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成立國際諮詢委員會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成立國際諮詢委員會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內設立的二戰期間抵滬猶太難民名單牆。新華社記者許曉青 攝

新華社上海10月24日電(記者許曉青)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國際諮詢委員會23日在此間成立。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波蘭、以色列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27位專家學者擔任委員,其中部分為二戰猶太難民後裔。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納粹分子在歐洲瘋狂迫害殺戮猶太人,而中國上海向猶太人敞開了懷抱。1933年至1941年,先後有數萬名猶太人赴上海避難或尋求中轉。1943年2月,侵華日軍在上海虹口提籃橋地區設立“無國籍難民限定居住區”,即虹口隔離區,約2萬名猶太難民與同樣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中國老百姓同甘共苦,結下深厚友誼。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

一名外國遊客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參觀。新華社記者許曉青 攝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於2007年建館,選址位於上海虹口的原摩西會堂及周邊裙樓,設展覽陳列區。12年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餘萬人次到訪紀念館。紀念館還陸續向全球徵集到700餘件實物及大量口述史料。同時,紀念館持續赴歐美等地舉辦“猶太難民與上海”主題展覽,也吸引了大批參觀者。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館長陳儉說,隨著紀念館的規模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這裡已成為相關領域國際文化交流和學術研究的前沿平臺之一。目前,紀念館正在擴建,計劃將展館面積增加到4000平方米。從擴大國際交往、提升學術研究能力、凝聚各方資源的角度考慮,紀念館正式成立國際諮詢委員會。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國際諮詢委員會成立當天發佈的紀念館所在地----原摩西會堂的1:100縮小版模型。新華社記者許曉青 攝

據瞭解,該委員會的委員主要以各國大學教授為主,其中包括相關領域著名學者、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潘光,英國愛丁堡猶太文化中心負責人喬·傑夫·戈德布拉特等。每位委員獲頒聘書,首任聘期3年。

戈德布拉特在致辭時說,當今世界仍可從這段歷史中汲取“上海經驗”,來增進包容、理解,乃至推動和平。“讓我們攜手邁出這項工作(指國際諮詢委員會)的第一步。”

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國際諮詢委員會成立同日,還舉行了上海猶太難民研究與歷史記憶共享國際研討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