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盡,命也盡!你還有多少血可用?

你還有多少血可用?

初聞此言,列位看官可能啞然一笑:“我體檢的時候又沒有被查出貧血,血怎麼會不夠用”?

問題是,體檢的時候不貧血,你就真的氣血充足嗎?

深究這個問題之前,精誠君先和你一起看看,中醫裡的血,到底是管什麼用的。

其實,就物質形態而言,中醫所謂的血,和我們肉眼看到的紅色血液,沒有太大差別。只不過,古人認為血有一個孿生兄弟,即津液。對於津液的解讀,今天暫且不提。至於說血的功能,中醫對它的解讀,可謂別有一番味道了。

血盡,命也盡!你還有多少血可用?

問題是,體檢的時候不貧血,你就真的氣血充足嗎?

深究這個問題之前,精誠君先和你一起看看,中醫裡的血,到底是管什麼用的。

其實,就物質形態而言,中醫所謂的血,和我們肉眼看到的紅色血液,沒有太大差別。只不過,古人認為血有一個孿生兄弟,即津液。對於津液的解讀,今天暫且不提。至於說血的功能,中醫對它的解讀,可謂別有一番味道了。

首先,血能濡養身體。《難經·二十二難》裡說得好:“血主濡之”。我們的眼睛之所看得見,耳朵之所以聽得見,舌頭之所以嘗五味,面色之所以紅潤,毛髮之所以豐盛,甚至說能走、能跳、能唱,能言,五臟六腑之所以能夠發揮功能,全要靠血的濡養。

其次,《靈樞》裡面講得好:“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我們的血能夠濡養神靈。血液充沛,我們才能思維敏捷、感覺靈敏。否則,必然神疲、失眠、健忘。

可見,血真的太重要了。

血盡,命也盡!你還有多少血可用?

正因如此,祖國傳統醫學捏出了“血虛”二字來,形容因為陰血不足所致的各種症狀。常見的,就是頭暈目眩、心悸不安、面色萎黃、失眠、神經衰弱、嘴唇發白發灰,手指甲沒有光澤,渾身倦怠乏力,女子則月經不調,閉經少經,舌淡、苔薄。這些都是血不能濡養五臟、清竅、肌肉以及四肢百骸所致。值得一提的是,這類人經過檢測,未必有貧血的問題。可見,中醫所說的血虛,和貧血,並非一回事。

到底是什麼引發了血虛?哪些行為會傷血呢?因為篇幅所限,把其中幾個典型的因素列舉如下,供您參考對照。

一,外傷失血。這一點沒什麼好說的。

二,久視傷血。中醫說肝開竅於目。肝主藏血。用眼過度,會傷肝血。

三,暴怒傷血。怒傷肝。常發怒,肝陽必定上亢,日久化熱,灼傷陰血。

四,多思傷血。

思慮過多,引發脾氣鬱結。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故而影響血的生養。

五,月經過多傷血。經血量大,甚至崩漏,自然傷血。這也沒什麼好說的。

六,多汗傷血。因故經常大汗淋漓,為傷津之舉。津血同源。血的構成,本身就有津的參與。津傷,血必傷。

七,熬夜傷血。臥則血液歸肝。肝就是在夜晚的時候,來淨化和濡養血液的。當睡不睡,自然傷血。

血盡,命也盡!你還有多少血可用?

心悸病中見血虛證,證候:心悸,頭暈,失眠多夢,面白無華,倦怠乏力,舌質淡紅,脈細弱。治則:補血養心、益氣安神。主方:歸脾湯加減。

虛勞病中見血虛證,臨床表現每以心、肝血虛症狀為主。心血虛證候: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面色不華,舌淡、脈細或結代。治則:養血安神。主方:養心湯加減;肝血虛證候:頭暈、目眩、耳鳴、脅痛、驚惕不安、月經不調、經閉,甚則肌膚甲錯、面色蒼白、舌質淡、脈弦細。治則:補血養肝。主方:四物湯加味。

頭痛病中見血虛證,證候:頭痛頭暈,隱隱作痛,遇勞加重,面色少華,心悸不寧,神疲乏力,食慾不振。治則:補養氣血。主方:八珍湯。

血盡,命也盡!你還有多少血可用?

出血性疾病中見血虛證,證候:鼻衄,或兼齒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眼花,耳鳴,心悸,脈細無力等。治則:補氣攝血。主方:人參歸脾湯。

發熱病中見血虛證,證候:發熱,夜重晝輕,心悸乏力,面色不華,舌淡脈細數。治則:清熱養血。主方:當歸補血湯。

什麼樣的人適合應用以上方法呢?答曰:頭暈目眩、心悸不寧、面色萎黃、唇甲無華、舌淡苔薄、脈沉細,以及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症屬血虛者。應用前,務必請中醫師辯證指導,隨症加減,以求最佳之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