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說】降壓目標值,切不可一概而論

血壓水平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之間存在密切的因果關係,隨著發病人數的逐年增加,關於高血壓的討論熱度一直居高不下。我們今天來聊聊,對於高血壓人群來說,把血壓控制在哪個範圍才算達標呢?為什麼同樣都患有高血壓,但降壓的目標值卻不同呢?

【健康說】降壓目標值,切不可一概而論

降壓目標因人而異

雖然我們按照統一的140/90 毫米汞柱的診室血壓來診斷高血壓,但降壓治療的目標則因年齡、伴隨疾病以及心血管風險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按照新近發表的《2018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要求,通常應將診室血壓降至140/90 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能夠耐受,或因糖尿病、慢性腎病等伴隨疾病或心血管風險較高,需進行強化降壓治療,也可以將診室血壓降至130/80 毫米汞柱。但對於老年人來說,降壓治療的目標應比較保守。對於65~79歲的患者,建議將血壓降至150/90 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能夠耐受,或需要強化的血壓管理,也可降至140/90 毫米汞柱;對於8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僅建議將血壓降至150/90 毫米汞柱以下,並未建議更加強化的降壓治療目標。

降壓目標因測量方法而異

上述目標值都是診室血壓,通常應取連續2~3次診室血壓測量的平均值。最近國內外推出一種自動的診室血壓測量,更加規範和準確,但仍屬於診室血壓,應按照上述目標值管理高血壓。如果採用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或家庭血壓監測等診室外血壓測量方法評估降壓療效,那麼治療目標值則不一樣。

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如果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24小時、白天、晚上的目標值分別為130/80、135/85、120/70 毫米汞柱以下。白天通常每15~20分鐘測量1次,晚上每20~30分鐘測量1次。其血壓測量的讀數較多,多達數十個,而且可以評估血壓的晝夜節律。

家庭血壓監測

如果進行家庭血壓監測,降壓治療的目標值則為135/85 毫米汞柱。家庭血壓監測應規範進行,通常應連續測量5~7天,每天起床後、上床前各測量2~3次,取平均值。家庭血壓監測的讀數比較多,因此可以瞭解連續幾天的血壓變化。

需多次測量

不管採用哪一種血壓測量方法,任何兩次血壓測量數值都可能不一樣,因為血壓在一定範圍內的波動是一種生理現象,因此需要多次測量,根據平均值而不是用偶爾一次測量的結果來判斷血壓是否達標。尤其是家庭血壓監測,要根據規範監測的平均值進行評估,不能根據偶爾一次測量的結果就調整降壓治療方案。比如,110/70 毫米汞柱這樣的血壓雖然距離目標值較遠,看起來很低,但仍屬於正常範圍血壓,通常也不會帶來任何不良後果,不需要因此就減少藥物的劑量或停藥。

【健康說】降壓目標值,切不可一概而論

設定降壓治療的目標血壓值是為了在個體水平上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壓,在群體水平上提升高血壓控制率,從而充分發揮降壓治療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的作用,顯著減少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嚴重致死、致殘性疾病的發生。我們希望在“健康中國2030”宏偉計劃的框架下,積極推動我國高血壓防治工作。希望在2030年前,將我國高血壓知曉率與治療達標率都提高到70%以上,從而將高血壓的控制率提高到5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