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兩年丈夫離家,她一直不改嫁等他歸來,5年後等來丈夫死訊

冼星海的名字在如今也是家喻戶曉的。他是著名音樂家,筆下創造的歌曲有的高昂有力氣勢恢宏,也有的舒緩沉著,他的創作都是基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光是一首《黃河大合唱》就被重複演繹了無數。

只可惜他英年早逝,沒能將更多優秀作品帶給我們。和他的人生一樣,他同妻子的愛情故事也是曲折不已。

結婚兩年丈夫離家,她一直不改嫁等他歸來,5年後等來丈夫死訊

冼星海出生在一個貧苦漁民家庭,父母沒有別的活計,整日飢一頓飽一頓。雖然家裡沒有多餘的錢供他讀書。

但是一心追求上進的他並沒有因為家庭的限制而放棄學習,他成績優異,學校每一項獎學金他都能申請成功。畢業後,他還獲得了出國留學深造的機會。

1935年,冼星海留學回國,映入他眼簾的是滿地瘡痍的祖國山河。此時他只恨自己不是一個戰士,作為一個音樂人,他用所學的知識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他的創作主題大多音樂鼓舞在戰場上的將士英勇戰鬥。

就在他歸國的這段時間,他與妻子錢韻玲相遇了。錢韻玲的父親錢亦石是冼星海的老師,二人在其葬禮上相遇。

結婚兩年丈夫離家,她一直不改嫁等他歸來,5年後等來丈夫死訊

在知曉老師去世消息後,冼星海無比悲痛。在求學過程中,錢亦石給予了他許多幫助。傷感之餘,他提筆為老師寫了一首悼歌

見父親的優秀弟子為父親寫了這樣一篇泣血悼歌,錢韻玲大為感動,這首歌觸動了錢韻玲內心對父親的深深追思。

這個時候的冼星海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作曲家了,在此之前,錢韻玲也早已經聽說了冼星海的大名。剛剛成年的錢韻玲同樣是走在抗日先鋒的先進青年,她與她的同學都是聽著冼星海的歌曲而鬥志昂揚的。

在被冼星海悼歌打動之後,冼星海在她心目中的地位直線上升,冼星海也十分樂意照顧恩師留下的小女兒。二人你來我往,很快就墜入了愛河

三觀相近的兩個人相處日漸融洽,戀愛不過幾年就登記結婚。與當時其他情侶不同,這兩個人連婚禮都沒有,當時許多先進青年正匆忙趕往延安,錢韻玲與冼星海就是在這段路途之中領證結婚的。

結婚兩年丈夫離家,她一直不改嫁等他歸來,5年後等來丈夫死訊

那是中國最動盪的一段時間,結婚之後,兩個人便一直在延安,過著苦巴巴的日子。平日裡,夫妻二人一直同其他人一樣照常參與勞動,晚上的時候他們才會一同探討創作音樂。

《黃河大合唱》就誕生於這段塵土滿面的歲月裡,創作的樂趣完全掩蓋了生活物資的匱乏。

夫妻二人相互陪伴、相互扶持,雖然勞作辛苦創作也經常遇到瓶頸,但是相愛的人守在一起,家裡總是快樂的。之後錢韻玲更是生下了他們的愛情結晶,冼妮娜

此時的夫妻二人舉案齊眉,情深義重,家裡又有一個小女兒活躍氣氛,這是錢韻玲一生最美好的時光了。

在結婚兩年後,冼星海接受組織任務去往蘇聯,當時山高路遠,異地之間聯絡十分不便,再加上戰爭動亂,到蘇聯之後沒過多久,冼星海就與家中失聯了

在這段時間裡,冼星海與當年的一位英語教師萊伊相識,後來他被困蘇聯,得知回國無望後,面對萊伊的示好他選擇了接受。

結婚兩年丈夫離家,她一直不改嫁等他歸來,5年後等來丈夫死訊

孤身一人的錢韻玲一等便是五年,從1940年離家到1945年病逝,冼星海足足與妻女分別了五年。在冼星海因病去世之時,不知消息的錢韻玲還在同往日一樣殷切地等待著丈夫的歸家。但很快噩耗傳來,將錢韻玲最後的一絲期盼打散了。

如若沒有戰爭,他們該是多麼恩愛的一對神仙眷侶。動亂多離別,錢韻玲能夠堅守愛情的品質實在難能可貴。

參考文獻:

[1]馬可,《冼星海傳》,1980,人民文學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