW。其中多數未建項目將結轉至2020年建設,疊加平價項目放量,預計2020年裝機規模將超40GW,拉動製造端需求。出口數據看,2019年1-9月國內組件出口約50GW,同比增長80%。組件出口在二季度保持同比90%以上增長,雖7月份受海外假期等因素影響,同比增速降至58%,但8-9月份恢復到70%以上。受光伏發電成本優勢凸顯及光伏國際貿易政策相對改善影響,全球光伏需求有望維持較高景氣,將有效拉動國內製造端需求增長。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346.96、445.25和519.28億元,同比增長26.01%、28.33%和16.63%;歸母淨利潤28.02、37.29和46.36億元,同比增長38.78%、33.12%和24.31%,攤薄每股收益為0.72、0.96和1.19元/股,以2019年10月24日收盤價計算,對應2019-2021年PE為17x、13x和10x。公司光伏板塊新產能持續釋放推動業績增長,同時持續推進新產能建設,跟蹤行業技術進步方向,基於此,維持對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政策支持不及預期風險;不可抗力風險;海外市場需求不及預期風險;產能投放進程不及預期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