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降價賣房 老業主損失誰承擔?

國慶黃金週期間,房地產開發商由於及時的降價促銷,銷售成績都比較不錯,A股市場房地產企業整體漲幅2%。對於購房人來說也沒有出現買漲不買跌的情況,對於很多自住型購房人,在房價高企、支付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不是買漲不買跌,而是買得起就買,買不起就等。在樓市調控的大格局下,利率市場化改革帶來房貸利率的調整,給房地產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開發商降價賣房,一方面,的確刺激了樓盤銷售的增長,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已經購房,尤其是在降價前剛購房不久的老業主對降價充滿了憤怒,圍攻售樓處現象再現。

開發商降價賣房 老業主損失誰承擔?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認為,市場經濟沒有隻漲不跌的情況,而且在“房住不炒”、“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等一系列政策調整下,以及在銀根收緊、開發商資金鍊收緊的情況下,降價促銷是非常常見的手段,所以,購房者要適應房價企穩和下降的情況。

在市場經濟和高度法制化的社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契約精神,江湖有句話叫做“願賭服輸”,胡景暉認為,一方面,開發商的項目銷售方如果故意隱瞞樓盤即將降價銷售的信息,那麼開發商應承擔一定責任;另一方面,老業主,尤其是已經購房有較長一段時間的老業主圍攻售樓處實屬無理取鬧,問題嚴重甚至可能觸犯法律。房價漲了你沒有跟開發商分享溢價收益,房價跌了,你卻找開發商討說法,這是缺少契約精神的表現。如果房價跌了,你就去找開發商討說法,那股價跌了怎麼辦,找上市公司退股?如果貨幣貶值怎麼辦,要求銀行兌換黃金?這些都是沒有道理的。

半年前,誰也想不到,房地產市場會是今天這樣的局面。事實上今年的“金九銀十”的成色不足,在接下來的第四季度到明年的上半年恐怕很多開發商樓盤都將打折,然而開發商並沒有責任在降價之後對老業主承擔什麼損失,既然買了,漲了就不要沾沾自喜,跌了也不要無理取鬧,對於自住型業主,房價跌了並不意味著居住功能會打折扣。如今在房貸利率相對穩定,房價有所回落,相對地買到性價比更高的房子的機會就更多,對於老業主,如果房子沒有質量建築問題,價格就應該隨行就市,理性客觀地去看待。

開發商降價賣房 老業主損失誰承擔?

胡景暉表示,關於未來的房價,恐怕還將進一步回落,降價促銷的樓盤還將進一步增多。

第一,未來房產稅的落地,將成為進一步平抑房價的很重要因素。目前我們房屋交易環節重稅、保有環節零稅,囤積房子不用交稅,拿出來賣稅就很高,給交易雙方的成本造成很大負擔,如果房產稅開徵,那麼通過稅收制度改革,保有環節應該加稅,交易環節應該減稅,由收入性稅收轉向財產性稅收,徵收房產稅普通老百姓應該有一定的豁免權,用於自住的第一套房一般不會納入房產稅的徵收範圍,主要是針對多套房屋人群,當然也可以通過房屋出租備案來抵扣一定的房產稅,未來開徵房產稅,出售房源和出租房源會大量增加,房價還有下行的壓力。

開發商降價賣房 老業主損失誰承擔?

第二,農村土地入市,將有利於平抑房價。我們國家城鎮化的速度加快,現有居住面積比較寬鬆,確保耕地的情況下,農村集體經營用地流轉進入市場交易,解放農村土地市場,所以土地開發的前景還很大,不存在土地稀缺、房子不夠住的問題,實際上目前是住的怎麼舒適和更好的問題,而不是把房產作為投資投機的理財工具。

開發商降價促銷賣房,為很多首次置業和自住改善的購房者,增加了找到更便宜房子的機會;已經購房的人群也應該適應房地產開發商由於資金鍊問題帶來的降價促銷,以及未來房產稅和農村集體用地入市對房價的影響,走出過往20多年房價只漲不跌的慣性思維。我們需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搞好實體經濟,如何提振股市,如何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和民營經濟發展上面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