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暢通幸福來——威寧自治縣交通大發展紀略

道路暢通幸福來——威寧自治縣交通大發展紀略

航拍的六威高速威寧北樞紐

道路暢通幸福來——威寧自治縣交通大發展紀略

開往貴陽的旅遊專列駛出草海火車站

道路暢通幸福來——威寧自治縣交通大發展紀略

蜿蜒盤旋在威寧自治縣黑石頭鎮八一村的“產業路”

道路暢通幸福來——威寧自治縣交通大發展紀略

鳳山客運站夜景

道路暢通幸福來——威寧自治縣交通大發展紀略

雲霧中的六威高速觀風海特大橋

從狹窄的古驛道,到寬廣的326國道;從一條長長的火車道,到筆直寬廣的四條高速公路,從鄉鄉通油路到村村通公路,從“組組通”到串戶路以及草海機場的建設……

新中國成立前夕,威寧只有滇川東路(326國道)和威昭、威水公路、49公里鄉村土路,可以說交通主要是靠走。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威寧的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便捷的立體交通,大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截至目前,一個以縣城為中心,高速公路為主軸,省、縣、鄉道為骨架,鎮際路、通村路、產業路、旅遊路、扶貧路連線的公路交通網絡正在威寧大地上蜿蜒,伸向幸福。

高速公路和鐵路四通八達,聯通縣內外

每到節假日,畢威、威水、威昭高速公路上,車輛飛奔,人們或驅車舉家外出旅遊,或到威寧觀光;內昆鐵路上,不時火車汽笛長鳴,便捷的交通聯通了縣內外。這是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威寧交通大發展大繁榮的最佳見證。

回望過往,每一個交通變化的節點總是銘刻在歷史深處。

1998年,草海火車站建成通車,威寧告別了無火車的歷史。長長的內昆鐵路,從梅花山爬坡而來,穿過草海,向雲南昭通和四川內江飛奔而去,從此威寧交通進入火車時代。

2013年,畢威高速建成通車,威寧到畢節從5小時的車程縮短為1個半小時,威寧交通進入高速時代。

2018年,威圍高速公路開建。威圍高速是威寧到宣威高速中重要的一段,在威寧境內全長28.138公里,計劃在2021年5月建成通車。

2019年1月,威水、威昭高速建成通車,將威寧到六盤水的車程從原來的2個多小時縮短為不到1小時,威寧到昭通的車程從原來的3個多小時縮短為1個多小時。

2019年,中水至石門坎高等級公路通車。

截至目前,威寧高速公路建成通車3條,分別為畢威、威水、威昭, 1條在建。威寧至彝良、威寧至會澤高速公路已納入貴州省加密高速公路網規劃,預計在“十四五”期間啟動實施。

國道提質改造,泥巴石子路變成柏油路

秋分時節,驅車穿行在寬廣的326國道上,路兩旁一幅幅優美的畫卷映入眼簾。

326國道是貫穿威寧最早的一條大路,1939年7月修通,時名為滇川東路,是抗戰運送物資的路。1942年,威昭公路修通,同年底啟動威水公路建設,但僅僅修了30公里毛路就停工。

2002年,國道326線威寧段38公里升級為三級油路;2013年來,102省道威寧段全線升為356國道改造;2014年,326國道啟動了升級改造……

目前,在威寧,以縣城為中心,向四面呈輻射狀的國道2條,分別是326和356國道,通過兩條主幹道由縣鄉道路連接全縣各鄉鎮。

其中,東北線由326國道連接鹽倉鎮-板底鄉-赫章縣,西南線以326國道連接麼站鎮-金斗鎮-麻乍鎮-黑石頭鎮-哲覺鎮-雲南省宣威市,省道九可路連接麼站鎮-金斗鎮-雲南省宣威市,縣道黑海路連接黑石頭鎮-岔河鎮-海拉鎮;

東南線以356國道連接金鐘鎮-六盤水市,接356國道的777縣道紅小路連接爐山鎮-東風鎮,接356國道的縣道梅新路連接新發鄉;

西北線以356國道連接小海鎮-哈喇河鎮-秀水鎮-觀風海鎮-迤那鎮-中水鎮-雲南省昭通市,接356國道的中石高等級公路連接中水鎮-黑土河鎮-石門鄉,縣道迤玉路連接迤那鎮-牛棚鎮-玉龍鎮-雲南省會澤縣,縣道大雲路連接雪山鎮-龍街鎮-黑土河鎮,省道雪兔路連接雪山鎮-大街鄉-羊街鎮。

縣道鄉道通村道,聯通廣大群眾幸福道

海拉鄉,被稱為威寧的“小西藏”。這個距離威寧縣城110公里外的小鄉鎮,路一直是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據說,1988年海拉鄉剛修通沙石公路,當第一輛卡車拖著救濟大米抵達海拉時,當地農戶都來看熱鬧,誤把汽車當成牛,鬧出了割草來喂汽車的笑話,海拉鄉也成了威寧最後一個通公路的鄉鎮。

如今的海拉鄉,一條條硬化的水泥路似玉帶在牛欄江畔纏繞,時常有各種車輛穿行在海拉的每個角落。路網密織,交通條件的改善引來了海拉山鄉的鉅變。這是威寧通鄉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2000年底前,全縣尚有新發、雙龍、東風等3個鄉鎮未通車。到2002年,威寧實現了鄉鄉通公路。到2011年,威寧實現鄉鄉通油路。

通鄉路在不斷升級改造的同時,通村路也不斷加大建設力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03年至2005年,威寧完成60條504.7公里四級標準的通村公路建設,通四級公路以上的村達323個。

2006年,威寧新修通村公路1108.2公里。

……

2015年,威寧100%的行政村實現通暢目標。

路通幸福來。時下,走進草海鎮呂家河村,只見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蜿蜒伸展,水泥路旁是連片的蔬菜大棚,漂亮的農舍掩映在綠樹叢中,一幅百姓富、生態美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組組通”硬化路的建設,讓呂家河村徹底告別了“因路受限”的歷史。草海鎮“組組通”硬化路建設可以說是威寧“組組通”硬化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自2017年全省啟動了脫貧攻堅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以來,威寧建成農村“組組通”硬化路項目5293公里,完成投資23億元,覆蓋37個鄉(鎮、街道)、2147個村民組,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140208人。

截至2018年末,威寧公路通車裡程606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9公里、國道297公里、普通省道259公里、農村公路5348公里,100%行政村通油(砼)路。

目前,威寧圍繞“六縱六橫十五聯八支”骨架路網規劃和農村公路網規劃,以“對外連接暢通、出入縣城便捷、鄉鎮之間循環、服務產業發展”為目標,共計規劃主骨架路網項目1761公里,農村公路循環路網項目1477公里,著力實施交通建設大會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