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的人往往都是好人

悲伤的人往往都是好人

过去爱囯者都有一个标签:忧国忧民。

没有见过一个歌颂者被后人称为爱国者的。

悲伤的人往往都是好人

这位中年男子,150厘米左右,不高,敦实,衣衫褴褛,脸红扑扑的,好像一直在忙……

他来自河南,应该是收废品的,每天,在早市,他还会帮菜贩们(主要是做批发的)搬东西、收拾卫生等……最后,他拿走塑料泡沫、纸箱等,算是酬劳……

每天上下班,我走路,经过这里,几乎都会看到他,我常常用一个简单的微笑问候他。

悲伤的人往往都是好人

今天上午下班回家,在路口的一颗树下,他用一支估计是捡来的放大镜在看一本16开大的儿童读的画册,我注意到,他用的手机还是过去的那种诺基亚……

所以一旦闲下来,累了,老式手机上是看不了微信什么的,或许他根本就没有用过网络,他只好就地取材,看点别人扔掉的书……

突然觉得,被时代抛弃的样子,应该就是这样的。

似乎没有人看见他的存在与落魄。

悲伤的人往往都是好人

只有敏感与忧郁的诗人才会看见这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一名真正的诗人:感情丰富,眼光敏锐,多愁善感,愤世嫉俗又温柔多情……

这样说自己,好无耻,哈哈。

这位异乡人用放大镜看儿童读物的时候,我假装没有看见他,匆匆而过,莫名地有点悲伤。

没走多远,桥下,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大姐骑电动车载着一捆折叠好的纸(箱),没有绑好,掉下来了,我赶忙停下来,帮她抱起那捆纸箱……

我想,悲伤之后的举手之劳的帮助,就是慈悲。

悲伤之后的心头一热的悲悯,显然也帮助我、成全我进化为更好的人。

悲伤的人往往都是好人

有人愤怒,往上流看,容易生出改革情怀;

有人悲伤,习惯往下看,容易生出慈悲心怀。

我是后者。

相对于快活,我觉得悲伤更高级,因为有思考,所以更疼痛与忧郁。

人心乱世,你太快活或假装快活,是对正确与悲伤的不恭不敬。

如果你还不会悲伤或不容易悲伤,说明你还没有体味到人生真实的况味。

悲伤的人更容易站在好人一边。

悲伤的人往往都是好人

看到一个视频,国外一位大叔,心情不好,更年期,郁郁寡欢地在雪地里走,突然发现了一只无助的小鸟,由于天气太冷,小鸟的双脚已被冻结在铁栏杆上而挣扎着。

悲伤的大叔开始用大手掌给鸟捂身子、对着鸟的爪子不停地哈气……鸟儿被解救了,这位“暖男”也不再悲伤了!

心慈手软的人容易悲伤,但是也容易被善良治愈,自己的善良。

悲伤的人往往都是好人

贾樟柯说:不能因为整个国家都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过去爱囯者都有一个标签:忧国忧民。

没有见过一个歌颂者被后人称为爱国者的。

悲伤者,更容易看到苦难、不平、甚至恶意,反过来也更在意爱、公义与善意。

悲伤的人往往都是好人

现实里,有一点,我不是太喜欢,那就是它总让悲伤者来承担糟糕的感受和结果。

如今,很多人忘记了伤悲,或者不敢伤悲,或者无心伤悲,或者不屑伤悲……因为冷漠、麻木、怨恨、浮躁?

我不知道。

我们在炫耀各种功利性的能力的同时,请别忘了还有一种能力叫:悲伤。

它是一种更深的爱。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爱得深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