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by:大力文人

去工業化並不是說拆了廠子,而是國家行政上不再優待制造業,比如稅收、貸款等均不會對製造業進行減免,補償等,讓製造業參與完全程度的自由市場競爭。以達到消除高汙染,高密集產業的目的。



另一個地主變農民的例子:南非


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有個國家叫南非,曾經是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從上個世紀的1965年起,南非的製造業產值超過了採礦業和農業之和,成為真正的工業化國家。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南非的工業產值佔非洲的40%,電力生產佔60%,鋼產量佔90%,電話網佔54%,鐵路運輸量佔50%。南非經濟增長率逐年上升,在1980年,經濟增長率高達7.8%,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日本和新加坡。


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上世紀90年代,前總統曼德拉上任後鼓勵南非進行自由貿易,實行注意保護環境的去工業化,國家行政上不再優待制造業,比如稅收、貸款等均不會對製造業進行減免,補償等,讓製造業參與完全程度的自由市場競爭。


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但結果理所當然就是比不過中美兩個製造業大國,大輪船幾萬噸幾萬噸的往南非傾銷貨物。進口多了,欠下的外債也日益增多,貿易數字由順差成了逆差。欠債的人吃人咀軟,被迫放寬對國外資本的優惠政策。國家沒錢了,外面賺不到,只能向國內加稅。最後國內製造企業也堅守不住,倒閉的倒閉、還有價值的被外國資低估直接收購的收購。

最後南非因為製造業蕭條之後,國內失業人口暴增貿易壁壘被擊潰,南非充斥了美德中製造的產品;鑽石加工業被玩兒壞,如今轉移到了印度;黃金開採被玩兒壞,如今是英美控制南非礦產;船運業被玩兒殘,分流到了馬達加斯加等地。並且港口如今是四大國參股控制;因為沒有工業,無法制造現代武器,南非從能製造飛機,到如今連個垃圾的遙感航模都要進口;政府機構被擊垮,導致了行政效率低下,還有工作及地位的,就無所不用其極的去以權謀私…


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一環接一環,去工業化後短短十幾年,南非就被玩兒壞,衰落成了發展中國家,一朝回到解放前。

差不多的例子不只南非,產油大國尼日利亞,富礦國安哥拉、莫桑比克、中非等等,一百家企業中可能僅僅只剩下一兩家是非洲人開的的。

非洲工業,可以總結為四個字:要啥沒啥。


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非洲以後的路...

不堪的歷史,是前進的動力。非洲國家也不會傻愣愣的一直窮下去。

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近年,非洲國家之間都在積極討論怎從困境中跑出去:

- 2006年非洲工業化日的主題“通過可持續工業發展減少貧窮”。

- 2007年紀念非洲工業化日的主題是“以技術和創新促進工業——投資於人就是投資於未來”。這一主題強調了科學、技術和人力資源在支持非洲扶貧和實現可持續工業發展的努力方面的重要性。

- 2009年的主題是“以融入為目標的工業化:非洲大陸有效參與全球經濟的戰略”。

- 2014年主題:包容性和可持續的工業發展:農工業發展促進糧食安全。

總結

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聰明如美國的,本以為把賺錢而又幹淨的虛擬經濟業(金融、高科技、研發)留在自家,把低利潤高汙染的製造業送去中國、越南、印度、南美等發展中國家,就可以悶聲發大財,但最終還是玩不轉,貿易逆差一年比一件高,還厚著臉皮說成被偷被搶的。。。


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黑叔叔學歷雖然不高, 行不通的路都已經有人走過了,技術及人材都在市場上,只要一步一步穏健的走,別見坑往坑裡跳,光是靠日後超越中國和印度的龐大人口數量內需經濟,也可足夠豐衣足食了。


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又笨又勤快的人,是最可怕的! 聽過沒?

非洲為什麼那麼窮?Part II:去工業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