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我從3歲開始喝茶,我父親是一個農夫,家裡比較窮苦,住在一個大院子裡。我們家特別窮,家裡有十八個兄弟姐妹,我排行第12,所以要寫武俠小說,可以把我寫成“林十二少,隨時可以射出一把飛刀。”

這是林清玄大師說的,一個茶齡豐富的喝茶人。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縱觀林清玄的一生,不難發現,喝茶對於他來說的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為什麼?我們且往下看。

林清玄1953年出生於臺灣省,高雄人,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

他是最愛茶的作家之一,留下無數關於茶的散文和演講。林清玄喝茶還得從小時候說起。

小時候的“吸茶”

林清玄的父親非常愛喝茶,家裡院子中有一個石桌子,上面放一個鐵鑄的大茶壺,下面是一個爐子。他的父親和他的朋友,耕作歸來後,常常圍著石桌子,每人手裡端一個小茶壺,盡情地喝茶。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林父端的是小茶壺茶壺嘴比一般的長3、4倍。喝茶時,把茶葉抓到小茶壺裡,然後向裡面倒開水,用手抓住小茶壺,吸茶,茶壺不大,一口就可以吸完。

大人們吸完茶,不會收茶壺,要等林清玄的媽媽第二天來收,等大人們走光,小清玄就把壺內剩下的茶吸光,看見大人圍在一起喝,他認為一定是好東西。這種喝茶的方式,頗有點野蠻氣質。

所以,林清玄愛喝茶是源於家庭的影響,在父親與朋友的耳濡目染下,小小的他很早就接觸到了茶葉,並愛上了喝茶。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中國茶道的豐富

有一次一個日本茶道專家採訪林清玄,他還提起了小時候吸茶的事。他認為每個人喝茶的濃度、喝茶的時間、喝茶的方式都是不一樣“茶中香味,只在一時”,茶裡最香醇、最巔峰的味道只有很短暫的一刻。

所以這種喝茶方式“每有客來,自壺一把”,因此隨你自己的喜歡,加茶葉、添水。茶水很少,剛好一口。

日本的茶道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其實是中國當時寺廟的飲茶方式。日本喝茶很嚴格,他們一般不在家裡喝茶,而是茶堂喝茶,到茶堂要穿過一個小的花園,茶堂裡要掛一幅畫,放一瓶單數的、不能太香的花,最後才能喝到茶。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林清玄常常與日本的茶道專家討論,日本人的茶道只學到了中國茶道的一點點,而沒有學到文人的茶道(蘇東坡、黃庭堅的茶道),也沒有學到老百姓的茶道。中國茶道的層次、內容豐富是外國人沒有辦法理解的。

為喝好茶,千里尋訪

林清玄年輕的時候常常在每年產茶的季節,開著車到臺灣幾個著名的茶區買茶,只要有好的茶就全部買下來,但要說最瘋狂的卻是四川之行

1996年是林清玄第一次去到成都,他那次是為了去青城山找茶。由於路不好,正在修路,他到了成都之後僱了一輛車,但司機摁著喇叭就上路了,一路上喇叭就沒有停過。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但是到了青城山他有些失望,道士做的茶是用品質很差的塑料袋包著的,泡出來也不好喝的。

後來他又去了一次成都,轉道去了雅安。林清玄被書店老闆請喝茶,還帶著他找茶。在蒙頂山的茶葉博物館裡,他喝到了茶,但感覺和在青城山的差不多。但是不管怎樣,始終沒有他想象的感覺。

不過他在這裡找到一間永興禪寺,品嚐了和尚們的蒙頂甘露,覺得不虛此行。後來他帶了2斤茶下山,方才彌補了以前沒尋到好茶的遺憾。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從技術到覺悟

在尋訪茶具時,林清玄還了解了茶聖陸羽的故事並受到震撼。陸羽從小不喜歡唸經,喜歡飲茶泡茶,但師父不准他泡,他立下志向“喝遍天下的水,飲遍天下的茶”。陸羽11歲離開寺廟,走遍了中國十大茶區,品評天下名茶。

所以,林清玄非常注意喝茶,他想在茶裡面品位陸羽的精神,想去追尋文化的需要。

開始他喝茶帶有技術性,收來的茶放在冰櫃裡面,心中很開心,然而那時候的他還沒真正懂得怎麼喝茶,不知道茶產自哪個茶區,怎樣泡茶才能泡出最好的品質。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慢慢的他發現,這樣喝茶並不能進入茶的心。到後來,林清玄進入到佛教的世界,才體味到只有真正注重內在修為的人,才可以進入茶的心。於是在吸收到的宗教的一些東西后,林清玄才把“茶”和“禪”結合起來。

品茶的四大益處

第一、喝茶會讓人靜心,從前燒水不像現在這麼方便,以前是燒木頭,一燒就要一兩個小時,水煮好,再泡好茶已經2個多小時,這時你的心會異常安寧。

第二、從容,喝茶的整個過程有很多細節,你快不得,所以你的心就變得從容。

第三、專注,泡茶是一個接著一個步驟。

第四、單純,喝茶時不會想東想西,你會回到一個很單純的狀態。

這四個意義正好禪的要求一樣, “禪”就是單純的心,禪不是去外面尋找一個東西,而是迴歸到自己單純的狀態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活在當下

茶和禪有很多形通的地方,最重要就是“單純”。怎樣進入單純狀態,就是看腳下,活在當下,活在眼前的一刻。所以,林清玄寫過:傾宇宙之力,活在當下。因此把全宇宙的力量集中起來,活在眼前這一瞬間,就是活在當下。

如果把有錢、有權、有地位當作成功,成功的人就很少。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更慈悲、更懂得愛、更懂得寬恕與包容。活在當下,是非常重要的。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喝茶的修行

當你的全身心都投入到那一杯茶裡面,它當然就好喝。只有你每一次喝茶的時候都有這樣的心,你才可以進入“茶的道”,才可以進入“茶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是取決於內在的選擇。

人生的三個境界

人生有三種境界,一種是物質和慾望的境界,要過更好的生活。有的人在這個境界中會感到很痛苦,一是因為你的的物質慾望永遠不會得到滿足,二是因為慾望的滿足是非常短暫的。

第二種境界就是文明的、文化的、藝術的。可是到了這個境界,仍然不能免除人生的痛苦與彷徨。第三就是宗教的、靈性的、精神的境界。達到這種境界,是沒有煩憂的境界。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喝茶的三個境界

茶道也是一樣,也有這三種境界。一開始是技術性的,去買最好的茶葉。喝茶的第二個層次,是後面有很多故事。

茶的更高的境界,不是獨飲,而是分享。

分享你的人生,分享你的體會,分享你在找茶的過程中對人生的一些體會,這就會讓你的文化擴散出去。

所以林清玄不只自己喝茶,他還教他的孩子喝茶讓孩子給客人泡茶。從小培養孩子內心的穩定、從容和專注。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林清玄覺得所有的人都應該去喝茶,因為通過喝茶可以使他們靜心去修行。

還要加強對小孩子的教導,告訴他茶文化,這樣茶文化就不會沒落。特別是蓋碗茶,蓋碗茶是由自己來決定,加多少水,什麼時候加,它是非常好的一種茶文化。

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喝酒喝到最高境界,與喝茶喝到最高境界是一樣的。只要是文化,達到最高的境界就是相通的。

安詳,就是靜心與從容。靜心、從容、專注、單純其實是一個東西,這種狀態每個都可以得到。


林清玄走了,卻留下了喝茶40年的感悟


林大師對於喝茶的感悟,值得細細品味。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能養心。善茶之人能提升人生境界,心性平和,能面對生命困境。

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知茶,懂生活。

【此文章為「高級評茶員-茶藝師-思佳」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

有任何關於茶的問題歡迎留言或私信我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