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一個貧困的農民的兒子成為中國首富的達芬奇密碼

許家印:一個貧困的農民的兒子成為中國首富的達芬奇密碼

1

1958年許家印出生於河南周口農村,在八個月大的時候,母親去世,成了半個孤兒。沒有孃的孩子,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苦,許家印真是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許家印至今忘不了的事情是上小學時候因為家裡窮,學校又遠,一星期的乾糧要一次帶齊。自己帶到學校的饅頭和地瓜餅,過了三天就變黴長毛。但是,還是捨不得扔掉,洗掉黴點後繼續吃。

你們覺得窮人是真節省嗎?不是,是窮人們沒有浪費的權利,否則就要捱餓。這樣貧困的童年,讓許家印形成了非常節省,甚至是摳的性格。

這更顯的他後來對錢認知轉變為大方的不易和彌足珍貴。

不過,也正是這種摳讓許家印攢出了出去打拼的第一筆錢。

1992年,在河南舞陽鋼鐵廠工作了10年的許家印辭職了,一個人跑到特區深圳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當時的許家印全部身家只有2萬元。2萬元錢現在看來很少,但是,在那個時候可是一筆鉅款。

可這2萬多元的鉅款你知道許家印是怎麼攢出來的嗎?他是從牙縫裡一點一點摳出來的。

1982年在河南鋼鐵廠工作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是100多元元左右,一年不吃不喝也不過是1000多元,10年下來最多攢1萬多元。

當然10年裡,許家印還是要漲工資的,但是和生活費相抵消,也就差不多能摳出這1萬元了,許家印居然存了2萬,可想而知是怎麼摳出來的。

導致男人不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小氣、吝嗇、胸無大志!一定要遠離這樣的男人!當然,如果許家印對錢認知的格局只是摳,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中國首富,更不會給高管分千萬的年薪了。那麼,許家印是怎麼轉變過來的呢?

2

無論是創業還是去獲得金錢都要經歷和錢有關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叫“掙錢”階段。

“掙”字是提手旁加一個“爭”字。從外部競爭角度談,創業掙錢必須靠自己的雙手去和別人爭,這個階段非常的艱苦,但人人都要經歷,再強大的企業也有最弱小的時候。

從自身來講,“爭”是和自己爭,也就是省,就是摳。省下來就是賺的,這個階段能用免費的絕不花錢,有便宜會盡可能去佔。

當然,在這個階段會省錢更重要,因為無法開源就只能截留,只有對自己狠一點,才會讓自己和企業活得更長。

許家印到深圳開始創業的時候也是如此。1997年正值亞洲金融風暴,國內企業界一片哀鴻,在深圳打拼了5年的許家印開始了創業,確一頭撞上了這一行業低谷。

可是,他真的沒有錢,怎麼辦?那只有用最少的錢,拿更多的地,然後快速開發銷售,快速回籠資金。

許家印拿到的第一塊地是撿到了一個大便宜,因為金融風暴這塊地被低價甩賣的,可即使價格便宜到最低,對許家印來說也還是一筆天文數字。怎麼辦?只能“摳”,壓價壓不下來,許家印就從付款方式上“摳”,最終賣家受不了許家印軟磨硬泡,同意把11萬平方米的地塊一分為三,分期付款。首期地塊4.7萬平方米,首付500萬元。

拿到了買地合同書,許家印又找到銀行貸到600萬元的貸款,500萬交了首期地塊後,許家印用100萬元啟動了金碧花園項目,項目最終回款8000多萬元,許家印一下賺了1000多萬。

沒用自己的一分錢,靠“掙”靠“摳”許家印完成了自己的原始資本積累的第一桶金,而這桶金確實沉了點1000萬啊!

3

創業和獲得金錢的第二階段,叫“來錢”階段。“來”的繁體字的結構是十字架下面三個人 , 這個階段,要想獲得金錢就要僱傭更多的人來。

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是對賺錢方式認知格局的不同!

“窮”和“富”都有寶蓋頭,僅靠力氣掙錢的人,一定是窮。工薪階層“窮“的原因是財產性收入太少了,只靠出賣力氣的工資來賺錢,所以永遠也不會成為富人!

而富字寶蓋頭下面是口和田,過去的地主為什麼會富,是因為他們僱傭出力的窮人來種田,所以他們富。

為什麼很多企業掙到了第一桶金,卻最終倒閉,就是因為他們無法進入第二個階段,或者是不知道該進入第二個階段了。

因為還處於第一階段“摳”的狀態,他們知道掙錢不易,會大幅壓縮成本,能少用人絕對不多用,能自己親力親為的事也絕對不會請別人。這些創業者他們寧可剝削自己也不肯去“剝削”別人。這就是為什麼公司規模難以壯大的很重要的原因。

而有創業者雖然懂得了“來錢”階段需要靠僱傭更多的人,但是,因為對錢的認識沒有升級,他們保持著用錢對自己“扣”的美德。可是,你想啊一個對自己都“扣”的人,怎麼能對員工大方呢。久而久之,老闆就因為小氣和吝嗇而失去員工對他的尊重和愛戴,這樣的企業最終就會倒閉。

不放大對錢認知的格局,你永遠賺不到錢。未來的競爭永遠是人才的競爭,企業不讓員工發財,企業很難賺到錢,只有讓員工發財,你才能發財……

幸運的是許家印做到了這一點,他成功的從“掙錢”階段升級到“來錢”階段,所以,這次給任澤平發1250萬的年薪就不足為奇了。

許還有家印有那麼貧困的童年,“摳”是根深蒂固,但是這都能轉變對錢的認知,我們什麼理由繼續小氣、吝嗇呢?不改變,你就永遠來不了大錢。

4

創業和獲得金錢的第三階段,叫“生錢”。“生”字的理解是一個平臺上面站了一頭牛,這個大家非常好理解,就是錢生錢,就是通過資本運作獲得金錢。

創業者完成了“來錢”階段之後,要想企業再跨臺階,就必須進入資本運作的生錢階段。只要這個平臺搭建好了,生錢是分分鐘的事情。

許家印:一個貧困的農民的兒子成為中國首富的達芬奇密碼


大家發現許家印“生錢”玩的好,是在2016年8月3日。下午1點13份,恆大持有萬科的比例還僅有1%-2%,而8月6日下午5點多,恆大宣佈已經購買了萬科股份5.17億股,佔万科總股本的4.68%,共計花費人民幣91.1億元。

而這次收購許家印,僅僅用了2天就賺了32個億。這就是進入“生錢”階段的威力!

5

創業和獲得金錢的第四個階段是“賺錢”階段,“賺”字是由“貝”和“兼”組成。 在這個階段的企業家賺錢絕對不在是首要目的。改變世界,造福人類,才是他們的首要任務,而賺錢只是做事的附屬品。

有些人在創業的第一個階段就要學習喬布斯為改變世界,其實是謬論。格局放大是在不同階段逐漸生成,提前和滯後對企業發展都是毀滅性的。

當然,有些企業家任性的留戀“生錢”階段的話,還把錢視為唯一目的,擁有鉅額財富,對錢的認知如果還停留在前三個階段,他的這個企業絕對不會贏得尊重,甚至是毀滅。

錢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事物,但它並非與生俱來,同時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得到或可隨身帶走。人經由各自努力程度之不同,在其一生當中固然可能累積或多或少之金錢,然而當生命終結,辭別人世之時,這些錢將再全數歸還社會,無人可以例外。

錢的本質,是上天託付給我們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沒有人可以真正擁有。懂得這一點,你必然頓悟,賺錢不是目的!至少不是唯一目的!錢只是工具和實現夢想的手段!

所以,在掙錢階段,我們保管錢非常少,主要是用來養家餬口;到了來錢階段,保管的錢多了起來,我們可以帶來就業,幫助別人養家餬口;到了生錢階段,我們可以用的錢變成了資本,可以幫助更多企業發展,這間接幫助更多的人養家餬口;而到了賺錢階段的時候,因為我們掌握鉅額的錢,我們必須用手裡的錢做更多的事情,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去把賺錢作為主要目的。因為這個時候,你已然清楚,你不過是錢的暫時保管者,最終還是要還給社會,與其這樣,你不妨去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其實,掌握權力和掌管金錢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所以,那些掌握巨大權力的人,如果能夠看透權力和金錢的這些相似點,他就更應該明白,在擁有權力的每一天,不是為了自己去賺取更多錢。

你掌握的權力越大,你的責任越大,應該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如果倒行逆施你不願意去做,權力終究會被以一種你不喜歡的方式被收回。

許家印在“賺錢”這個階段就做得非常好,他一次性向貴州大方縣投入60億元,幫助這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整體脫貧。

許家印:一個貧困的農民的兒子成為中國首富的達芬奇密碼


大家注意,是投入60億元,而不是投資60億元!

請記住,上天要你掌握的錢愈多,就越是希望你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幫助更多的人。

當然,你更應該記住的是,錢只是你實現夢想和工具的手段,而不是把掙錢當做人生目的,你對錢認知格局越高,你越能擁有它。

許家印:一個貧困的農民的兒子成為中國首富的達芬奇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