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每個月有2000塊的剩餘生活費,可以投資什麼理財或者基金嗎?

SH_副村_妖精-刺刺


情況解讀

從內部角度看:

1.每個月都有2千元穩定地用於投資,由於題主還是大學生,錢的來源相對來說不是絕對穩定

這決定了你可能無法投資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投資的投資品,同時投資理財的錢相對較少,基本上不能投資股票(資金太少無法建立一個股票組合)

2.大學生的休閒時間以及新知識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好,可塑性強

這些優勢可以讓你邊學習邊投資,更復雜的投資品,相對來說,收益率也會比較高

比如指數基金、可轉債

從外部角度看:

1.大學生,每月有2千剩餘,說明家庭經濟狀況較好,可承擔風險高、試錯成本低

2.無需留下購買保險以及保留3-6個月基本日常支出的應急金,2千塊基本可全部投入投資理財

投資思維:如果不想在投資上交學費,那麼這三個思維你需要理解並在後面的投資生涯中遵循它們。

閒錢原則:每一種投資產品都有它自己適合的期限,等到某些時間,它便會有收益,否則唯有微利甚至虧損。簡單地舉個例子,像銀行定期存款,你若是提前取了出來,該有的利率便會少很多。其他投資品道理亦是如此。像一般債券基金需投資半年以上、指數基金需投資3-5年才會有收益,當然它倆雖然投資時間長,但年化收益率遠高於貨幣基金或者銀行理財產品。

週期思維:週期思維說白了就是股市的牛市與熊市的交替。與黎明來臨,月亮消失,而太陽出來了是一個道理,不可逆轉、是自然的規則。而我們需要認識這個週期、利用週期投資。基本上你在熊市佈局買好基金(個人不建議普通投資者投資股票,當然對股票有自己的投資體系這除外,要不然就是給市場送錢的),厚積薄發,等待牛市,安安心心賺得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不好嗎?隨著市場趨勢走,才會賺錢,熊市買入便宜的資產,等牛市時它的價值修復。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價值修復的過程,無論你這個商品是貴的多離譜還是便宜得令人不敢相信,市場這隻無形的手總會讓價格迴歸價值!

可投資的產品:

1.貨幣基金一般是存得越久實際收益率就越高,它的年化收益率在2.5%—4%之間,不過現在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普遍都降低了,3%算是正常的收益率了。

你可以去天天基金網篩選貨幣基金,一般來說,基金成立時間>1年、收益率排前的貨幣基金可選。

2.債券基金的話收益率一般可達6%—8%,一般需要投資半年以上。我比較建議投資中長期純債基金,就是純粹投資債券的基金,風險相對小些。

同理,可去天天基金網篩選:基金規模要大2億以上、成立時間大於3年、費率越低越好、基金經理不能是頻繁更換的,在近3年收益排名前十的債券基金比較之前的篩選條件。

另外,純債基金的買入與賣出有個判斷標準:10年期國債利率>3.5%時買入,10年期國債利率<3%時賣出。(10年期國債利率可以在英為財情網查找)

3.指數基金則需要3-5年,運氣好的話在熊市末期投資有可能一年就有收益,運氣差的話則可能長達7年。指數基金與其他基金類型不大相同,按照二八原則,它80%的收益率會在20%的時間出現。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前佈局,等待收益。

新手我建議購買寬基類的指數基金,即跟蹤中證500指數、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中證紅利指數等等的基金。至於行業類的指數基金,建議深入瞭解指數基金後再買。

指數基金的買入賣出時機可以根據指數基金的估值來買入賣出,但這個估值如何計算呢?一般的投資者可能不大會計算而且計算可能會比較麻煩。所以,建議你可以關注一些指數基金的大佬,根據他們的估值表投資。

還有另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市場大盤在3000點一下你就買入寬基指數基金,到了牛市中後期(當所有人都在說只管買一定賺錢的時候就是賣出的時機)就賣出。另外,指數基金的波動比較大,所以是每月定投一定的資金哦,不是一下子全部買入。

我是百元,一個喜歡說乾貨的小青年,關於理財賺錢的事我都聊,聽說關注我的朋友不是發財了就是在發財的路上喲~

我把我知道的寫出來,也希望你把我們不知道的寫出來,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