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益製造現場改善:要把讓切削液長生不老,總共分幾步?

小姐姐碎碎念:

對於製造業,現在是一個形勢嚴峻的時代,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正在接踵而至。

為了生存下去,必須要絞盡腦汁思考自己的工作如何做才能符合市場的需要,更要思考如何改變製造業。

日本製造業所擁有的潛力,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卓越。特別是在製造現場的改善力方面,其優秀的程度幾乎可以用“超”字來形容。

但是,從眾多的生產現場獲得的經驗來看,令人惋惜的是,絕大多數企業並沒有注意到世界的風向標已經發生了改變。

所以,很多人並未改變一直以來的改善方法,總是認為只要是在同一領域內繼續努力的話,總會有辦法的。

未來,日本製造業內參將會隨機、不定期地、穿插式地發佈一些和【日本現場改善】有關的具體案例,希望可以幫到在【製造業】中迷茫的你。

今天和你聊聊【改善切削液劣化】的話題。以下參考自日本日刊新聞。

日本精益製造現場改善:要把讓切削液長生不老,總共分幾步?

改善前的狀態

為維持加工中心機械加工中設定的刃具壽命、加工精度,每半年定期更換一次切削液。

抽取約900L的切削液,“一邊倒入水,一邊調整原液的濃度”這一過程十分耗時。因此,延長以半年為週期進行的更油週期成為了一個課題。

改善的著眼點

切削液的劣化導致了刃具壽命和加工精度的降低,這是通過迄今為止的驗證和經驗所得到的。

切削液中通過加入潤滑油和切粉,導致菌(細菌、黴菌)繁殖,切削液劣化。為了防止劣化,進行了去除切削液中混入的油分和切粉的改善。

日本精益製造現場改善:要把讓切削液長生不老,總共分幾步?

改善內容

利用作為加工中心的附帶裝置的芯片傳送帶的旋轉,通過依靠定時帶的軸承、凸輪機構,向各機構傳遞。作為裝置的機構,製作了具有以下4個功能的裝置。

01、為了提高油罐內的油分的攪拌、吸入(上浮油的凝縮)切削液內的油分的回收效率,在切削液罐中設置了凝縮用的螺旋槳。

螺旋槳通過氣缸的直線運動旋轉,被引入的木板攪拌並集中到中心。

驅動螺旋槳的氣缸的直線運動是通過凸輪機構使作為能量源的氣缸上下運動來驅動的。通過凝縮用螺旋槳,在中心收集的油,在與切削液混合的狀態下,通過單向活塞噴嘴進行吸取。這也是由凸輪機構驅動的。

日本精益製造現場改善:要把讓切削液長生不老,總共分幾步?

02、切削液中含有的細微的切粉(淤泥)的回收被吸取的切削液和油,在芯片傳送帶上,需要含有無法去除的細微的切粉(淤泥)進行去除。

利用貼有磁鐵的圓盤的磁力,吸附切削液中的細微鐵粉,並通過安裝在圓盤上的刮刀將其從圓盤中去除。

03、為了分離油分和切削液分離切削液和油,利用油與切削液(水)的比重差進行分離。

分離划船由投入層、分離層、油回收層、水回收層4層組成。油因比重輕,在離層中浮入油回收層。

只有切削液(水)通過分離層的下部流回到水回收層。

04、油分回收自動停止機構作業者如果不進行回收的廢油處理,被回收的廢油就會從回收罐中溢出,流出到地板上。

對策是:利用回收的廢油重量,回收罐的下降力,將達到一定重量的限位開關設置為ON。

通過安裝使可動空閒軸自動驅動的機構,搭載了自動切斷動力使裝置自動停止的功能。這樣即使忘記廢液處理也不會有油溢出來。

日本精益製造現場改善:要把讓切削液長生不老,總共分幾步?

關鍵點

僅在自己的工作場所就有24臺加工中心在運轉,如果使用空氣和電力等動力的話,在動力源附近的加工中心可以回收油。

在離動力源很遠的加工中心,為了確保動力源還需要進一步的投資。

因此,為了僅憑加工中心的動力,就能進行回收,執著於“無額外動力”。

改善效果

更油週期從6個月延長到了12個月。每年更油次數2次→1次,工數172,800日元(約合10948人民幣)+原液784,080日元(約合49677人民幣)=956,880日元/年削減(約合60625人民幣)

未來展望

由於現在只有一臺裝置,所以每天都在向下一個加工中心移動。在24臺加工中心各增設1臺,縮短油回收週期,進一步延長切削液的壽命,不斷改善。

聲明:頭條號“日本製造業內參”所發稿件、圖片、視頻均用於學習交流:原創文章版權歸日本製造業內參所有,日本製造業內參粉絲、友人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原創內容源自網絡且標明出處,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與小姐姐聯繫刪除!


日本精益製造現場改善:要把讓切削液長生不老,總共分幾步?

聰明好學的你,應該想看看最新專欄:

系統講解日本世界級精密加工技術,介紹日本典型代工企業。

日本精益製造現場改善:要把讓切削液長生不老,總共分幾步?


日本精益製造現場改善:要把讓切削液長生不老,總共分幾步?

你或許也對往期文章感興趣:


投稿請頭條私信小姐姐,日本製造業內參的後臺不是人工智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