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裡還有什麼沒被綜藝看上的?

文化裡還有什麼沒被綜藝看上的?

文化裡還有什麼沒被綜藝看上的?
文化裡還有什麼沒被綜藝看上的?文化裡還有什麼沒被綜藝看上的?
文化裡還有什麼沒被綜藝看上的?

前三季度文化綜藝小盤點

關鍵詞 文博、非遺

《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博物館奇妙夜》《傳家寶裡的新中國》《民族文化》《我在頤和園等你》《遇見天壇》《了不起的長城》

《國家寶藏》第二季

播出平臺:央視綜藝頻道

在文化綜藝爆發的這幾年,博物館、文物也備受文化綜藝垂青。《國家寶藏》便是一檔以文博探索為主題的節目,於2017年推出第一季,便吸引了一堆忠實受眾。去年底今年初,《國家寶藏》第二季繼續來襲,而第二季同樣延續了第一季的好口碑。

以往博物館、文物類的節目都比較高冷,而《國家寶藏》則非常接地氣,文物“前世今生”的故事由大眾熟悉的明星以“講訴+演繹”的形式展現——每集以一個博物館為主題,展示3件文物,每件文物綁定一位與之氣質相符的嘉賓,或娓娓道來文物的歷史,或扮演成古人演繹國寶故事,串起了國寶的前世今生。

第二季講述的27件國寶,由王菲、林心如、唐嫣、鹿晗等來講述或者演繹。不少觀眾表示,相比於以往僅僅是旁白的講述方式,《國家寶藏》明星演繹的模式,無疑讓人更直觀感受到文物的“生命”。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

播出平臺:北京衛視、愛奇藝

《上新了·故宮》與《國家寶藏》節目模式比較相似,只是《上新了·故宮》的落腳點更為具體,直接鎖定“網紅”故宮,影視明星鄧倫、週一圍、蔡少芬,以普通公眾的視角來觀摩、體驗故宮文化,並對話故宮專家,力求用年輕一代的視角來觸摸故宮心跳。《上新了·故宮》可謂是第一檔故宮最大程度開放資源協助拍攝的文化綜藝,也是故宮歷史上第一次出品的節目,故宮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祝勇擔任節目總編劇,他表示:“從某種意義上意味著故宮宣傳進入了新的階段,更全面地向公眾開放、與大眾交流。”

據悉,《上新了·故宮》計劃製作三季,第一季預計10期,每年一季,在2020年呈現完整的30集,以此向紫禁城建成600年致敬。目前,第一季已於去年11月開播,今年1月收官。“嚴謹+接地氣”的節目模式讓其獲得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綜藝類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的獎項。目前,第二季已經錄製,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推出。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將視角擴展至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五千年曆史,更大範圍解鎖“故宮文化”,還將深度揭秘故宮六百年大修幕後。

《遇見天壇》

播出平臺:北京衛視

如果說 《上新了·故宮》對準的是故宮的文化,《遇見天壇》講述的則是天壇的歷史。天壇佔地面積273公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造型最精美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節目中,明星以“天壇實習生”身份入職。他們來到天壇,近距離接觸古建築、古器物,學習傳統文化。固定“實習生”有馮紹峰、苗苗、黃明昊,飛行嘉賓則包括楊冪、迪麗熱巴、蔡徐坤、李治廷、朱正廷、範丞丞等。他們以接地氣的方式解讀天壇:馮紹峰飾演康熙,向觀眾呈現其“樂理定,則江山固”的禮樂整治理念;苗苗則伴隨音樂起舞,讓康熙在夢中遇到孔子;楊冪搭檔李治廷再現了“鴛鴦尺”的傳說等等。

關鍵詞 經典書籍

《一本好書》《一書之約》《一路書香》

《一本好書》第二季

播出平臺:浙江衛視、騰訊視頻

《一本好書》與《見字如面》是同一個製作班底,有趣的是,據兩節目的導演關正文透露,《一本好書》的籌備時間更早,《見字如面》嚴格意義上講,稱得上是《一本好書》的衍生品。書籍不好讀,就先退而求其次讀信。最終,《一本好書》以獨特的讀書方式高開高走,成為文化綜藝節目的爆款。

如果說《幻樂之城》是以舞臺劇的形式演繹音樂,那麼《一本好書》則是以舞臺劇的形式演繹書籍——第一季王勁松、王洛勇、潘虹等實力演員以舞臺劇的形式演繹12本經典名著,還原書中經典場景。而目前正在熱播中的第二季除了王勁松、王自健、喻恩泰、曹衛宇、尤靖茹等上季演員迴歸之外,還吸引了於震、週一圍、高亞麟、葉璇、薛佳凝、海一天等演員。第二季的書目包括《紅巖》《駱駝祥子》《簡愛》《魯迅雜文集》等。

關鍵詞 音樂/聲音

《國樂大典》《幻樂之城》《耳畔中國》《聲臨其境》

《國樂大典》第二季

播出平臺:廣東衛視

《國樂大典》對焦的是中國經典民樂,已於今年下半年播出的第二季將上百首橫貫古今的經典民樂名曲以全新的表現方式進行改編與再創作,“國樂行者”方錦龍、“國樂禪師”吳彤、“太極琴俠”陳軍、“御笛天后”唐俊喬、“唯美歌姬”阿蘭·達瓦卓瑪五位國樂大咖帶領15支全新樂團開啟經典傳承之旅。第二季節目組還引入不少明星嘉賓,騰格爾、孫楠、薩頂頂、龔琳娜、霍尊以及著名文史專家蒙曼、酈波、紀連海等都將以飛行嘉賓和文史嘉賓的身份加盟。

《聲臨其境》第二季

播出平臺:湖南衛視

有人說,《聲臨其境》說白了就是一檔明星配音真人秀。其實,相比於其他傳統的娛樂綜藝真人秀,《聲臨其境》用配音的方式,讓演員在一個類似競技的場合,把演員們的臺詞、配音的功力和水準展現出來。而節目中配音的片段均出自優秀的中外經典影視作品,對經典作品的再配音,喚起了觀眾對經典的“集體記憶”,觀眾在觀看節目時會不知不覺吸收節目的文化內涵,從大類別來說,也可將其歸為文化綜藝節目中來。

不過,讓人頗為遺憾的是,第二季並沒有延續第一季的好口碑。有觀眾認為,第一季的口碑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兩點:首次出現的配音綜藝讓觀眾耳目一新,而且節目組真正邀請了一些在配音方面有實力的嘉賓。而第二季請到的聲音大咖的資質被觀眾質疑,演員表現一般,加之剪輯凌亂等因素,導致第二季播出後口碑腰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