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療原則

抗病毒治療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不需要抗病毒治療;HDV與HBV協同感染所致急性肝炎 時,無需抗病毒處理,與HBV疊加感染造成慢性肝炎加重時,可試用干擾素(IFNa)

HBV感染所致的急性乙肝,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療,但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可使用抗病毒治療,以 降低慢性化發生:①HBV-DNA>2000U/ml(相當於104拷貝/ml);②感染時間>4周,而HBV-DNA及 HBsAg仍未陰轉者;③若能行基因分型,C基因型及D基因型者需抗病毒治療。

HBV感染所致的慢性乙肝,常需要抗病毒治療,其指徵為:①HBeAg陽性病人,HBV-DNA > 20 000U/ml(相當於 105 拷貝/ml) ; HBeAg 陰性病人,HBV-DNA >2000U/ml(相當於 104 拷貝/ml); ②ALT水平一般要求ALT持續升高>2xULN;③肝硬化,無論有無病毒複製。

乙肝抗病毒藥物主要有核苷類似物(如替諾福韋、恩替卡韋、替比夫定、拉米夫定等)和干擾素 [如普通干擾素cdIFNct)和聚乙二醇干擾素(PeglFNa)]。對於初治乙肝病人,優先推薦選用恩替卡 韋、替諾福韋或長效干擾素(Peg IFNa)。

針對HCV的感染,無論急慢性丙肝,所有HCV-RNA陽性病人均應抗病毒治療。丙肝抗病毒藥物 和方案主要包括:①直接抗病毒藥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如索非布韋、達卡他韋、維帕 他韋等;②PR方案,即聚乙二醇干擾素(Peg IFNa)聯合利巴韋林(ribavirin );③DAA聯合PR方案。 以口服DAA方案首選。

無論是乙肝還是丙肝,一旦進人肝硬化階段,則禁用干擾素抗病毒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