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毛驢前景怎麼樣?麻煩知道的朋友回答我謝謝?

天際雪


或許很多人都想問養驢未來有沒有前景,那你就要了解目前國內養驢狀況。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古代到底有沒有養驢的,古代養驢都知道是毛驢作為代步工具和農作,可是你不知道是在東漢時期就有人養驢,《東觀漢記》載開國皇帝劉秀喜歡毛驢,有當朝臣子為討好皇帝開心,呈現毛驢給皇帝騎,皇帝甚是喜愛,許多大臣也跟著騎毛驢,有了官員牽頭,許多百姓也開始養驢,把好的毛驢提供給達官貴人,用來展示當時的地位。騎毛驢已經是當時身份地位的象徵,養驢戶看到了商機,就在當時最多存欄量記載有城內1000多頭毛驢。可是好景不長因為皇帝對於毛驢不再感興趣,慢慢的毛驢養殖也被從新利用到勞作代替工具。從此各朝各代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養驢。民國時由於人們思想得到改觀,驢肉館的興起養驢的人也得到思想的轉變,由於當時局勢動盪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養驢。

雖然古代沒有像現在真正意義上的養驢,但是毛驢存欄量要比現在毛驢存欄量多幾十倍。現在人類生活提高對於毛驢產品喜愛,消費水平提高,毛驢已經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消費起的產品,拿阿膠來說,阿膠作為真貴的養身藥材,雖然價格比較高,但是很多人願意為其買單,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人們對於驢肉的喜愛更是願意消費,驢肉脂肪少,功效要比其他牛羊肉多。驢蹄子等都是真貴藥材。毛驢可以說全身是寶。

2013年-2017年驢價遞增,讓很多人看到了養驢事業可行性,幾乎養驢不會賠錢,政府扶持力度大,市場需求大,幾乎不用在乎銷路問題。2018年雖然由各種因素驢皮帶動活驢下滑,可是時間非常短暫,驢價居然立馬回升,這個價格波動並沒有像豬價羊價那麼讓人擔憂,因為短短几個月的驢價下滑幾乎對於養驢戶沒多大影響,如果拿現在驢價和2015年相比價格是持平的,何況現在還有漲幅的空間。毛驢雖然效益好但是養殖的人並不多,不光是因為飼養週期,而是毛驢普遍需要場地,不像牛羊那樣很小空間就可以飼養,毛驢是直腸動物需要有活動場地,不管你是育肥還是繁殖,活動場地對於毛驢是非常重要的。

養驢服務也曾經問過很多養殖戶,為什麼寧可養羊也不喜歡養驢呢,一隻品種羊價格和驢駒差不多,回答多數都是因為養羊見效快5個月可以看到效益,毛驢雖然效益高但是需要10個月才可以出欄,相差一半的週期,主要原因還是擔心毛驢不好銷售。

那我們就說說未來毛驢銷售道路,其實說實話毛驢銷路真的不是問題,問題是很多養驢戶吧賣驢的方式和賣羊的方式混合,養大就在家等著販子上門收,養羊的畢竟多,販子也多,養驢的畢竟少,驢信息也相對少,所以你養驢別人不一定知道,銷路是需要自己打開的,販子上門收給的價格低,那麼現在社會發展那麼快是不是可以轉變思想,網絡推廣自己的毛驢養殖事業,甚至可以做驢肉加工,全國各地集市上幾乎都很少看到有鮮驢肉,這個巨大的利益市場。驢肉餐館,相信北方很多地方有,但是並沒有像羊肉館那樣隨處可見,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銷售渠道,自己養殖的毛驢自己屠宰,不光找到銷路還能擴大毛驢效益。毛驢存欄量每年都在下降,而市場對於驢產品需求越來越大,按照一頭200斤驢駒計算4300元,550斤按照16.5一斤,毛利潤是4775元減去飼料和其他費用飼養10個月大約利潤是1775-2300元。所以養驢前景是絕對靠譜的。



鄉村三農小書屋


養驢是很好的發家致富的項目,小時候我家養過牛,養過驢那時養這個是它們犁地,打場邦主人幹農活,現在養驢主要是商品驢,但驢很好養,麥杆,花生秧,紅薯秧,穀子杆,乾草樹葉都草,再喂一點精料,,每年生一個小驢仔,驢仔價格不非,收益可觀,:養驢是一個很好的致富項目


JLtian13103759963


養殖毛驢市場前景還是不錯的。據統計,目前養驢的規模數量相對較少,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省份以牛羊養殖為主導產業,對肉驢生產沒有合理的發展規劃及品種改良項目。一些地方的農民現在也沒有養驢的習慣,或是認為養驢不如養豬、牛、羊賺錢。

如果各地能以市場為導向,依據當地和地理條件,引進和培育本地優良肉驢品種,大力發展肉驢這一特色養驢業,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能增加收入。

農村搞養殖賺錢,最重要的是選對項目,會降低很多風險。選擇養殖項目的時候尤其需要十分謹慎,不能盲目跟風。

隨著目前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驢肉漸成餐桌新寵,其消費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驢肉細嫩味美,營養價值高,素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美稱。近年來,驢肉在市場上一直價格不菲,如果再加工成驢肉罐頭、醬驢肉、驢肉蒸餃等食品,利潤更大。

想養驢賺錢,技術方面的話,你養不養得活?能不能讓驢少生病?會不會繁殖技術?市場方面的,養大的驢賣不賣得出去?減掉成本後利潤有多少?

最後養殖有周期性,還要多關注市場行情。總之,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鵪鶉養殖記


你好,

2013年-2017年驢價遞增,讓很多人看到了養驢事業可行性,幾乎養驢不會賠錢,政府扶持力度大,市場需求大,幾乎不用在乎銷路問題。2018年雖然由各種因素驢皮帶動活驢下滑,可是時間非常短暫,驢價居然立馬回升,這個價格波動並沒有像豬價羊價那麼讓人擔憂,因為短短几個月的驢價下滑幾乎對於養驢戶沒多大影響,如果拿現在驢價和2015年相比價格是持平的,何況現在還有漲幅的空間。毛驢雖然效益好但是養殖的人並不多,不光是因為飼養週期,而是毛驢普遍需要場地,不像牛羊那樣很小空間就可以飼養,毛驢是直腸動物需要有活動場地,不管你是育肥還是繁殖,活動場地對於毛驢是非常重要的


浚縣小影


農業農村部近日稱,將支持包括養驢業在內的特色產業發展。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加強先進養殖工藝、技術和裝備推廣力度,帶動提升養驢業發展水平,認真研究、適時啟動國家級毛驢核心育種場遴選工作,支持開展育種研究和繁育推廣。近年來,隨著驢肉、阿膠等驢產品需求量不斷增加,驢價一直在保持緩慢增長態勢,加入養驢大軍的人也越來越多。農業農村部支持養驢業的發展,養驢是否能獲得更好的前景?


2019/2020年養驢前景和利潤如何?政府支持肉驢養殖迎發展機會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驢最高的存欄年份是1990年,存欄的數量達到了1200萬頭,隨後存欄數量逐年下降,2012年時存欄數量只有640萬頭,20年間存欄量下降了50%。2012年後,存欄數量銳減的速度變緩,但趨勢不變,2017年時,存欄的數量不足500萬頭,市場供應日趨緊張。

卓創資訊分析師孫立武:“過去農戶散養驢是用來幹農活的,現在逐漸被機械所替代,而且因為驢的飼養週期長,消耗的飼草料大,經濟效益用性價比來衡量不如其他牲畜,散養的農戶沒有能力進行產量上的擴張,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農戶養驢的積極性不高。”

驢皮是阿膠的唯一原料。目前,國內有200多家生產阿膠及相關產品的企業,僅東阿阿膠這一家企業,每年就需要120萬張驢皮,而全國每年的屠宰量一共只有100萬頭,存在著嚴重的供給不足,加上近些年驢皮價格的上漲,一張驢皮的價格在3000元左右,農戶養驢是有利可圖的。

養殖戶:“今年有兩批驢,全部都出售了,賺了20多萬,一共是200多頭驢。”

但是,農戶養驢究竟能賺多少錢,風險係數有多大,卻並不是只考慮存欄量和市場需求兩個因素這麼簡單。

從廣義上講,養驢主要有兩塊收益,一塊是驢皮,一塊是驢肉,卓創資訊分析師孫立武認為,在一段時間裡,驢皮的效益相對可以得到保障。

孫立武:“2007年時,驢皮的價格每斤在4塊到5塊左右,現在鮮驢皮的價格每斤達到了45到50元,價格翻了十倍。由於阿膠企業對驢皮的需求,驢皮的銷路不愁,這塊收益的風險係數相對較少。”


2019/2020年養驢前景和利潤如何?政府支持肉驢養殖迎發展機會

一頭驢,驢皮只有薄薄的一張,大部分還是驢肉,養殖戶最看重的還是驢肉的效益,但是驢肉的價格卻不容樂觀。從消費端看,驢肉的消費主要集中在北方,飲食文化以驢肉火燒為代表。

北京某驢肉餐館負責人高石橋:“我們這個行業發展不均衡,大家都願意吃經典的部位,所以剩下普通部位的驢肉就很難消耗掉,其實這些肉做出來也是很不錯的,但是它沒有經典部位搶手。”

驢皮價格的高漲帶動了一頭驢的價格,但是除了驢皮,驢肉價格漲幅一直不明顯,經常出現驢皮賺錢驢肉虧錢的狀態,這是很多食品加工企業面臨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減少了收購數量,這在一定情況下給養殖戶帶去了風險。

孫立武:“目前驢產業的龍頭是阿膠,阿膠的行情好價格高,驢皮的價格就高,一頭驢的整體經濟效益就好。可以說,只要阿膠一動,整個產業鏈就會跟著波動,如果阿膠價格下滑,將會打擊驢產業的上升勢頭,目前驢產業只靠驢皮牽著走,這放大了農民的風險。”

正因如此,農業農村部日前發文稱支持養驢業的發展,並著重指出將統籌考慮養驢業發展,加強先進養殖工藝、技術和裝備推廣力度,加強深加工的能力,帶動提升養驢業發展水平。總體來說,目前養殖戶養驢在一段時間內是有利可圖的,但也是有市場風險的,等國內驢肉深加工行業完善後,才是養驢業起勢的時候。

2019/2020年養驢前景和利潤如何?政府支持肉驢養殖迎發展機會

相關閱讀:圈養肉驢和散養肉驢技術的對比

驢是草食動物,耐粗飼料,抗逆性強,易於飼養且飼料來源廣,繁殖快,食量小,是非常適合農民養殖的一項新興冷門養殖產業,發展肉驢生產養殖,可作為綠色肉食品的一項來源發展,前途廣闊,大有可為。驢皮、驢肉具有很高的醫藥價值和蛋白營養,近年驢產品不斷開發成功,農業部已將商品驢技術研究開發項目列入2010年扶植髮展項目。未來養驢有極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據有關業內部門對東北、華北、魯西南的幾個省市區的 100 多個養驢專業戶調查,選擇4-5個月的小驢崽飼養1年左右可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每頭驢崽4-6個月售價在3000元左右,養殖一年成功每頭肉驢售價在 12000 元,養肉驢可獲利 4000 元左右。每頭驢駒從產出到 1歲(體重 300kg以上)的飼料成本為 500 元。養驢與養豬、肉牛及肉羊飼養相比較,養驢風險小,投資少,養驢效益高。

因此,各地養殖戶應抓好養驢這一特色產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致富奔小康的前進步伐。尤其是距離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南京、瀋陽、廣州、太原這些大都市近的地方,因為消費高的地方驢肉市場潛力很大,銷路很好,有關畜牧業專家認為,農村發展肉驢養殖業是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一條新門路。發展節糧型畜牧業,應大力發展 肉驢生產,利國利民,前景廣闊。

集約化肉驢育肥,以圈廄養殖為好。一般的圈廄只要上能擋雨、下可遮風就行。圈舍內設有食槽,每頭驢應留足60-80釐米的食位。在成年驢之間,按食位的距離,設置堅固的柵欄為屏障,以防止其互相襲擾(公母混養的圈廄更為重要)。驢是草食動物。其飼草以幹、硬、脆的農作物秸稈為佳。例如穀子、玉米、豆蔓等質地較硬的秸稈,用鍘草機切成3、4釐米長的短段。

最忌喂半乾不溼、折之不斷的飼草。此類飼草最易讓驢鬧“結”症。同時輔以豌豆、玉米、炒棉子等精料或麥麩等。每天早、中、晚各喂1次,以晚飼為主。每次飼餵時添上單草(即草樣秸稈)讓其食至大半飽時,再喂合草(即將秸稈摻以豆蔓、苜蓿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飼草),以此誘其食慾。待其有停食的表現時,再喂拌草(即把槽底所剩的草,摻以玉米、豌豆、炒棉子等整粒飼料或摻以麥麩及少量水),以誘其達到最大攝食量。



2019/2020年養驢前景和利潤如何?政府支持肉驢養殖迎發展機會

應選用耐粗飼、形體較大、繁殖性能良好、適應性好、抗病力強、飼料報酬高的驢種。目前肉驢多以同類交配繁育為主,也可與馬雜交。集約化養殖可採用人工授精法,採集良種清液。有利於大批量繁育,加速良種的培育推廣。

肉驢比起馬、牛等更耐粗飼,抗病力也較強。但這並不等於不生病,尤其是在集約化養殖條件下,要嚴格執行“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更要注意環境衛生,防止疫病發生。肉驢同騾馬一樣,容易患傳染性貧血、鼻疽和破傷風等。

選擇肉驢養殖品種質量決定未來效益選種方法及注意事項:

1.選擇父母代品系良好的母驢。

2.選擇食慾旺盛,生長快,滿2年齡,體重在100公斤以上的母驢。肉驢配種1.配種的母驢須達到2年齡,體重在150公斤以上。2.把準母驢的發情期,採取“老早配,小晚配,不老不小中間配”的原則。

3.母驢產駒必須掌握在氣候溫和春季,即6-7月配種,3-4月產駒。

成驢育肥

1.新購入的肉驢,第1天光飲水;第2天飲水,加喂青草或乾草;第3天飲水,採食青草或乾草,加喂麥鼓0.5公斤:第4-6天同上,加喂玉米1公斤。

2.經6天過渡期後,即可進入育肥期,粗飼料穀草、棉籽皮、大豆秸、玉米秸等採食;混合精料每頭日喂3.5-4公斤,其組成為:棉籽餅或大豆粕、花生餅50%,玉米麵29%,麥數20%,食鹽1%,另每頭每天加喂碳酸氫鈉20克。家庭飼養以拴養、固定槽位,公、母分槽飼養為主。

春、夏、秋以飼餵或放牧青草為主,早、晚兩次補飼精料,冬季全程舍飼。粗飼料要切短 3-4cm,精料要磨碎、壓扁、焙炒、浸泡軟等,以提高適口性和消化利用率。由於驢的胃小,飼餵時要少量勤添,利用夜間不影響其休息的特點加喂夜草。同時,驢吃乾草需要大量的消化液,必須供給充足清潔飲水 ; 冬天飲溫水 = 及適量食鹽。每天早、午、晚、夜各喂3 次。德州驢性成熟較早,一般在 64A62 日齡時即表現為性成熟。



公、母驢 412 歲即可配種,母驢發情特徵明顯,易受胎,一生可產駒 65 頭左右;公驢性慾旺盛,精液品質良好,除可進行純種繁殖外,可作為優良品種對各地方驢進行雜交改良。以德州驢為父本與蒙古、新疆等地方品種的母馬進行雜交,可產生質量很好的騾子。

毛驢養殖優勢:肉驢養殖的效益分析驢的養殖與其它動物養殖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1.易飼養:愛吃農作物秸稈、牧草、野草等,食量小,僅相當於驢的1/3,養殖成本低。

2.風險小:疾病少,驢肉市場行情好,市場價格普遍比驢、羊肉略高。

3.可役用:驢是幹農活的好幫手。一是驢肉。 驢肉是人們喜愛的上等肉食品,素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之美稱。早在 200 年前,清代嘉慶年間德州地方的名吃“保店驢肉”就已經名滿京城。

解放後保店驢肉又被載入《中國土特名吃大詞典》。 驢肉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不但肉質細嫩,而且口感還特別好。經分析測定,每百克驢肉中含蛋白質 18.6g 、脂肪 0.7g 、鈣 10mg 、磷144mg 、鐵 136mg 、熱量 80 大卡,其蛋白質含量比驢肉、豬肉都高,而脂肪含量卻很低,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據醫學記載,驢肉還有補血、補氣、補虛的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