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股票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好像主力能看穿散戶一樣,買就跌,賣就漲,這是為什麼?

謎桔


為什麼買就跌,賣就漲,我告訴你一個真相。

大多數散戶在什麼情況下買,就是漲了才買,因為覺得安全。因為漲了很明顯了,也是漲到末期了,就算在接近末期,賺了一點也不捨得賣,結果,只能等著跌了。然後剛開始跌一點,虧損一點,不賣,覺得還會漲回來。

結果越套越深,當套得深了,覺得不可能再漲了,都跌那麼多了,再不賣,就把本金虧完了。那時候剛好是跌到差不多止跌了,但是一個散戶本金有限,怕會虧完,耐不住,然後賣了,賣完了,也是止跌了。然後超跌,就會反彈,就會漲起來。其實就算你不賣,反彈起來,也不會馬上漲到原來買入的地方。只是讓你覺得賣了就漲而己。

股票只有三種趨勢,上漲,下跌,橫盤。我們分為幾種情況下分析散戶獲勝的概率

第一種,橫盤

在橫盤階段,到底買還是不買呢?買入只有50%上漲的機會,也就是勝率一比一,和賭單雙一樣,所以輸和概率也是蠻長的,一般散戶橫盤時不會買入,因為太焦灼了,散戶沒有那麼多時間等橫盤,有時橫盤幾個月,有時幾年。因此,橫盤大多數散戶不買。

第二種,下跌

在下跌過程中,如果散戶買入,也就買入點剛好是止跌,也就是抄底的概率只有10%,比如從10元開始下跌,在1元-10元之間,有一個點就是止跌,抄底的價,但是散戶永遠不懂那個點是底,也許你8元買入,跌到2元才是底。在10-2元之間你怎麼猜底,你勝算概率只有10%,說白了就是猜不中。因此,大多數散戶開始跌時以為底了買入,跌得很多了,買入還是不是底。就算那些買得炒底的人,又等不了橫盤的煎熬,等了沒有耐心了,橫盤準備結束時,賣掉了,那時就開始漲了,在下跌或橫盤買入,也一樣買入就跌,或賣出就漲。

第三種,上漲

剛開始上漲,散戶覺得還跌啊,還沒有到進場的時候,因為害怕啊,覺得一直都不漲,都是跌或橫盤,太恐怖了,等到漲得明朗再買。結果得明顯了,也就是到了漲的末期了,覺得趕緊上車,再不上車就來不急了。結果一上車,大量的賣壓,把上回調,或轉跌,這時就害怕了,都還沒有賺到錢,就賣了,剛好賣了,那是回調而己,又漲起來了。結果又買入。但是那時回調過程中反彈結束了,然後又跌了了,開始轉入熊市,一下直跌。所以上漲,下跌,橫盤,任何時間散戶買入都有可能下跌。

這就是為什麼散戶買入就跌,賣出就漲的根本原因,玩短線獲勝的概率太低了。因為中國股市不可以賣空。只有一個時間點,散戶買入才賺錢,那就是橫盤結束了,準備上漲,才有機會。但是這個機會,不是每個人能抓得到的。

這就是為什麼買了就跌,賣了就漲的原因,其實都是人性趨利避害的結果,不是什麼莊家懂不懂的。

每個人都希望在股市中賺錢,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有這份機遇。努力是我們在生活中對股市的學習與理解,一個人如果不動腦子什麼錢都賺不到,所以如果你想在股市中賺錢,你得多思考多學習。那麼努力是學習,什麼是機遇呢?在股市裡機遇就是指標,一個好的指標可以讓你更直觀的看到股市的走向和對股票的分析。但是好指標卻也不是那麼好找得,也許很多股民都用過不少指標,但能遇到適合自己指標的人,我想應當是少數。

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我目前認為最適合出手的主圖《獵取主升浪》和《買點確認》副圖指標,紅買綠賣,出現“放心買”“逢低買”等信號,果斷入手買入,副圖指標出現“撤退信號”及時拋出。下面截圖給大家展示一下。

“放心買入”信號

“逢低買入”信號

可能有朋友會問,如果一隻個股主副圖都出現買點信號,是否是最佳的買入位置,這個當然是正確的

大家可以看到,同時出現主副圖指標買入信號的時候,個股漲幅是多麼恐怖,在高點還會提示撤退信號,是不可多得的入門性指標。

買入固然重要,但賣出卻也不可小覷,一個好的賣出信號是讓我們拿到最大點位的保證。

如果我的回答對於你而言有一定的益處,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謝謝大家的支持!


股道熱長


為什麼買就跌,賣就漲,我告訴你一個真相。大多數散戶在什麼情況下買,就是漲了才買,因為覺得安全。因為漲了很明顯了,也是漲到末期了,就算在接近末期,賺了一點也不捨得賣,結果,只能等著跌了。然後剛開始跌一點,虧損一點,不賣,覺得還會漲回來。結果越套越深,當套得深了,覺得不可能再漲了,都跌那麼多了,再不賣,就把本金虧完了。那時候剛好是跌到差不多止跌了,但是一個散戶本金有限,怕會虧完,耐不住,然後賣了,賣完了,也是止跌了。然後超跌,就會反彈,就會漲起來。其實就算你不賣,反彈起來,也不會馬上漲到原來買入的地方。只是讓你覺得賣了就漲而己。

股票只有三種趨勢,上漲,下跌,橫盤。我們分為幾種情況下分析散戶獲勝的概率

第一種,橫盤

在橫盤階段,到底買還是不買呢?買入只有50%上漲的機會,也就是勝率一比一,和賭單雙一樣,所以輸和概率也是蠻長的,一般散戶橫盤時不會買入,因為太焦灼了,散戶沒有那麼多時間等橫盤,有時橫盤幾個月,有時幾年。因此,橫盤大多數散戶不買。

第二種,下跌

在下跌過程中,如果散戶買入,也就買入點剛好是止跌,也就是抄底的概率只有10%,比如從10元開始下跌,在1元-10元之間,有一個點就是止跌,抄底的價,但是散戶永遠不懂那個點是底,也許你8元買入,跌到2元才是底。在10-2元之間你怎麼猜底,你勝算概率只有10%,說白了就是猜不中。因此,大多數散戶開始跌時以為底了買入,跌得很多了,買入還是不是底。就算那些買得炒底的人,又等不了橫盤的煎熬,等了沒有耐心了,橫盤準備結束時,賣掉了,那時就開始漲了,在下跌或橫盤買入,也一樣買入就跌,或賣出就漲。

第三種,上漲

剛開始上漲,散戶覺得還跌啊,還沒有到進場的時候,因為害怕啊,覺得一直都不漲,都是跌或橫盤,太恐怖了,等到漲得明朗再買。結果得明顯了,也就是到了漲的末期了,覺得趕緊上車,再不上車就來不急了。結果一上車,大量的賣壓,把上回調,或轉跌,這時就害怕了,都還沒有賺到錢,就賣了,剛好賣了,那是回調而己,又漲起來了。結果又買入。但是那時回調過程中反彈結束了,然後又跌了了,開始轉入熊市,一下直跌。所以上漲,下跌,橫盤,任何時間散戶買入都有可能下跌。

這就是為什麼散戶買入就跌,賣出就漲的根本原因,玩短線獲勝的概率太低了。因為中國股市不可以賣空。只有一個時間點,散戶買入才賺錢,那就是橫盤結束了,準備上漲,才有機會。但是這個機會,不是每個人能抓得到的。




這就是為什麼買了就跌,賣了就漲的原因,其實都是人性趨利避害的結果,不是什麼莊家懂不懂的。


雪之道理財


眾多小散哭暈在廁所:為毛我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為毛主力就盯著我這幾萬塊錢不放呢?為毛啊?

哪有那麼多主力?

如果說,十幾年前,很多股票市值也比較小,機構投資者數量也不多,市場監管力度也不大,因此不少股票都有一個主力資金在裡面“興風作浪”,才有了無票不莊的說法。但現在,監管力度已經非常大了,證監會每年處罰上百起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的案子,加上2015年下半年的配資股災,基本上莊家這個詞只存在於群眾們的傳說之中了。雖然肯定有一些股票裡有所謂主力資金的存在,但佔比不會太大。

再說,股票價格本身是成千上萬參與者共同參與買賣所形成的,而且,你買的一定是別人賣的,你賣的也一定是被別人買走了,就算真有個主力資金,難道會同時與所有參與者做對麼?

所以,如果出現買了就跌,賣了就漲這種情況,您是得反省一下自身的投資思路和投資方法了。

散戶朋友們資金量小,交易活躍,具有羊群效應,因此很容易受周圍朋友以及股市本身的情緒影響,去追漲殺跌。買在高位,賣在低點,是常有的事,所以才會覺得好像是主力資金在玩自己一樣。

其實,投資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咱去菜市場買菜,為了塊兒八毛還和攤主討價還價半天,幾萬幾十萬的股票投資卻很可能道聽途書了一個消息就匆匆下了決策。這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投資就要要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思路、方法、規律,耐心好的,買一個優質白馬長期持有,耐不住寂寞的,每天做點小波段賺點菜錢無可厚非,關鍵是總結屬於自己的投資風格,才能不輕易被人所左右。

(晴溪)


孫建波


錯,主力看不透散戶,主力也耗不過散戶,因為散戶的錢是自己的,不行再去賺,主力的錢大多是別人的是要還的,有利息成本的,因為散戶的不專業拿著十多年的都有可能主力都換幾茬了,就因為不專業所以主力看不懂也鬥不過,那麼主力又怎麼贏的呢?你想想日本人那麼少的兵力怎麼入侵的中國?還不是漢奸嘛!打敗散戶的只有散戶自己,你不是能捂著蓋著不動嗎?那就你動起來,給點兒甜頭兒你不賣是不,那就往下砸盤,你後悔了是不,那就再拉昇一點兒,你看後續沒啥希望了,就繳械投降交出手裡的籌碼,主力收集到了足夠的籌碼,你仰望高高在上的股價,很惆悵的說尼瑪就這垃圾股大哥我捂了好多年,感覺再不賣就退市了,誰知道尼瑪成妖了,介也行?所以說你被你自己打敗了!主力玩兒的是資金與人心,所以找個業績不差的三到五支,一隻長,一隻波段,一隻短,不斷的尋求空檔做,發現市場不好就長期空倉空倉空倉空倉,這才是價值投資的真滴而不是拿著股票讓人家像看傻子一樣的看笑話,給人白使喚錢!始終空倉或半倉也許會錯過很多大行情,可是你的本金確保住了,別啥都想要,又風險低又想賺大錢,世界上就沒這事兒,即使有也不是我們能掌控的哦(´-ω-`)


老梁0451


題主說的現象,在炒股過程中的確會遇到,散戶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是位置不清

在生活中有句話,叫做“屁股決定腦袋”,也就是在什麼位置,就怎麼思考問題,不要越格,在股市也應該如此才行。當前位置,究竟是買還是賣,關鍵要看當前價位所處的位置。出現一買不跌一賣就漲的情況,多數是和當前股價所處的位置的大概區域不清楚有關。

從技術角度看,可以通過波浪、乖離率指標和波段漲幅以及背離分析大致把握相對頂點區域的位置。

如上圖,這輪上漲,明顯的走出了5浪上升行情,在以前的頭條回答中,我不止一次的提醒過,尤其是在3月的第4浪震盪調整中,提醒大家已經處於隨時可能回調位置,總體處於“魚尾階段”,5浪上升乏力時,再次提醒止盈減倉。從乖離率角度看,如上圖,3月7號60日最大乖離率達到17.8%,通常情況下這一數據在16%附近就會引起調整,3288點的乖離率也是如此。

這輪上漲,如上圖,高點區域,產生了明顯的背離,指數依舊在創新高,但下面的MACD卻一浪比一浪低。這說明什麼?說明在指數總體已經進入30%上漲區域後,上攻開始乏力,調整隨時到來。這是明顯的頂部區域位置,這個位置,最正確的位置是減倉止盈而不是加倉買入,否則,就會出現“買就跌”的現象。如果一直關注我頭條的朋友,就會知道這些結論不是我現在“事後諸葛”,是有過去的若干文章結論在支撐的。

二是倉位錯誤

在上面整個上漲過程中,即使對位置清楚了,但如果對應位置倉位不清楚,也很容易陷入虧損。如上圖,在上漲起始階段,如果沒有重倉,而到了頂部位置區域才開始在誘多上漲的頂面部位置才開始加倉,那前面輕倉的盈利,禁不住頂部重倉的輕微下跌,利潤就瞬間歸零了。

就象現在的位置,明天5月6日開盤大跌,有人就去抄底了。這種行為也是危險的,因為當前位置正處於中級調整的頭部區域,也就是說只是A浪下跌,表明中期調整開始而已。後面短線可能會有強力反彈,但後面的C浪殺跌同樣危險。這時候,最好的策略就是輕倉觀望,等待企穩,而不是盲目抄底。

三是主力狡猾

客觀一點說,從投機角度而言,股市的漲漲跌跌,不是由散戶決的,而是由主力資金決定的。散戶看到的K線,其實都是主力故意畫線散戶看的。如果散戶不結合上面我說的幾點識別拐點的指標來綜合判定位置和主力可能採取的行動,就會陷入主力“誘多”或者“誘空”的假象中。前面有多少人在“背離”過程中跑步入場,又有多少人開始“復甦”交易,結果呢?卻是“假滯漲”中被一網打盡。

其實,也不要怪主力狡猾,換你是主力,也會如此。股市如戰場,本來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關鍵看你有沒有看透的能力,有沒有把握大勢的水平,知不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罷了。

謝謝閱讀,謝謝點贊,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觀點,或者關注後私聊。


投資悟道


股市漲跌的背後是人性的博弈,股性就人性,一隻股票股性活,為什麼活,因為這隻股票裡的主力活躍。換言之,這隻股票中,可操作持股比例最大的那一家就是主力,這家機構的操盤手活躍,股性就活躍。

打個比方,主力為什麼好像能看穿散戶一樣,因為主力的操盤手在股市中打拼多年,受過專門的訓練,對股市的規則相當熟悉,好比人生經驗豐富中的成年人;散戶是一個群體,對股市知之甚少,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知的情況下就進入了股市,好比股市中的兒童,多年賠錢的散戶好比是不上學的少年,碰到了成年人,忽悠一下很容易就會上當。

主力就好比集團軍,什麼時間想秀肌肉了就出來秀一下,雖然控制不了股價,但關鍵時刻引導一下是沒有問題的。散戶就好比是散兵遊勇,沒有組織,發揮不出集體的力量,只能被動的跟隨主力喝湯水。如上圖所示,一隻股票,平臺震盪,什麼時間突破是主力說了算,因為只有主力有那個實力拉昇,散戶只有看著的份。1號點、2號點、3號點、還是4號點都有可能,散戶想要跟風拉昇段的收益,就要參與其中。

比如2號點沒有突破,散戶要不要走,當然會走,因為散戶沒有那麼大的格局,主力操作一隻股票可能是幾個月或者幾年,散戶就是幾天的事。比如上面這隻股票,這是個月線級別的大平臺,突破不成功就是幾個月的回調,60%-70%的回撤,散戶有那個耐心嗎,有那個心胸嗎?顯然是沒有,突破不成功,割肉也要走。

級別的大小隻是代表了莊家的實力,自身實力越大,級別自然越大。但道理是一個樣的,月線上是這樣,日線上也是這樣,比如下面這隻股票:

日線圖,為什麼會在個位置震盪,因為這裡是前期高點附近,在這裡做平臺震盪,消化前期的套牢盤。同上面月線平臺一樣,突破了前期高點就等於解放了所有的套牢盤,後面就是一波有力度的上攻,散戶想要收穫這一波收益,就要參與其中。

問題的重點來了,散戶是如何選股的,大多數散戶的選股方式是大陽線,漲幅榜,不出漲停看不到,很少有人會建立自己的股票池,提前埋伏,也就是說,當散戶看到這隻股票時,一般是在平臺的上規,做為散戶會如何選擇,不進就會失去一波大利潤的機會,進不進是散戶的問題,會不會突破就是主力的問題了。

這時主力就會通過繼續拉昇的方式測試跟風盤的多少,估算出這隻股票中的散戶有多少,如果跟風盤太多,就會衝高回落,把散戶套在裡面,第二天再繼續低開調整,直到把散戶洗出來為止。這也是為什麼在平臺下規縮量的陰線是好事,因為洗不出跟風盤了。這隻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在裡面裝死,要麼就是洗乾淨了。

這時,主力只有再兩種選擇,下殺和拉昇繼續洗盤,好不容易拉到這種位置,會下殺嗎,當然不會了,打壓下去,等於給別的機構低位籌碼了,市場中又不是一家機構,機構和機構之間也是競爭的關係,所以,只有拉昇一種方式,重複前面的方式去試盤,如果跟風盤少就會真的開啟拉昇,跟風盤多就會再次洗盤,直到主力滿意為止。

結論:散戶為什麼買就跌,賣就漲,因為這是主力在洗盤,散戶總想買在股票的啟漲前的那一刻,但是抱有這種心態的散戶太多,主力怎麼會去做為別人抬轎這種事,所以,當跟風盤太多時,就會選擇打壓洗盤。當打壓也沒有拋盤時,說明洗不出散戶了,也就是說散戶割肉走的差不多了,就會再次拉昇,重複這個過程,直到把散戶的大部分洗出去為止。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作為一位20年股市經驗的老股民,我想我可以解答一下。

首先是因為技術指標一般都是滯後的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用技術指標來看股票,如MACD、均線、BOLL等等,這些常用的指標,如果你做股票的話至少是要知道的,對股價的預測往往還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這些指標往往是很滯後的。

這麼多年的經驗告訴我,有幾種情況如果出現,就完全決定做還是不做。

1、MACD日線級別頂背離必須走

多年的經驗了,每一次都沒有錯過。MACD在3200多點的地方實際上是形成了一個日線級別的頂背離,遇到這種頂背離的時候是一定要走的,不要猶豫。而且確定行程的時候往往還是給了你機會走的,往往剛形成的時候不會跌多少,這個時候是必須走的時候,不要管後面發生的事情。

2、年線級別的空頭排列必須走

多頭排列就是小的均線在上面,大的均線在下面,空頭排列則反之。多頭排列一般是可以買入的,空頭排列一般是不能買的,當然中間會有一定的反覆,但是大級別的多頭或者空頭形成,那麼確定性就非常強了。

如去年五月份,大盤形成了年線級別的空頭排列,在五月份那會要走的話是有機會給你走的,走了之後千萬也不要想後面的事情,後面必然有大跌。

這種情況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比如

這是大盤再11年9月到14年7月的情況,一直是610日級別以上的空頭,持續了很久,如果你在11年9月就退出市場,一直等到14年7月份再進去,估計你是很爽的。

當然,年線級別的多頭是可以買的,歷史上有幾個,大家自己可以去覆盤看一下。

所以,我對技術指標的觀點是,如果出現大級別的技術指標指示,不要猶豫,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只看技術指標做錯,往往是看小級別的技術指標做錯的,因為小級別的技術指標隨時會變,可能一下子是空頭指標,但是隨便一個上漲就變成了多頭指標,或者是本來是多頭指標,一個急跌就成了空頭指標。而看大級別的指標,很難出錯,有時候甚至是從沒錯過。


第二是信息不對稱

如果把股票看成是賭博博弈的話,那麼主力就是莊家,他們可以作弊。比如公司的內幕信息,大資金是知道的最快的,而散戶往往跌下來了才知道,或者是拋了漲上天了才知道信息。

這方面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時候主力要買就會先把股票打下去,甚至打破技術線。

這個是方大碳素在16年的走勢,很多時候都在做一個假破位,經驗不足的股民容易在假破位的時候割肉走人。但實際上主力在吃貨。

主力的心裡實際上很難猜,也不用去猜,看股票的走勢就知道主力要幹嘛了。股票裡面有多少人持股,什麼人持股,公司到底有什麼消息實際上主力都知道,只是散戶不知道而已。實際上在16年-17年的時候,方大碳素的業績非常好,主力也看中了方大碳素的業績,從而做了一把。

這個就看個人經驗了,實際上是個人經驗多了,多總結多分析,上當就少了。

第三還是那點,不要拿用的錢去做股票,要拿不用的錢做股票

如果你是拿不用的錢做股票的話,那麼你在心理上就沒有多少負擔,不至於會像拿著隨時用的錢的人去做股票那樣,成天提心吊膽。

之所以往往形成這種買就跌,賣就漲的情況,正是因為你的心被主力牽動了,只有把心放出來,才能看清楚情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這個道理。這種情況我是遇到過的就是感覺主力看透了我一樣,但是當我從股市中抽身出來,再去看的時候,就是另一種情況了,彷彿我能看透主力一樣。對此,我個人建議就是不要太深陷其中。

好了,話就說這麼多,希望對你有用。


老威觀史


投資股票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好像主力能看穿散戶一樣,買就跌,賣就漲,這是因為股票的交易設計就是針對人性的弱點設計的,特別是在A股這樣的一個投機市場,股票以炒概念和題材為主,這就導致主力機構會與散戶投資者之間有一個博弈的行為,機構會有意引誘散戶追漲殺跌,這個過程中一定是大部分人犯錯誤,這樣機構才有機會獲利。

在我國證券市場散戶佔的比例較大,大部分投資者都是散戶這就更加容易被市場所誘導。成熟的證券市場是以上市公司的成長性作為長期投資的標準,在投機的市場題材的炒作是機構獲利的模式,這就加大了投資者判斷的難度,大部分投資者選擇的股票長時間不會上漲,而只有少量投資者參與的股票才會上漲,只有股票上漲後才會讓更多的散戶去追漲,所以,許多散戶追漲的過程中總是追漲在一個階段的高位,一買就下跌,或者是在低位買的股票長期不動,等待了太久,實在是受不了,結果剛一賣出股票就上漲了,讓投資者總認為好像機構在看著自己似的,當然機構現在也確實有些大數據的工具可以統計,但並不是像散戶想象的那樣,好像機構就是看散戶的行為來專門與你個人作對,這是機構做不到的,機構能做到只是根據大部分散戶的行為來確定策略,而不可能針對個別散戶。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股票的規則設計本身就是針對人性弱點設計的,所以,進入股市後,所有的人都會犯錯誤,沒有人能做到在股市不犯錯誤,只能是減少犯錯誤。股市投資是一件複雜而專業的事情,對於投資者的能力和智慧是非常大的考驗,對於投資者如何有效規避市場的波動風險呢?要有信念,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圈子,筆者會在每週研究一個熱點板塊應對市場風險,投資者應該認真閱讀筆者在圈子的文章和理解筆者創建的中國人自己的投資理論《股王兵法》。如果你能找到下一個熱點板塊,可以在圈子交流諮詢,圈子之外的人筆者一概不回覆。圈子是頭條請筆者利用業餘時間做的公益活動,大家去網上看看我寫的《股王兵法》和專欄裡的股市投資技巧,如何捕捉黑馬股,目的是讓大家提高自己的能力,堅定信念。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買就跌,賣就漲這個問題,先舉個例子,來解釋一下!

比如:流通盤籌碼有100個,散戶都去和主力搶籌,那麼主力會傻的帶你飛嗎?自然不會!100個籌碼,散戶搶到了70個,主力只有30個,這隻票肯定不會飛,主力一定會通過高拋低吸,反覆震盪走低,讓一部分意志力不堅定的散戶繳槍出來,等主力收集籌碼50個左右,就要開始試倉了,小幅拉漲一段,遇到壓力位快速打壓股價,小幅上攻,大幅打壓,漲的慢,跌的快,從態勢上形成續跌,讓前期小部分獲利散戶繳槍出來,順跌勢低位吸籌,等流通盤大部分籌碼80個以上被主力機構獲得,股價才能被拉起來。

以上個人論述,主要是想告訴大家,在我大A股,財務可以做假,K線也可以騙人,量能也可以是對倒的,只有一個是真的(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賺取中間的差價),無論我們散戶還是主力資金,目的都是一樣的,遵循這個原則,可以發現和判斷一些主力意圖,順勢而為才是王道!怎麼發現主力意圖了?如果買就跌,賣就漲,這個往往是主力吸籌階段,主力吸籌階段不會是1天2天,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長的週期,在這個週期裡面,一定會留下蛛絲馬跡,只待我們去發現,並且主力拉昇個股一定會配合大盤或者預期利好,有足夠籌碼的情況下抬高股價(後附圖)

最後說一下,主力可以帶你去飛,主力最討厭“羊毛黨”,主力最喜歡一直趴在地上不動的,趴的越久,飛的越高!


天行健40280


很簡單,人性的弱點。上漲時會貪婪,從而讓眾多投資者接盤,下跌時會恐懼,往往能掃蕩散戶拋出的低位籌碼。

我這邊舉個例子吧,好理解,比如一隻股票下跌了50%,相信一般套牢比較深的散戶基本都會死扛著,不管它後面如何在跌,基本也不會賣了。那麼如何讓這些散戶把手中籌碼拋出來呢?很簡單,只需要把已經跌50%的個股(需要漲回100%才能回本),此時上漲30%,40%即可,散戶會覺得有希望了,然後主力再跌個8%,第二天再跌個7%,此時散戶會擔心又跌回原先的低點,造成利潤損失,部分散戶就會拋掉自己手中的廉價籌碼從而被主力低吸。如果上漲的幅度不夠,那麼我給你先漲個50%,60%,然後幾天給你大跌8%,7%造成一種恐慌心理,散戶很多又不懂,就會陷入主力的圈套當中。

同理,股票買了就跌,類似東方通信,籌碼現在基本已經集中在主力手中,主力隨意拉昇個幾倍十幾倍的虛高,然後再跌個兩三倍,此時會給散戶一種跌了那麼多,後面會漲的錯覺,散戶就進入了主力的圈套當中。如果散戶不上當,沒事,主力自己拉高。然後再跌個一兩杯倍,這樣很多散戶錯過了第一次的超跌反彈,第二次覺得超跌反彈的強烈感會更高。如果你小倉位買入,沒啥事,主力也看不上。但是如果跟你小倉位的人很多一起買入,主力就在悄悄的獲利出逃。因為之前漲了十倍的空間,在跌個一倍多,然後再反彈,再跌,散戶來接的籌碼依然比主力的成本價高很多,主力依然可以輕輕鬆鬆的賺個幾十億,比如成本價5塊,我漲到50塊,反正後面籌碼基本都集中在主力手中,它想漲到多少就多少,只要證監會不管。然後在跌個25塊,再漲個40塊,再跌個20塊,來回運作,主力就在滿滿出貨,留在了大批高位套牢的散戶。即使主力在15塊出完,其對比成本價也能翻了三倍的收益。

所以說主力很多時候抓的就是人性的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