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成績能看出中考成績嗎?

手機用戶20442793908


初二成績雖然不能決定中考成績,但是對中考成績有很大的影響作用,而決定中考成績的是初三的努力程度。

以數學為例,初二數學的知識點佔到中考的60%左右,如果能夠把初二的數學學好的話,那麼到了初三以後,學起來也是相對比較輕鬆的,那學生的數學成績也就相對比較穩定。


初二的成績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因為畢竟離中考還有一段時間,還有很多的變數。而變數最大的就是學習中等的學生。他們與成績優異的學生存在較大差距,但比,學習非常差的學生又有一定的優勢,對於這一類學生來說,初二成績很具有不確定性,如果他們能夠在初二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發散努力學習,尋找自己知識的遺漏點,改變自己的學習習慣,那麼在初三很可能出現逆襲,中考的時候能夠考到一個好的高中。


而對於成績優異的學生和成績非常差的學生來說,對於這兩種極端來說,初二成績基本上決定了中考成績,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只是通過大數據來發現這種現象,因為初中階段正處於孩子的青春發育期,在心理方面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情緒的變化會非常影響孩子的學習,極個別有學習任務的學生,因為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擾,可能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而一些成績非常差的學生,可能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也會抵制住外部因素的誘惑,專心學習,實現中考逆襲,這都是有可能出現的,但畢竟是少數。


總之,初二成績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到中考成績,但是不能夠決定中考成績,只要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努力學習,在初三這一年,加倍努力的話,也能夠實現中考成績的逆襲,考取一所不錯的高中。


蕭輝田老師


初二的成績,不能完全看出中考成績,但是也差不多,要想中考考得好,初二是一個關鍵節點。

初一的時候,因為剛換一個新的學習環境,很多同學,一時間適應不過來,不管是學習氛圍,還是學習能力培養,都處在摸索的狀態,很多孩子還在適應當中,因此,此時的成績,大多不能看出中考的成績。

本人在初一的時候,歷史第一次考試,只考了年級倒數第2名,英語也只有60多分(滿分120分),初三之前,基本都在70分左右徘徊,初二升初三的考試,年級沒進前30,英語只考了75分(滿分120),但是在中考時,英語成績考到93分的成績(滿分100分)。

因此,在初二的成績,不能完全看出中考成績。

那麼,在初二時,學生應該如何做好複習,才能在初三時,考出好成績呢?

1、基礎知識的積累;

或許在初一時,你還暫時把時間花在適應初中生活和環境上,暫時不適應初中的學習方式,但是到了初二,你已經有1年的時間來適應,如果此時還不適應,基本涼涼。

在初二時,你要把初一沒學好的知識點,重新自學一遍,比如英語單詞記憶,簡單語法的記憶,數學、物理的公式,定理,解題技巧,語文基礎知識點,梳理清楚,歷史地理生物也一樣。

2、解題的訓練;

書本的大多數知識點,大多都是理論,單點存在,考試則不同,理論要想在實際中發揮作用,還需要通過實際應用,才能看出效果。

此外,在解題的過程中,可以看出自己哪方面的知識點還掌握的不牢固,查漏補缺,沒掌握的知識點,繼續返回去複習,理解並記憶。

已經理解並記憶的知識點也可以得到鞏固,同時還可以在實踐中培養信心。

3、考試時間有限;

不管是什麼樣的考試,都是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固定的題量,平時如果不多訓練,會在考試中出錯,不管是心態,還是解題技巧上,還是知識點,都需要靠平時的積累和鞏固。

初二的成績,儘管不能完全看出中考的成績,但是基本能看出80%,如果初二成績很差,那就證明你沒有學好,想要靠初三來扭轉乾坤,有點難,尤其是那些平時不愛學習,一提學習就犯困,各科成績都不好的學生。


貴哥英語課堂


本人認為是可以的。親身經歷。

總的思想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不得。

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吧。就是如果你初二的成績是前十名,那麼你初三的成績在前一百名。我初二上學期的期中,期末,下學期的期中期末,四次大型考試。兩次全級第一,一次全級第五,一次全級第三。全年級6個班,一個班六七十人左右。這樣的成績是好的吧。基礎很紮實,牢固,也有自己的學習方法。

可到了初三呢?有很大一部分的初三複讀生。自己努力學習,也只能考全年級前80名,那落差還是比較大的。

我想說的是,初二基礎很重要,我有一個同學,他的伯伯是老師,讓他初二留了一級,就是為了初二打好堅實的基礎。初二固然重要,知識點只要掌握即可,重要的是初三能把課聽懂,然後能建立自己各個學科整個初中的知識體系。把自己三年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才能活學活用,運用自如。才能考出比較好的成績。

另外中招考試考的另外一個是心態。初三是第一個分水嶺。也是學生成長的重要一步,只有基礎知識掌握牢固,能把較難的知識點熟練掌握,做題的時候,熟練運用。心態不要崩,要自信面對自己遇到的困難。只有這樣,才能考出優秀的成績。

所以初二的時候,能看出初三的成績,但也不是絕對的。有的聰明人醒過來就在一瞬間,醒以後如果想學習,那進步也是一日千里的。

不管怎麼說,踏踏實實學習,健健康康成長,便是父母和孩子的福氣。


小明聊生活and學習


以我的經驗來看,初二成功逆襲的人不在少數,初二開始隕落的人也不少。不過,就總體而言,初二成績基本與中考差不多了,可能還會更多,下面簡單說說我的看法。

第一,總體數據

我們學校上一屆畢業的學生裡,有100多人考到高中,可上一屆的學生在當年初二的期末考試裡,只有80多人考進區前3000名(高中提供3000個學位),也就是說,經過一年的努力,這一屆學生升高中的數據,由80多人提升到100多人!這麼看來,初二到初三,成功逆襲的人還算不錯。

第二,學習的規矩

學習是需要基礎的,就算有的人是天才,如果他的基礎不紮實,那也很難得到比較理想的成績!(不過既然能稱之為天才,那在補基礎這一塊,肯定會比普通人高效很多)比如數學,從初一接手這個班開始,那些數學考六七十分的,小學的時候數學絕對是有問題的!我問了很多個都是這種情況!理論上,只要小學56年級的數學無法達到90分,上了初中,絕對跟不上!可能初一還有七八十分,初二就五六十了!而那些成績比較好的,往往是基礎比較紮實、智力也不錯。這樣的學生,想要取得退步是比較難的,除非他自己不願意再學習而已!


明17890714


初二成績能看出中考成績嗎?這需要從以下幾點分析

①對於目前成績好班裡前十名的初二學生來說,基本上不會出現多大的問題,他的中考成績也會很不錯,這就是我們大家眼中一霸到底的學霸,他們基本上都能夠考上重點高中

②對於目前成績中等的學生,如果在中考之前的這一年時間裡,能夠努力學習的話,他們提高成績的希望還是很大的,所以對這部分學生來說初二成績並不能決定他們的中考成績,比如我的一個學生,初二的時候在班裡排名23名左右,年級十二個班大約600個學生,排名300出頭,可是這個孩子進入初三以後開始發力努力學習,在初三一摸的時候,衝到了班裡第11名年級的120名以前,反之如果這些成績中等的學生進了初三以後堅持不下去了,沒有努力學習,那麼中考成績肯定要比現在的成績還要低!這類學生也不少!這是最讓人感到惋惜的學生!

③對於目前成績差多門功課不及格的學生來說,那麼毫無疑問壓力巨大,但是壓力大並不能放棄,成績差考不上好高中但是考一所普通高中的普通班還是很有希望的,前提是你從內心深處正在的感覺到中考的重要性,真正的想努力主動學習,不玩手機不偷懶,
最後要鼓勵一下目前成績不好的初二學生,距離中考還有一年時間,如果抓住這段寶貴的努力學習,那麼考上高中的希望還是很大的!人生的道路還很長,最怕的就是自暴自棄!因為有不少學生在最後這一年從四十多名前進了十幾名考上了普通高中!

以上內容和圖片摘自《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更多內容


家庭教育感悟


能也不能

能是因為學習是連續性的,好成績差成績都不是突然而來的,必定都是有原因的,比如 學習是否努力,上課是否專注,家庭作業是否認真完成等等,這些是非常不容易改變的,也不是僅僅依靠學校老師,家長,或者學生自己能夠完成的,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說不能是因為萬事都有例外,只要狠下一條心,還是可以改變的。我舉個極端一點的例子,我是在湖北沙市專門做初高中補習的,前年來了個八年級學生,數學物理初中知識完全不會,跟沒學一樣,並且有點逆反,說了也不怎麼聽,沒辦法了來我這一對一,也可以叫一對二,因為學生媽媽也跟著我學,媽媽經常對學生說,你看我都學會了,你呢?這樣過了半個學期,基本就趕上來了,也不用人陪了。最後中考考了個普通高中的重點班,家長還比較滿意。


高中數理化鍾老師


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生到了初二,其資質、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都差不多已經定型了,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基本上已經可以看出該學生能在中考中獲得什麼樣的成績。儘管如此,我個人覺得初三一整年的時間也是非常關鍵的。

就拿我自己來說,當年我上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成績算是還可以的,但是到了初中二年級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出現了厭學的情緒,結果初二那一年我的成績一落千丈,家長也非常擔心。初二下學期,我們年級分“快慢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的時候,成績處於低谷中的我在那個時候被分配到了“慢班”。

當我被安排到慢班的倒數第二排的時候,我開始有了一種濃厚的危機感:如果我再不努力的話,估計初三一畢業就要拿起斧頭跟我的父親一起去當木匠,或者拿起重錘跟隨我的舅舅去當石匠。當時我有一種想法:無論是當每天吃木屑的木匠,還是每當吃石灰的石匠,都是我不想要的,我要繼續讀書!

所以,從初二剛要結束到初三剛開始的那一段時間,我幾乎是發了狂一般地努力學習:早上四點左右我就起床讀英語,英語讀一個小時之後再背誦語文當中必備的內容,中午午休的時間“啃”數理化的題目,遇到不懂的就厚著臉皮去老師宿舍請教,哪怕被老師吼幾聲依然繼續去請教,畢竟慢班的其他同學很難為我解惑。

到了傍晚吃完晚飯之後,我就拿出政治這個科目的相關資料進行瘋狂誦讀,普通話讀膩了就用本地話背誦……初三上學期過了兩週,我從“慢班”調到“快班”,以一個月在整個年段進步一百多名的速度“衝刺”,最終我的成績有所“回暖”。同時,我在參加中考後的成績,也讓教我的那些老師刮目相看。當然,我的例子並不一定適用在每一個初二學生的身上,畢竟不是每一個初二的學生都能像我當年那樣“開竅”。

一個初二的學生,如果在初中前兩年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都比較強的情況下,只要保持下去,那麼在參加中考時候的成績就不會差不到哪裡去,如果發揮正常的話,被重點高中錄取也不是多麼稀奇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個初中前兩年基礎比較差學生,慵懶散的學習態度到了初三階段還是“雷打不動”的情況下,那麼這種初中學生的中考成績必然與我們猜測的相差無幾,也就是奇差無比。

所以,通過初二階段的成績能否看出一個初中生中考的成績,這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


微雨潤苗


多方面因素,不能一棒子打死的。

首先是勤奮和機遇

我同桌初二就跟二愣子似的,也不學習啊,但是初三下學期成績飆升,和我般的般,為啥你知道嗎,因為勤奮和機遇(我這個好同桌),初三上半學期,他上課還扣我校服呢!可是期末考試後就天天熊我給他講題,他問的都挺基礎,我就當複習了給他講書上的知識點,他也是努力貪黑起早的學。

其次,要看基礎和毅力

你要看他的基礎咋樣,如果基礎好成績還能上,如果不好還想有好成績那就挨累了。現在不是誰都願意挨累的,沒有毅力是受不了那個罪的。

最後,你的捫心自問(或者你和他推心置腹),我能行嗎,我想走這條路嗎,是不是別人逼我一把,拉我一把我就願意學,如果答案為是,那成績就能更上一層樓,反之,就給他找個大專混個文憑吧。千萬別說文憑沒用。


機械雜談


初二的成績基本已經看出中考的情況,但是如果從初二努力還是來得及的,但是孩子和家長需要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必須要做好吃苦受累的準備。我曾經帶過類似情況的學生,全校初二年級接近五百多人,孩子保持在三百左右,如果按這個情況下去考入高中基本是沒大有希望的。從初二十月一國慶節孩子母親找到我,開始補習,孩子剛開始還可以,慢慢的就懶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但是孩子母親意志很堅定,堅持孩子要學下去!補課之前我對孩子和孩子母親說,我們現在已經初二,我們不是在補課,我們是在與時間賽跑,我們是在補以前我們學習過程中浪費的時間。初二上學期成績進步很慢,但是經過寒假系統複習後,初二下學期基本就爆發了,一直保持在年級一百五十名左右,原先的弱項物理,現在成為了孩子的強項。所有,家長和孩子做好了準備,還是有很大希望的,這個過程很枯燥很累,家長和老師要多鼓勵多開導。


成蹊課堂


我今年準高一,初中是劃片區進的,初一進去有分班考,進了一個最差的班(一個年段2個A班4個B班4C班)年段600人一直都是200多名,算不上好,我初二也一直是年段200多,初三進到180多190多名,最好的一次也才年段138,可最後一次中考我年段110多,進了市區一所排名第二的高中。初二的成績不代表中考成績,中考考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心態,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