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7號”,這位漳州“紅色金融家”為何被“中紀委”官微推介?

今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官方微信刊載了

《代號“7號”,他是中共絕密機構冀南銀行的首任行長》一文,引載《跨越時空的回信》欄目介紹了漳州“紅色金融家”高捷成的故事:

代號“7號”,這位漳州“紅色金融家”為何被“中紀委”官微推介?

【視頻導讀】他代號“7號”,卻是家人眼中棄家不顧的“浪蕩子”--他是“紅色金融家”、中共絕密機構冀南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前身之一)首任行長、漳州人高捷成,中國共產黨金融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1939年10月15日,抗日戰爭期間冀南銀行成立,負責印造和發行根據地的鈔票,穩定邊區經濟。在高捷成看來,印鈔也要像打仗一樣,他將印鈔地點選在太行山的深處、陡峭的懸崖邊。為了防止敵軍突襲,銀行的物資和設備經常要靠人背馬馱,戰時三小時內即可完成轉移。冀南銀行也由此得名——馬背銀行。

1943年5月14日,由於漢奸告密,高捷成在河北省內丘縣白鹿角村遭遇日軍突襲,身負重傷,生死攸關之際,他命令戰友帶著銀行文件先走,而他則與敵人戰鬥至最後一刻,壯烈犧牲,年僅34歲。

高捷成犧牲的消息,為何時隔八年才被家人得知?他曾經欠下的兩萬餘元債務從何而來,最終有沒有還上?76年後的今天,高捷成的孫子高慶麟來到節目現場,為我們解答這些疑惑,講述自己的爺爺與“馬背銀行”的故事,並寄出了一封跨越時空的回信。

代號“7號”,這位漳州“紅色金融家”為何被“中紀委”官微推介?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江西衛視推出的紅色人文季播節目《跨越時空的回信》,通過解讀烈士家書,邀請烈士後人講述英雄故事,寫下一封跨越時空的回信的方式,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前行力量。節目播出後,先後獲得中宣部《新聞閱評》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聽監看》的肯定,同時,在行業內和受眾中產生了較大反響。

一階段以來,“漳州金融”持續關注高捷成等紅色金融史實,旨在進一步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激勵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銳意進取,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紮實做好各項工作,全力服務“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為打造“工業新城”,加快富美新漳州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漳州金融、漳州新聞網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歡迎在漳州微信矩陣、今日頭條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聯繫電話:18359614989(+微信同號,請備註“推廣”)

代號“7號”,這位漳州“紅色金融家”為何被“中紀委”官微推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