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如何才能發表多篇高質量論文?

博士生如何才能發表多篇高質量論文?

我現在的導師4年就讀完了博士,期間發表了18篇論文,他從讀博的第二年才開始發表,並且所有論文都發表在頂級期刊上。雖然我從來沒問過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但是我想應該有以下幾個因素:

1. 擁有一位高產的優秀導師。我導師的導師是工程學最高產的教授之——Adrian Bejan博士,他已經發表了600多篇論文和數本書籍,毋庸置疑,Bejan博士是當今熱能工程學舉足輕重的一員。

2.培養出一系列有用的技能。使自己獲得一些熟練的技能,你就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更輕鬆、更快速、更高效地應用這些技能以解決問題。許多解決辦法可能會很快變成論文,這就是你讀博第一年需要做的。學習你的領域中的一些特定方法。任何重要的東西或者你看到的東西都有可能對你的領域有用。讓你自己的各項技能不斷豐富起來,這樣你才能快速產出結果,並開闢出新的道路。

3. 心中要有確切的目標和時間表,這樣你才能快速實現目標。目標可能是你論文的主題,但是你必須要花費很大功夫才能達成這個目標。如果你明確了時間表,那麼你不僅可以輕鬆地跟蹤記錄你的工作,你取得的一些小成就也可以隨時整理成論文進行發表。達成最終目標之前的一些工作可能會失敗,但是總有一些會成功。如果你的許多工作都出現了問題,那麼你應該考慮一下調整自己的方向。

4.多個任務同時進行,但是不要太多。同時進行幾項工作很有幫助。我和我的導師都發現,同時進行兩個任務是最高效的。這兩項任務應該互相有所關聯,這樣你就不會失去重點。好處是如果你被一個任務難住了之後,就可以切換至另一個任務。比如,我經常做模擬和優化,因此我可以在進行模擬的時候做一些其他事情,或學習一些其他東西。但是,不要同時做太多工作,因為你會很容易迷失方向。

5. 讀大量的書籍和期刊。你要緊跟步伐,知道別人在做什麼,讀一些綜述文獻,瞭解一些與你的領域並非直接相關、但卻可以發表相關論文的期刊。這可以使你一直了解自己所在領域的前沿動態。

6.隨時將想法記錄在一個筆記本上。當你在做我所給出的第5點時,你的腦海中會湧現出一大堆想法。把這些想法都記錄下來,標上時間、分類,對其中的一些想法優先處理。想法雖然很簡單,但是執行起來卻很複雜,所以你必須樹立起強大、多樣的技能庫,這樣你才能選出一個最好的應對策略。在你有了一些想法之後,你可以和導師分享並討論,以決定之後的具體做法。這就是科學的頭腦風暴。

7.別被導師所侷限。(要做到這一點,首先你要確保導師對此沒有意見,一定要在任何時候都先跟導師進行確認。)雖然這一點有一些爭議,但是和有其他工具的其他同事合作對你很有幫助。我覺得大多數教授都會認為,只要不影響你的工作進程,和不同領域的同事合作是一件好事。但是,你的重心永遠要放在你的論文上。

除此以外,你還需要其他的必備因素,例如努力工作、保持健康等等,但是我覺得這些因素無需贅述。當然,它們也十分重要。在以上這些因素中,我認為第一點最重要。即使你並沒有想過要變得多產,一個優秀的導師總是能使你改變自己的行為,並且教你如何做。

博士生如何才能發表多篇高質量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