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垂釣的過程中,有口不中魚是什麼原因?

釣魚人李震


說實話,這個問題以前是經常遇到的,現在解決了。其實很簡單,現在分享一下垂釣中基本需要注意的幾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線組的粗細於搭配

1、意思肯定是釣大魚用粗一點的線組,小魚用細一點的,這個真不能亂用。釣魚時發現都是小鯽魚,你還堅持用2.0的主線釣,那肯定肯定會影響浮漂傳達出來的信號,造成明明是口不中魚的現象!比如:釣一兩以內的鯽魚,用0.6到1.0的主線足夠了。很多釣友都想用粗線釣鯽魚,有鯉魚上鉤也跑不了的想法,這樣會造成無口或有口不中魚,最後收貨少。

2、子線更重要,它是通過八字環鏈接主線的,可以獨立的形成一小套線組。通過八字環它可以旋轉,可以調換子線長度。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比主線粗,子線越細,魚的入口就越好,中魚率明顯增加。建議先用細線,如果魚體大可以往上提一個號。比如02的子線上魚很好,但是容易斷線,可以改換0.4的主線就好了。

二、浮漂的選擇與調釣

1、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通過浮漂的動態來掌握魚是不是吃餌了。這個一定不能隨便亂用的!釣什麼魚用什麼漂,用吃鉛量多大的,這個還是有點講究的。如果我用0.8主線配0.4子線釣鯽魚,在插上一支吃鉛量3.0的浮漂,那就麻煩了,肯定空杆多,有口不中等問題都來了,為什麼呢?第一,浮漂浮力大鉛墜肯定也大,牽引力大,魚吸食餌料費勁,不容易把餌料完全吃到嘴裡。個人建議選擇吃鉛量小點的:0.8到1.5足夠了,最好不要去選擇哪些十塊八塊錢漂,白白浪費錢,有口不中魚等。

2、在釣魚過程中,一開始口很好,慢慢的有口不中了怎麼回事?這時候建議重新看一下你之前的調目有沒有變化!一天中天氣的變化,水溫的不同都會多多少少影響浮漂的浮力。重新調漂就好。

3、浮漂調法很多種,根據目標魚來定,比如調四目,我就釣兩目,是一直堅持先釣靈後釣頓的。如果釣的靈,給口很實在,就一直這麼釣。有口不中魚可以釣三目四目五目六目都行,直到有口中魚為標準

三、餌料味型與狀態

1、味型對路的話魚吃口就好,不容易空杆。比如:給貓一條魚吃,那“出口”就好,要是給它一個煮雞蛋也許只是舔舔小吃一點,“出口”不好。要及時調整餌料味型才能出口漂亮,有口必中魚。

2、餌料的附鉤性要好,保證餌料入水後鉤子上有足夠的殘留物,這樣魚吃餌時能完全把鉤子一起帶進嘴裡,不容易空杆。多去了解每款餌料的性能狀態,實戰多了,開出的餌料就完美,口好自然不空杆

四、魚鉤大小

1、要根據對象魚的大小選擇鉤子。釣鯽魚要選擇鯽魚鉤,特點是輕、鉤條細,小。鯉魚鉤條粗、大、還重。我的意思是你不能選擇鯉魚鉤去釣小鯽魚,這樣真的會有口不中魚的!

以上是我在釣魚中總結出來的小小經驗,希望能給喜歡釣魚的人有所幫助!





垂釣於自然


在野釣經常會遇到浮漂動作漂亮但是提竿不中魚的情況發生,讓各位釣友十分苦惱,這其中的原因比較多,今天從浮漂、釣組、和鬧小魚導致的原因進行個分析和解決,僅為個人經驗,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也請各位釣友批評指正。



一、鬧小魚

浮漂有動作但是提竿不中魚的情況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鬧小魚導致的,對於鬧小魚解決方法主要可以從餌料和調漂上做應對。首先餌料上應該多使用本味的餌料,相對可以減少鬧小魚,春夏之交已經完全不必使用腥餌了。調漂的話在野釣中主要是抓實口,野釣環境畢竟水廣魚稀,我們不講究浮漂靈敏,以抓實口為主。所以我們首先要用短子線,然後讓鉛墜到底,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少小魚吃餌產生漂相。



二、浮漂的原因

浮漂有動作但是提竿不中魚,從浮漂的因素上考慮應該是釣的太靈了,需要釣頓來減少多餘的漂相產生。不用管浮漂調的頓還是靈,如果要釣頓只需要增加釣目或者增加鉛墜的重量,還是以抓實口為主。



三、線組的原因

1、線組的原因也會導致浮漂有動作但是不中魚,主要原因就是線組的某些原因導致浮漂動作傳遞過慢,當浮漂有動作的時候其實魚已經吐掉了餌料。先說說主線,首先在主線的選擇上應該選擇優質的沒延展性的主線,這與路亞一樣,路亞如果使用延展性好的尼龍線經常會空槍,原因就在於信號傳遞慢。所以我們主線的選擇應該是選擇延展性差的主線,簡單來說就是主線不能有彈性。如果垂釣淺水,由於水線不長影響還不算大,但是如果垂釣深水,水線太長就會由於延展性導致吃餌動作傳遞延時。

2、然後再說說子線的原因,子線講究的是輕柔,相對於主線延展性會好一些。所以如果子線太長也會影響到動作的傳遞,所以我們如果不是垂釣特殊魚種或者使用特殊釣法,子線還是應該短一些。不要相信所謂的子線長鉛墜離得遠,這樣隱蔽性好。要是按照這個思路朝天鉤鉛墜就在鉤上,那不是一輩子也釣不到魚嗎?除了子線的長度還有子線的彎曲也會對動作傳遞產生影響,首先長子線本身就容易打結和彎曲,短子線就好很多。如果發現子線彎曲的厲害,沒必要省,請直接換掉子線,否則動作傳遞會延時。


四、魚鉤和餌料的問題

魚鉤如果太大,也會導致餌團很大。如果魚不能完全把餌料吞到口中,魚就只能慢慢啄食餌團邊緣,啄食的過程中就會導致漂相的產生,但是提竿肯定中不了魚。所以我們魚鉤和餌團大小一定要適中。還有就是餌料太硬,也會導致入口性比較差,魚不喜歡直接吞食,也會啄食邊緣或者吃了馬上吐,造成有漂相卻打不到魚。


合肥野釣達人小六


浮漂出現明顯信號但是不中魚,這種現象我們稱作“空竿”,出現空竿的可能性有很多,空竿也是釣魚中跟常見的現象,空竿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很多細節的把控來減少空竿的發生。



1.小魚鬧窩導致空竿。小魚嘴小無法順利的把鉤餌吃進嘴,所以浮漂會出現假信號。這時需要使用吃鉛量更大的浮漂,在調釣上也要更鈍一些,例如採用跑鉛釣法。



2.魚蹭線導致空竿。有時候魚只是在窩點裡遊動蹭到線,但並沒有把鉤餌吃進嘴,這時浮漂也會出現假信號。魚蹭線導致浮漂出現假信號很難避免,但是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不是很大,見到大幅度的頓口或者黑漂還是要果斷抬竿,寧可空竿也不能錯過中魚的機會。



3.鉤餌不當導致空竿。魚鉤太大或者餌料太大太硬也容易出現空竿,因為魚無法順利的把鉤吃進嘴,或者是魚把餌吃進嘴之後感覺到不適口,又馬上把鉤餌吐出來。所以在釣魚的時候魚鉤大小要合適,同時要注意把控餌料狀態,小軟一些的餌料就比較容易入口。



4.調釣不當導致空竿。調目過高,釣目過低也容易導致空竿。這是因為調高釣低的時候浮漂的剩餘浮力過大,魚剛把鉤餌吃進嘴一點點,浮漂就會有一個向上的拉力又把鉤餌從魚嘴裡拉了出來。可以採用增加釣目或者是減少調目的辦法來增加中魚率。



5.抬竿時機把握不準導致空竿。抬竿過早或者過晚都會出現空竿,抬竿過早魚還沒有完全把鉤餌吃進嘴,抬竿過晚魚已經把餌吃掉把鉤吐出來了。所以釣魚的時候要看準抬竿時機,做到眼疾手快。



6水底有雜物導致空竿。水底有水草,樹枝,垃圾等雜物會導致魚能發現餌料但是被雜物阻擋吃不到,這時魚就會用頭拱開雜物,不小心觸碰到魚線就會導致浮漂出現假信號。所以我們要留意觀察,水底如果有雜物通過多次抬竿一般都會掛上來一些,這時就需要更換釣點了。


眼鏡哥說魚


個人拙見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前提是浮漂調校沒有問題

1、餌料霧化太好,“假口”增多,有漂相,其實不是口。把魚打的離底了,造成的蹭線。

2、餌料味型太大。魚誘過來了,就是在窩裡打轉轉,出現了攝食戒備。

3、出現了老猾魚戲餌涮餌,這種口必須忍讓,抓真正的實口。

4、線組和魚情不相適應,調目釣目和魚情不相適應,出現了浮漂有動作不中魚。

5、餌料狀態完成了擋口。

歡迎同仁批評指正


三鶴釣魚


三個原因。其中兩個是釣者釣技的原因;還有一個是魚的原因。那麼,到底都是些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野釣魚倌為朋友們分析。

一、魚在魚鉤旁活動所致(魚的原因)

1.浮漂頓口或者浮漂較快的上頂但揚竿不中魚

垂釣中經常能遇到浮漂頓口或者浮漂較快的上頂以及突然黑漂但揚竿不中魚的現象。其中浮漂頓口或者浮漂較快的上頂揚竿不中魚,這是由於窩中的魚兒在魚鉤旁遊弋時突然轉身或擺尾等幅度較大的動作造成魚鉤周圍的水壓瞬間變化而對魚鉤產生的位移傳遞到浮漂上的反應。這種情況常常見於調漂靈敏、釣餌輕觸底的狀態下,輕微的水壓變化多少都會對浮漂有影響,經驗豐富的釣者可以識別這兩種漂相。

2.突然黑漂但揚竿不中魚

這種漂相多是由於魚身碰觸釣線所致。

二、魚層不對所致(調漂不到位)

當魚層在魚鉤的下方或者上方時,魚群活動時的水壓對釣鉤造成了一定的浮動變化,這個狀態會使浮漂的漂目有上下浮動的變化,因此給了釣魚人魚兒咬鉤的假象,揚竿卻不中魚。有時候揚竿後魚鉤會偶爾掛一下魚身,這是由於魚群在上方而釣鉤在魚群下方所致。因此,調漂找準魚層非常的重要。

三、揚竿時機不對

魚兒確實咬了鉤,但是釣魚人在魚兒正在探試釣餌的階段過早的揚了竿;或者魚兒把已經吞入口中的釣餌吐出後釣魚人揚了竿,這兩種揚竿不中魚的情況都是揚竿時機不對而錯失了中魚的機會。因此,釣者還有在揚竿的釣技上多下功夫。

🌟總結:

綜上所述便是野釣魚倌分析的魚有口但揚竿卻無魚的三種原因,以供釣友們參考,如有不妥之處還望不吝指教。


野釣魚倌


這個問題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經常遇到的問題。首先當我們垂釣時遇到有口不中魚應該檢查如下幾下:

一,線組是不是過大了,新手常說只要魚吃,線組大不大都無所謂,那麼如果遇到有口不中魚和老滑魚就太講究啦。什麼樣的線組釣什麼魚。

二,浮漂,儘量選擇好的品牌漂,所謂好的浮漂就是我們釣魚人的眼睛,10元,50元,100,150甚至更貴的漂,肯定有本質的區別,好的浮漂長時間在水裡不會出現吃水的現象,簡單點就是當我們調3目釣幾小時後再次驗漂你會發現可能會出現2目或者4目,好的浮漂從漆和材質包裹上下配重及目數大小和整體長短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就是為了過濾假信號給釣友更多的中魚信息。

三,鉤子的大小,很多釣友長年喜歡用一個大小的鉤子,總想通殺,其實哪有什麼通殺大小鉤啊。你釣鯽魚就用鯽魚鉤,釣混養就用混養鉤,釣草魚或青魚就用青草鉤,然後再根據實際想釣魚種的大小選擇對等鉤子的大小。

四,餌料,記住,餌料永遠是狀態第一,味型第二,只有狀態好了魚才吃的不擋口,味型是可以隨時改的,但好的狀態可不是新手輕易學會的。

以上四點能做好就會讓釣友有口打空槍的機率大大減少。再牛的大師都會有刺魚空槍的時候,而大師牛逼之處就是會現場改線組,改浮漂,改鉤型來應對。





鮒漁釣大青


有口不中魚的因素:調漂或者漂象抓不準、魚鉤過大、餌料過大、線組搭配不合適、餌料味型刺激性過大滑魚不敢吃餌。

當有口不中魚時我們要一個一個的因素排除,首先我們要明確對象魚種,選擇合適的線組搭配以及合適的魚鉤大小。當雜魚鬧窩時我們抬杆不中魚,其主要原因大多都是餌料和魚鉤過大。如果排除魚鉤餌料大小以及線組後我們首要驗證的就是調漂。(很多廉價的浮漂在一段時間吃水後原有的調目會發生改變)驗證浮漂後如果浮漂沒問題我們可以把浮漂向上推,使其釣的鈍些,抓死口。

釣滑魚(老魚,經常被釣過或者被錨過)時,餌料味型不易過大,刺激性的餌料會讓滑魚提高警惕,蹭線造成的假口很多。





六六說魚


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遇到過!情況有很多種!

第一種:是小雜魚鬧窩,吃口很正就是有小雜魚吃,用鉤子大了所以有口打不中。

第二種:是餌料太硬了,提竿時魚餌擋住了魚鉤沒法刺到魚,所以有口打不中

第三種:是魚鉤用小了,這個相對來說脫鉤現象會比較容易出現

第四種:鰱鱅鬧窩了,餌在水底,鰱鱅濾食,這樣的口很難打到

第五種:老滑魚,涮餌,這樣的魚也很難打的到

第六種:浮漂過於靈敏了,動作太大,魚進窩後掃尾巴,水流經過子線的時候把浮漂拖動了,也是很像魚口的,所以有口打不打!


娛者隨心


因為這個時候需要我們一杆接一杆的拋竿,慢慢的去馴化魚,使魚逐漸的跟上我們拋竿的習慣來吃魚餌。這時當然要排除其他空竿的因素,如小雜魚搶餌,調釣有問題,鉤子用大了,線組太粗了等等原因。如果半個小時之後還釣不上魚,這是在換釣位和釣餌也不遲。(喜歡的釣友可以加關注,每天更新精彩釣魚視頻,感謝!)






狙鯽手小張


在垂釣過程中有口不中魚有很多因素,其中最大的可能性是因為小雜魚過多造成有口不上魚,其次還有是線組搭配不合理主線和子線太粗,魚鉤搭配也有很大關係你釣小魚切用的是大號鉤有口肯定不會中魚,釣魚線組餌料魚鉤搭配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