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軍:科創板在制度上已接近成熟,要讓未來的京東在中國上市



錢軍:科創板在制度上已接近成熟,要讓未來的京東在中國上市


10月17日-18日,2019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美國波士頓卡羅爾學院金融系終身教授、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錢軍在會上表示,中國金融體系接下來最重要的是要把間接融資為主轉化成直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系,而這裡面最重要的是發展股市。

他表示,中國股市最重要的改革,現在是科創板註冊制。為什麼要實行科創板註冊制,錢軍認為這樣一個現象可以說明問題。

“在主要大的經濟體的股市,2000年1月到2017年年底,18年,我們把每個上市公司的數據下載了以後自己算,收益是真實收益,名義的收益出來以後,我用每年的CPI做了調整, 2000年的1月1號放了1塊錢,到中國的A股股市,中間不做任何交易,就持有2017年12月底,剔除通脹後,A股市場的收益是多少?是1塊零1分,好消息是什麼?這18年股市跑贏了通脹,當然剛剛跑贏,不好的消息是什麼?收益不是太高。”錢軍指出,這18年當中如果不投股市,投了是3年、5年的國債,或者3年、5期定期銀行存款,到最後的收益會好於股市,這是有問題的。

同時,錢軍提到,在香港的股市裡,來自中國大陸的公司大概有1000家公司,在中國經營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最多的時候近500家,最少的時候有250家。把將近1400家在香港、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放在一起,發現這1400家公司是這18年當中全球表現最好的企業,收益大概是2000年的1塊錢變成了18年的4.25塊,這些企業裡面就包含中國的阿里、京東、騰訊。

“為什麼中國企業跑到海外上市以後業績這麼好?為什麼這些企業不留在A股上市,”錢軍認為,其中一個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們A股市場對上市的門檻,尤其是業績門檻,要求太高。

錢軍說,在主板上市,每個公司需要連續三年盈利,而且對盈利的規模還有要求。深圳有一個創辦板,要求是兩年盈利,也有規模的要求。從這一點來講,這些企業不一定是不想在國內上市,而是我們的規則把他們推出去了,納斯達克上市制度相對於A股市場的主板來講更有包容性。

錢軍表示,要發展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核心目的,就是讓現在中國一大批已經有增長實力,有足夠的市場份額,但是還沒有穩定現金流的企業,包括那些最近被美國政府制裁的科技企業,不要讓未來的京東、騰訊這些企業再跑到外面去。

錢軍提到,科創板一個最核心的改革,是有了五套上市標準,其中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仍然是說企業要盈利,而第四套,尤其是第五套,明確說了可以虧損,但只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和市值的規模,這個規則其實制訂已經很接近納斯達克了。

最後,錢軍表示,科創板註冊制在制度上,尤其是上市制度和退出制度上,已經很接近成熟市場,希望靠這個制度吸引大批好的科創企業,真正的股市還要走向成熟,還需要投資者的結構機構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