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張郃和張飛相比,誰的綜合實力更強?

談文論史


張遼帶兵能力最強,張飛作戰能力最強,張郃應變能力最強,但是要說到綜合能力,還是屬張飛最強,其次是遼,最後是張郃。

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這首詩說的就是張飛,雖然張飛在三國演義中,被羅貫中刻畫得勇猛無敵,兩次單挑天下第一的呂布而不敗,長坡坡前一聲吼,吼死了曹將夏侯傑,吼得曹營諸將趕緊跑,一個人就嚇退了曹操百萬大軍。

但這只不過是張飛在小說中的形象而已,在真正的歷史上,張飛到底是如何一個人呢?



接下來說的是正史,張飛在三國正史中的記載是唯二的“萬人敵”和“熊虎之將”,另一個是關羽,單單就看這個評價,張遼與張郃就望塵莫及。

張飛的這個評價是來自敵方陣營的頂尖人物所作的評價,曹操陣營中的郭嘉、程昱、劉曄都評價張飛是萬人敵,勇冠三軍,孫權陣營的周瑜評價張飛是熊虎之將,來自敵人的評價,一般來說比較可信。



當你評價一個武將的時候,一定是綜合了這個人平常的表現、戰場上的功績、以用領兵用兵能力來作出的,同理,郭嘉、程昱、劉曄、周瑜等人,對張飛的勇猛戰績多有耳聞,才會作出如此評價。

再來看張飛在歷史上的戰績,三國以曹魏為正統,張飛早年追隨劉備,算是曹魏的敵人,因此張飛被記載下來的戰績,只有與曹魏作戰的,而與其它人作戰的戰績,基本上就沒有記載,但並不代表張飛早年沒有戰績。



張飛被記載下來的戰績有:

1、據水斷橋喝退曹軍

張飛確實在當陽橋上嚇退了大批曹軍追兵,這在歷史上是存在的,但並不是張飛一個,他帶了20多騎兵立在身後,也沒有所謂製造灰塵及伏兵的樣子,就是硬碰硬的帶著20人立於橋上,曹軍都不敢上前交戰,最後張飛成功掩護劉備逃走。

曹軍不敢上前,就是害怕張飛的勇猛,可見張飛的威名在曹軍心目中早有耳聞,張飛雖人少,但曹軍並不敢上,只能說明張飛以前太歷害,是那些沒有被記載的戰績嚇退了曹軍。



不要以為這很簡單,這可是正史上的兩軍對壘,當時的劉備軍還是大敗的情況下,曹軍大勝都不敢迎戰張飛,可見張飛有多歷害,曹軍的追兵全是虎豹騎精銳,都不敢上前對抗張飛,難道這些士兵不想立功嗎?並不是,他們更擔心自已的性命,所以不敢上前。

2、破江州敗嚴顏

劉備入川后,召張飛、諸葛亮、趙雲帶兵入川支援,張飛曾單獨領兵攻破江州,擊敗並生擒嚴顏,嚴顏頗有骨氣,不願意投降,張飛反而釋放了嚴顏,成為一段佳話。之後張飛還單獨領兵攻破了巴郡和巴西郡。



3、宕渠之戰完敗張郃

宕渠之戰就是張郃率軍進攻巴西郡的宕渠,張飛率軍抵禦,兩軍對峙五十多天,張飛利用地形將張郃引到瓦弄口,利用狹窄的地形將張郃數萬人打得全軍覆沒,只有十幾個人跟張郃一起棄馬逃走。

這是張飛與張郃的直接對戰,戰爭的結果就說明了張飛遠強於張郃。



正因為張飛不是曹營將領,三國志又以魏國為正統,劉備早年在創業時期,又沒有設置史官,因為張飛很多戰績沒有記載進史書,但並不代表沒有,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郭嘉評論張飛是萬人敵,但是郭嘉在208年就去世了,但史書上關於張飛的戰績在208年之前幾乎沒有,難道郭嘉看人不準嗎?


再來說張遼與張郃,由於張遼和張郃兩人都是曹營將領,因此他倆的戰績,在史書上記載得非常詳細,一件一件的都有記錄。



張遼最早是丁原手下,後來隨丁原到京城投靠何進,成為何進手下,何進被殺後,與呂布一起投降董卓,董卓被殺後,跟隨呂布,呂布被殺後,投降曹操,之後就開始了一路開掛的人生。

張遼隨曹操參與官渡之戰有功,隻身入山招降昌豨有功,隨曹操平定河北四州有功,隨曹操北征烏桓時作為先鋒陣斬單于蹋頓立下大功,勇闖天柱山斬陳蘭、梅成有功。



張遼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合肥之戰,合肥之戰爆發前張遼依照曹操手諭,先發制人,帶領八百勇士趁孫權全軍未合攏時,衝擊孫權中軍大帳,此戰,張遼數次逼近孫權大帳。

此戰張遼斬將兩人,兵卒數十人,將孫權的中軍衝擊得七零八落,張遼八百人面對孫權數十萬人,從早上殺到中午,毫無懼意,還數次進出救出已方被困士卒,極大的打擊了孫權軍的信心,此戰打成了孫權一生的惡夢。



不僅如此 ,在撤退時,孫權居然親自斷後,又被張遼按在地上一頓摩擦,差一點就活捉了孫權,要不是淩統、呂蒙等人拼死護衛,孫權能不能逃走都是個未知數,從此張遼之名威震整個江東,江東小兒只要一聽到張遼之名,嚇得不敢啼哭。

張遼戰績雖多,但頗有勇武之名,但張遼除了合肥之戰,當時的人及史書對張遼的評價並不是太高,甚至是少有評價,就連孫權後來對張遼的評價就是:張遼雖然生病了,但是其通不可擋,要小心。



張遼與張飛這種萬人敵比起來 ,還是差了一點,但張遼在曹操手下,有很多的領兵機會,因此他的帶兵能力還不錯,比起綜合能力,還是張飛強於張遼,畢竟萬人敵的意思就是綜合能力,而不僅僅是勇武。


相比較之下,張郃就明顯差了一些,張郃最大的優點就是活得長,比張遼和張飛都長,成了後期,名將調零,張郃成為無敵的存在一樣,但還是被諸葛亮斷後的蜀軍射殺。



張郃是河北名將,最早是韓馥手下的軍司馬,韓馥讓冀州後投靠袁紹,在官渡之戰,袁紹失敗後,投靠曹操,成為曹營將領。

張郃隨曹操參與平定北方四州的戰役,之後就開始在關中一帶隨夏侯淵鎮守平亂,漢中之戰時,夏侯淵戰死,張郃臨危受命,成為曹軍臨時統帥,穩定了漢中軍心。



張郃一生最大的戰績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期,在街亭大敗馬謖,打開了由關中通向隴西的大門,導致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直接失敗,張郃立下大功。

但是好景不長,張郃與司馬懿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被擊敗,也同樣是在這次戰役中,張郃因為追擊諸葛亮軍,在木門被箭射中右膝而死。



張郃與張飛交戰被打敗,就說明張郃不如張飛,而張郃戰績又不如張遼,所以張郃綜合能力最差。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張遼、張郃、張飛誰更強 需要用武力、謀略、名望、官職升遷、國君待遇等方面去分析

先來看三人的名戰(武力):

張遼名戰有四:

1、張遼和夏侯淵攻打東海昌豨,在自己糧盡要回下,假傳曹操命令,獨自一人進入東海昌豨家裡招降。這就是張遼的膽量——圍城攻打別人,竟然敢獨自一個人進城招降!

雖然曹操事後承認了張遼,但還是責備張遼過於膽大、採用的不是大將的方法:

“太祖遣豨還,責遼曰:"此非大將法也。"”

2、張遼和曹純、張郃作為騎兵先鋒,大破烏桓騎兵,斬殺單于蹋頓;

3、天柱山之戰,狹路相逢勇者勝。面對天柱山長達20多里的險隘山路,張遼說:“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蕩平匪患;

4、合肥大戰孫權,二進二出,挫折10萬東吳軍銳氣。

張郃名戰有四:

1、柳城之戰,張郃表現比張遼好,因此戰戰功,張郃被封平狄將軍;

2、漢中之戰,劉備用一萬精銳攻打張郃不成功,只能放火燒;

3、臨急受命,在劉備擊殺夏侯淵不利情況下,張郃被推為軍主,劉備竟然不能趁機奪取漢中,和劉備對峙到曹操來到;

4、街亭之戰,擊敗馬謖,一舉破了諸葛亮北伐之功。

張飛名戰有三:

1、長坂坡之戰,張飛以20騎兵斷後;

2、擒拿嚴顏;

3、巴西之戰,以一萬精銳襲擊擊退張郃。

從武力值而言,張遼第一、張郃第二,張飛第三。很多人估計會認為張飛第一,這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張飛沒有張遼合肥之戰800人衝進10萬軍隊的作戰記錄,也沒有張郃在柳城之戰和烏桓騎兵奮戰的苦戰。張飛最出名的就是長坂坡喊了一句話,震懾對方——另外,橋已經斷了,別人想要和張飛單挑,也過不去啊!

謀略

張遼的謀略表現:

1、和夏侯淵攻打昌豨時,觀察入微:

“數日已來,每行諸圍,豨輒屬目視遼。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計猶豫,故不力戰。”

每次圍攻時,昌豨都看著我;而守軍射箭一次比一次稀少。因此,張遼推斷,昌豨並無堅守之心,有投降之意。事實也證明了張遼的推斷。

2、在曹操剛剛奪下荊州時,張遼軍有人謀反放火,士卒大為慌亂,張遼很鎮靜,下令:不是造反的人坐下不動。張遼率領親兵幾十個人以身示範,不一會就將造反的人捉拿處死。

雖然是簡單的排除法,但需要非常的膽量和鎮靜。

3、逆向思維。天柱山之戰,在眾人眼中是兵少道險,難用深入,在張遼眼中是一與一,勇者得前。

4、概括法,直指核心。面對曹操叮囑在孫權來攻的教書,張遼簡單直白說出了曹操的用意:

“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

先挫敗敵軍銳氣,然後堅守。

觀察入微、排除法、逆向思維、概括法,這些是張遼在謀略方面表現出來的特徵。在柳城之戰前,張遼就提出了防備劉備勸劉表趁曹操不在、襲擊許都奪走漢獻帝導致曹操失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

“今天子在許,公遠北征,若劉表遣劉備襲許,據之以號令四方,公之勢去矣”

只是曹操認定劉表不會採納劉備的建議,才有柳城之戰。

張郃的謀略表現:

1、勸袁紹派兵援助曹操所攻打的烏巢,但被拒絕;

2、漢中之戰,夏侯淵死後,張郃節度眾軍,讓本來佔據優勢的劉備無法佔到便宜;

3、街亭之戰,面對馬謖分軍合擊的態勢,張郃釜底抽薪,直接斷了馬謖軍的水,一舉改變形勢;

4、屈指一算,計算出諸葛亮要退軍,想要直接抄諸葛亮的後路,結果諸葛亮退軍更快

張飛的謀略

張飛的謀略如果要算,只有巴西之戰中以其他路以精銳伏擊張郃。


小結:在謀略上,張遼第一,沒法,表現太多;張郃第二,主要體現在臨場變化強悍;張飛第三。

名望

這裡說的名望,是《三國志》中的名望,並非《三國演義》中名望。

張遼:

在張遼鎮守江都的情況下,孫權非常忌憚,下令約束各將軍不得亂動:

“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張郃:

劉備後悔只殺到夏侯淵而沒有成功殺張郃:

“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

諸葛亮北伐時,極為忌憚張郃:

“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張飛:

“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

官職升遷

張遼:丁原時為從事;呂布時為騎都尉、魯相(呂布佔據徐州時);投降曹操時為中郎將、關內侯;後被封裨將軍;在黎陽攻打袁譚、袁尚時,為中堅將軍;擊敗袁譚後被封蕩寇將軍;跟隨曹操平定荊州,被封都亭侯;天柱山之戰,假節;合肥之戰後,被封徵東將軍;曹丕未即位時,封前將軍,並封兄長汎及一個兒子為列侯;後封都鄉侯;曹丕即位後,封晉陽侯,後為起第舍,將當年跟隨張遼合肥之戰的士卒全部晉升為虎賁。

張郃:應募攻打黃巾軍,為軍司馬;跟隨袁紹時,為校尉,後因為在擊破公孫瓚中戰功多,被封寧國中郎將;投降曹操,封偏將軍,都亭侯;柳城之戰因功封平狄將軍;在漢中時,封蕩寇將軍;因夏侯淵死後節度漢中眾軍有功,假節;曹丕即魏王位時,為左將軍,都鄉侯;曹丕即帝位,封鄚侯;魏明帝時,加特進;封徵西車騎將軍。

張飛:跟隨曹操時,為中郎將;赤壁之戰前,為宜都太守、徵虜將軍、新亭侯;劉備入蜀後為巴西太守;劉備稱漢中王時,為右將軍、假節;劉備稱帝后,衛車騎將軍、司隸校尉、西鄉侯。

小結:張遼和張飛都曾被曹操任命為中郎將,原因在在於二人的勇。但張郃跟隨曹操,比張遼晚,但升官速度一點不比張遼慢。剛投降時,張遼是關內侯,而張郃就直接都亭侯,張遼到了曹操平定荊州時才是都亭侯。因此張郃的升遷速度比張遼快一些。


君主待遇:

張遼:曹操親自出迎征戰歸來的張遼,並和張遼乘同一輛車入城;在柳城之戰中,曹操把自己軍中標誌麾給張遼替代自己下令。

張郃:

曹操將張郃比喻為韓信“太祖得郃甚喜,謂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

曹明帝親自離開鄴城到河南為張郃出征送行——可不是出門口送行,而是南下渡過黃河,走好久路的,並把護衛自己的武魏、虎賁派遣去護衛張郃。

張飛:別跟我比,皇帝是我兄弟!


綜述

名戰(武力),張遼第一、張郃第二、張飛第三;

謀略,張遼第一、張郃第二、張飛第三;

名望,張遼以勇讓孫權忌憚,張郃以巧變讓劉備、諸葛亮忌憚,二人各分秋色,張飛只被臣子稱讚,排最末;

官職升遷,張郃最快,張遼第二,老資格的張飛不如年輕後進魏延,排最末;

國君待遇:張飛第一,張遼次之,張郃最末。

張遼,2個第一,2個第二,1個平分秋色,名列第一位;張郃,1個第一、2個第二,1個平分秋色,1個最末,名列第二位;張飛,1個第一,4個最末,名列第三。

當然,從《三國演義》而言,張飛是第一位的。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張飛長坂坡的一聲怒吼拒曹操,張遼帶800勇士直衝孫權十萬大軍,張郃街亭大破馬謖,三位張姓大將在三國時期都大放異彩,光彩奪目,各有戰績。

要說誰的綜合能力更強一點?這是一個很複雜的評比,因為三人能力都很強,又都是大將,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套標準,就我個人認為,綜合能力張遼最強,張郃次之,張飛最後。


很多人可能會反對我的這個結論,覺得明明張飛是三人中武力最強者,我卻把他排在最後,但武力並不代表綜合能力。且他三人的武藝並沒有差距那麼大,不論張遼還是張郃和張飛打,在百十回合,根本就分不出勝負。

為將者,勇而無謀,只能給別人當棋子用。他們三人皆是武將,要論綜合能力,就要從功勞、過失等能力來分析。我為什麼有這樣一個結論?下面我分析一下:


功勞對比

張飛、張遼、張郃皆是平民出身,都靠自己一身武藝白手起家,經過一場場戰鬥,打出自己的地位。

張飛

其中張飛是蜀國開國功臣,與先主劉備是把兄弟,是三人中地位最高者。他武藝高強,勇冠三軍,是有名的萬人敵。

他一生中從未懼怕過任何一個武將,他對稱為三國第一猛的呂布,是開口就罵,動不動就言語挑戰,兩人交手100來回合都沒分出勝負。


因為劉備建立勢力較晚,所以張飛的功勞特別亮眼的不多,他的功勞主要有:

208年,在長坂橋勇拒曹操,為劉備逃脫曹操追殺贏得了時間。

213年,張飛帶兵攻破江洲,生擒嚴顏。

214年,張飛與諸葛亮、趙雲兵分三路掃蕩西川,張飛平定巴郡、巴西兩郡。

215年,張飛率領一萬精兵在宕渠大敗張郃。


張遼

張遼出生在邊陲,最開始在幷州軍團丁原手下為將,丁原死後,又跟著呂布四處征戰。下邳城戰敗後,曹操生擒呂布和張遼,因張遼不懼死,曹操感念他忠義,招降張遼,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張遼前半生顛沛流離,跟著曹操以後,深得信任,他一生中大小戰不斷,臨死之前,還拖著病體,威震江東,建立頗多功勞,是三人中最有成就的。他的小成就太多,就不說了,只說

大事:

201年,張遼孤身一人,勸降昌豨,保東海郡五年太平。

204年,攻破鄴城,並招降緣山一帶的賊眾,及黑山孫輕。

205年,徵破遼東公孫度麾下營州刺史柳毅。

207年,張遼指揮魏軍,大破烏桓,並臨陣斬殺烏桓單于蹋頓。

215年,張遼親率將士八百人,以少打多,衝入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主帥旗下,令東吳軍士聞風喪膽,從此之後張遼的名字響徹東吳。曹操對張遼此次戰績評價很高,史載“太祖大壯遼”。

222年,東吳再次背叛魏國,張遼以年老之身到海陵臨江駐防,大破吳將呂範等人,並繳獲大量舟船。


張郃

張郃也是降將,曾在袁紹麾下效命,後因袁紹聽信饞言,欲殺他才轉投曹操。他用兵巧變,善於利用地形。他在三國前期大將層出不窮時並不怎麼出彩,但到了三國後期,他越來越受重用,為魏國建立不少功勞。

他早期很受曹操重用,一直跟隨曹操四方征戰。佔鄴城,渤海攻打袁譚,率軍包圍雍奴,征討柳城,他都有建功。在白楊山之戰中,受張遼指揮,大破烏桓。由此可看出在曹營,張郃是排在張遼之後的。


三國後期他的功勞主要有:

220年,張郃南下江夏郡,獨自率領幾路大軍渡過長江,奪取了百里洲上的吳軍堡壘。

228年,張郃在街亭大敗馬謖,使諸葛亮的北伐功敗垂成。

229年, 諸葛亮再次出祁山,對陳倉發動猛烈進攻,張郃料定諸葛亮糧草支撐不久,定會撤軍。

從三人功勞可見,張遼以一將之勇,震懾東吳和烏桓,他的功勞最大。張飛為劉備建立蜀國立下汗馬功勞,也曾打敗張郃,他排第二,而張郃在三國早期時,雖有建功,但沒有張遼和張飛那麼亮眼,排第三。


過失對比

張飛、張遼、張郃三人之中要說過失對比,我覺得張飛的過失最多,張郃也有敗於張飛之戰,張遼在三人中表現最好。

想當年,劉備佔領徐州,令張飛守城,張飛貪酒,還無理鞭打手下曹豹,令他心生怨恨,與呂布裡應外合,奪取徐州。使劉備失了根據地,只能四處漂泊,依附諸侯。

最重要的,就是張飛死的太窩囊。因關羽之死,張飛早晚哭泣,諸將以酒勸解,他酒醉後,常鞭打手下,令他手下將士頗多怨言。


後來聽說劉備要為關羽報仇,逼迫手下範疆、張達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還在眾將面前鞭打二人,把他二人逼反。他們趁張飛酒醉,拿刀行刺張飛,成功後當夜割了張飛首級,轉投東吳。

張飛帶了一輩子兵,卻死在自己的人手上,皆是因為他貪酒、脾氣暴躁引起。張飛總是關鍵的時候掉鏈子,若他沒有和劉備的這層關係,沒有任何一個主帥能容納他。後來他死於非命,也是自己作的。


而張遼和張郃都是死在戰場,特別是張遼,拖著病體,還幫魏國震懾東吳,真是國之柱石。

因為張飛過失,不是戰場上的勝敗輸贏,而是個人情緒的無法控制,屢次壞了劉備的大事。所以在綜合能力排名上,我把他放在了張遼、張郃之後。

我的總結:張飛、張遼、張郃都是一代勇將,都武藝高強,勇冠三軍。但就綜合能力而言,張遼的影響更大,以一人威名震懾一個國家。張郃因為穩重,總能在魏國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戰場,不論對上哪位大將,都能保持自身,也是大將之才。而張飛,武力高強,是一名悍將,卻因自身的性格,令手下對他頗有怨言,也為自己死於非命埋下一顆種子,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所以他的綜合能力排名最後。

你是如何看待這三位猛將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大概是我上大學的時候,忘了是《百家講壇》的哪位老師了,評價過三國當世之名將,他總結的是當世名將必須有相當高的統帥力,指揮過一定人數的大規模戰役。小打小鬧的、投機取巧的、武將單挑的這一類特別突出的只能算是演義中不可缺少的一筆,不是當世名將的考量範圍。所以,這位老師講,三國當世名將魏國的曹仁、曹洪、張遼、李典、樂進、徐晃、張郃、夏侯惇、夏侯淵以及後期的司馬懿等;後漢的只有關羽、張飛,至於趙雲更像是一位資深的保鏢,其他的武將畢竟都沒怎麼指揮過什麼大規模的戰役,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劉備集團過於依賴劉備和諸葛亮所造成的;最後說一下吳國,吳國的歷任大都督都是當世名將不用多說,其餘的武將都是戰將,就這麼簡單。

最後,回到我們現在的這個問題,三張誰更強,我個人認為,張遼>張郃>張飛,因為,張遼畢竟在逍遙津對抗的是整個吳國,張郃在司馬懿的後三國時代也同樣扮演著重要作用,而張三爺在我們的意識裡更多的是三國初期的武將硬剛,而缺少大軍和大規模戰役的統帥。在那樣動亂的年代只有足夠的統帥能力才是當世名將的體現,也真是孫劉聯盟導致了曹操集團必須要應對更多的戰役,只有這些更多的戰役才使得該集團的名將層出不窮。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李咩咩63135196


這個問題有意思,三張相爭,哪位最強?

即然是三位武將的對比,我覺得應該從幾方面進行考慮:1.武藝高低,2.領軍才能,3.功績。




一、先比較三人的武藝,依據就是單挑戰績。

張飛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單挑戰績如下:





張飛的成績單非常輝煌,他一共參加過26次打鬥 ,其中勝利了21次,斬殺了11人,吼死了1人,打敗過許禇3次,打敗過張郃3次,打敗高順,于禁,刑道榮,馬岱各1次。

張飛有過3次平局:與呂布打平2次,與馬超打平1次。

張飛輸過一次,醉酒後被呂布打跑,但呂布“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張飛是唯一一個百合以上能與呂布打平的猛將。

張郃

在《三國演義》中,張郃的單挑戰績如下:





張郃應該是《三國演義》
中戰鬥質量最高的猛將了,大家看看他的對手

超一流:趙雲、馬超、張飛、黃忠,蜀漢五虎他拼過四個。

一流:張遼、龐德、關興、魏延,

二流:楊昂

張郃參加打鬥13場,只遇到過一位二流戰將,被他碾殺,其餘全都是硬碴子。就這樣,張郃居然能活那麼久,也是奇蹟。

張遼

在《三國演義》中,張遼的單挑戰績如下:




張遼共參加過9次打鬥,勝利5次,平手算4次,輸1次。還算是不錯。

比較三人的武藝,不用考慮,最強的肯定是張飛,而張郃和張遼有過交手,四五十合不分勝負,平手。而相對來說,張郃遇到的基本上都是硬碴子,比張遼的戰鬥經驗要更豐富,而後三國時代,張郃也曾經稱王稱霸,當過一段時間的天下第一,所以排名靠前。

三人的武藝對比:張飛>張郃≈張遼。

二、再說說三人的領兵能力



張飛的領兵能力還算可以,獨當一面的能力也有。長坂坡獨拒曹兵,名揚四海。西取川蜀,所戰必克,立下大功。而宕渠一戰,把張郃收拾得挺慘,連戰馬都不騎了,翻山越嶺而走。


張郃的領兵才能也不容小覷。雖然他曾經被張飛打敗,但也與他當時只是個偏師的將領有關係,軍事才能無法充分發揮。夏侯淵戰死後,曹魏眾將搞民主選舉,推舉他代理主帥之職,也說明在曹魏眾將中,是相當認可他的軍事才能的,認為他是個帥才。而張郃不負眾望,嚴防死守,阻住劉備,爭取到曹操率主力趕到。

張遼的領兵才能就無需質疑了。張飛和張郃對付的是一個或數個敵人,而張遼對付的是東吳一國之敵。沒讓東吳佔半點便宜,還威震逍遙津,殺得江南嬰孩不敢夜啼,這威風,不亞於關羽水淹七軍。

對比三人領兵才能:張遼>張飛>張郃

三、再來對比三位猛將的功績:

張飛

1.當陽斷後

2.鎮守南郡

3.截江救阿斗

4.收降嚴顏

5.平定兩巴

6.宕渠擊敗張郃

張郃

1.從袁紹破公孫瓚

2.從徵烏桓

3.從服張魯

4.從破馬超

5.攻西川

6.屯守陳倉拒劉備

7.平定羌胡

8.奪街亭,敗馬謖

9.圍攻江陵

張遼

1.隨關羽解白馬圍

2.從討袁譚、袁尚於黎陽,有功,行中堅將軍

3.與樂進拔陰安,徙其民河南

4.復從攻鄴,鄴破

5.招降緣山諸賊及黑山孫輕等

6.從攻袁譚,譚破

7.破遼東賊柳毅等

8.復別擊荊州,定江夏諸縣

9.從徵袁尚於柳城,陣斬單于蹋頓

10.斬蘭、成首,盡虜其眾

11.合肥之戰

12.追擊孫權,幾俘之

13.破呂範

功勞對比:張遼>張飛>張郃


通過對以上資料的分析,比較三位猛將的綜合能力:

張遼>張飛>張郃


饞嘴肥貓鏟史官


張遼、張郃、張飛是三國三個姓張的猛將,一個比一個厲害,都是三國時期的王者。有人認為張飛是最厲害的,還有人認為張遼是最厲害的,比張飛還厲害。那麼,這三位的綜合實力怎麼排名呢?個人認為張飛第一,張遼第二,張郃第三,下面從這三人的謀略、武功分析如下。

論謀略:張飛遠超張遼、張郃

張飛曾在長坂坡大顯神威,他以二十餘騎兵,埋伏在樹林中,來回不聽奔跑,揚起灰塵,給曹軍制造疑點。張飛獨自一人我,在長坂坡上大喊三聲“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與我決一死戰”。這吼聲,配合二十餘騎的伏兵,還真把曹操及那麼多曹軍給嚇唬住了。

張飛還在入川途中,用真假張飛之計,騙過嚴顏,將其活捉,最後還“義釋”。張飛並不是人們眼裡的莽漢,他知道不能殺了德高望重的嚴顏,才放了嚴顏,收服了嚴顏,順利到達目的地,比擁有趙雲的諸葛亮還快。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張飛曰:“於路關隘四十五處,皆出老將嚴顏之功,因此於路並不曾費分毫之力。”遂把義釋嚴顏之事,從頭說了一遍,引嚴顏見玄德。

巖渠之戰中,張飛利用自己喜愛喝酒的毛病,成功騙過張郃,將其誘騙到出大營,獲得大勝。這次勝利,全程都是張飛一個人指揮的,沒有軍師諸葛亮及劉備的干擾。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說明張飛真的是有勇有謀,在面對敵人烏龜戰法,他能想到合適的策略,成功戰勝敵人。

以上三次勝利,都有張飛的高超謀略。張飛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大將,不是有勇無謀的“呂布”。

論武功,張飛也是遠超張遼和張郃

張飛曾三次越級挑戰呂布,第一次是在虎牢關前,張飛救下公孫瓚,和呂布戰在一起這一戰,即使沒有關羽和劉備的加入,張飛也能和呂布打個差不多。即使張飛落敗,也在百合開外了。這在當時,張飛創造了和呂布對戰的記錄,大部分和呂布對戰,不出數回合能,就身首異處了。

而張飛越戰越勇,尤其是最後一次對戰,張飛竟然把呂布給嚇跑了。別看某某幾合秒殺某某,那是他們沒遇到真正的高手。如果他們遇到真正的高手,他們立刻會原形畢露,成為手下敗將。只有張飛和真正的高手呂布單挑過,還活了下來。

根據以上描述,可知張飛第一,張遼第二,張郃第三。

第一,張飛

比謀略、比武功,張飛都遠遠超過張遼及張郃。在三國中,張飛是姓張的武將中,最厲害的了。

第二,張遼

張遼雖然有八百勇士破十萬孫權的記錄,也是不同凡響。而張飛更加恐怖,他是以二十餘騎退數萬曹軍騎兵。這說明張飛因此,張飛比張遼略勝一籌。張遼在五子良將之中排第一,而張郃排第四,這說明張遼無論是謀略,還是武功,都超過張郃。

第三,張郃

至於張郃,他不但是“五子良將”之中的倒數第二位,還是張飛的手下敗將。在巖渠之戰中,張郃中了張飛的誘敵之計,大敗而歸。他還差點被曹洪軍法處置了。

總結:張飛、張遼、張郃三位姓張的高級將領,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雖然張遼是曹魏“五子良將”的第一名,可是他和張飛相比,那就是大巫見小巫了。而張郃,那就是張飛的一個手下敗將,不值一提。因此,張飛第一毫無疑問,第二張遼名副其實,張郃只能屈居第三。


魁哥說三國


按武力就要算演義,演義裡張飛大於張遼張邰,按領軍能力要算正史,張合不如張遼張飛,因為張飛張遼是七十二名將,所以就拿張飛和張遼比,正史張遼的功績就是第一依荀攸計隨關羽破顏良,但是起關鍵作用的是關羽,第二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新軍叛亂。第三勇登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長期鎮守合肥。張遼主要就是這三大戰績,但是因為蜀漢無史官,而魏國的史料更全面,張飛的功績就感覺不如張遼了,因為史書記載的張飛戰績都是在赤壁之戰後,而赤壁之前張飛就被曹營諸謀士稱為"萬人敵""熊虎之將”,所以赤壁之前的精彩戰績被省略了,劉備英雄也,更兼關張萬人敵,若與東吳聯盟…,所以曹操才花重金留關羽,周瑜才會借張飛,張飛才能用幾十人拒五千人,(正史無疑兵之計),但既使是赤壁之後的戰績也絕對能位列七十二名將,一、攻荊州,二,攻益州,益州大片土地為張飛所攻佔,比水路諸葛亮要艱難,蜀地難,難於上青天,易守難攻,張飛連攻七十座城,難度可想而知,比古之項羽要強,畢竟項羽打不進益州劉邦,三,張飛一萬兵打張合三萬兵,並且全殲,三倍的兵力打敗不奇怪,但是全殲就不容易了,還是相持了五十多日全殲的張郃,沒有絲毫運氣成分,全是智謀,並且張郃還是曹操的精英,這跟白起活埋趙括不問,趙括雖然熟讀兵法,但是紙上談兵,就是千古笑談,讓白起打四十五萬胡服騎射兵的張合試試?既便是張飛這有限的後期史料張飛在七十二名將的排名也比張遼高,所以我的綜合結論是張飛>張遼>張郃


太極5599



張遼、張郃、張飛三人,若單論武藝,肯定是張飛最強;若要論及綜合能力,張遼當屬第一,其次是張郃,最後是張飛;以上排名,僅屬個人意見;如有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我這麼說,也許會有很多人反對,大家都覺得,張郃被張飛打敗過一次,理所應當排在張飛之後;但是!我想說的是,勝敗乃兵家常事,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張郃與張飛一戰,又無詳細數據,如何能看出張郃不及張飛;



首先我們來說張飛,張飛是“虎臣”,一生以勇猛著稱,與其兄關羽,同為三國時期少有的“萬人敵”;曾於當陽橋一聲怒喝,嚇得曹軍魂飛魄散,不敢向前,如此膽氣真是人間少有;但是!張飛雖勇,卻也有很多缺點,註定他無法與張遼、張郃相提並論;為將者,首先要懂得如何治軍,而張飛的治軍,簡直是一塌糊塗;張飛對自己的部下非常粗暴,動不動就喊打喊殺,對此劉備多次告誡他“你用刑和殺人過於嚴厲,又經常鞭打部下,這種做法會引起禍端!”,但是張飛並沒有聽進去,依然暴戾不減;所以張飛的這種治軍方式,是得不到軍心的,他的士兵對他僅僅是懼怕和憤恨而已;為將者,不得軍心,其結果可想而知,若不是張飛勇猛,我想!他早就被部下弄死了;另一個缺點,他不像關羽一樣,能夠獨當一面,獨自指揮戰役,關羽可以坐鎮荊州,張飛就不可以;張飛缺乏這種獨立分析戰事的能力,他必須要有一個人來提點他,或者劉備,或者諸葛亮;比如劉備、諸葛亮把戰局分析好了,讓張飛去打先鋒,那他肯定會把仗打得漂漂亮亮的,但是!一旦讓他自己去分析戰局,那肯定是亂套的;所以說張飛不能與張遼、張郃比,他只是一個先鋒,而其他兩位,是十足的將才;



然後是張郃,張郃是一位“良將”,他不管是“治軍”,還是戰略眼光,都在張飛之上;張郃確實敗給張飛一陣,但這一陣不能說明什麼,張郃當時用了多少兵力去守這五十日,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張郃守了五十日,被張飛擊敗,逃回去之後,曹操不但沒責怪他,反而將他升為蕩寇將軍,這裡面就有許多問題值得深思了;張郃一生的才能並未施展開來,早年為袁紹滅公孫瓚時,立下的功勞頗多;在後來,袁紹與曹操大戰中,並不採納張郃的建議,甚至聽從郭圖的妖言,無故猜忌張郃;但是!張郃對烏巢戰局的分析,非常之準確,若不是袁紹聽信郭圖妖言,他與魏太祖孰勝孰負還未可知;投奔曹操的張郃,雖貴為五子良將,卻又受制於夏侯淵,不管他為曹操立下多少功勞,他頭上總是頂著個夏侯淵,才能不得盡情施展;儘管如此,依然無法掩蓋其軍事才能,雖身處夏侯淵之下,卻總比主角更亮眼;不管是平定北方,還是阻擊劉備,張郃之功,都遠勝夏侯淵;直到夏侯淵戰死,情況危機之際,張郃才被眾人推上夏侯淵的座椅;



至於張遼,我就不多說了,眾望所歸,基本沒什麼可懷疑的……


愛尚文史


張遼、張郃和張飛,三人都姓張 ,究竟誰的綜合實力更強?演繹裡面大家都知道,張飛最猛,張遼次之,而張郃最差。

在正史裡面,張遼是一個很勇猛的大將,早年間被丁原、呂布招為大將。丁原喜歡兇猛的武將,而他獨愛呂布,而沒有重視張遼,那就說明,張遼的武力和呂布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但是正史裡面也沒有張飛和呂布單挑的事情,只是說張飛醉酒失了徐州,所以無從判斷倆人武力的高下,至於張郃,他和張飛在巴西打過一次,敗了,不過此戰在正史之中也沒有倆人單挑的記錄,說張飛的武力比張郃高,有些太牽強。所以武力這裡對他們的綜合實力沒什麼影響。

在膽識方面,張遼曾經帶兵和昌豨決戰,僵持許久,最後大軍糧草好幾年,打算撤軍。此時他和主帥夏侯淵商量說,自己發現敵將有心歸降,想親自去收復。敵將確實表現出來這種意思,但是卻需要他親自去談。於是張遼就孤身進入敵營,不顧自己的生死,後來果然勸降了這股勢力。


在赤壁打完仗不久,孫權就帶了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張遼合計了一段時間後,決定帶著800人衝擊敵軍。孫權士兵前線部隊被嚇退,後方也就跟著亂了起來,遭遇了小敗。後來孫權發現這股敵軍人數很少,就領兵前來圍困,可就是這麼點人,卻反覆進出他們的包圍,最後張遼成功重複圍困。經過他這麼一折騰,孫權大軍失了士氣,只好退軍了。

張飛膽子也不小,在長坂坡的時候,帶了少量人馬,亮了亮嗓子,就嚇退了敵,不過這種戰績,僅此一次。

張郃此人在正史裡面的形象,比較穩重,夏侯淵軍團兵敗之後,就是因為他及時收攏士兵,這才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但是像上面這二位的勇猛事蹟,在正史裡面沒有見到。所以在膽識方面,張遼要比張飛猛一點,而張飛又比張郃強很多。


當然行軍打仗,大將沒有一些謀略可是不行的。張遼勸降過昌豨,還招降過黑山賊等叛軍,在攻打柳城的時候,敵軍人數極多,曹軍都嚇得不敢動。當時張遼看了一眼敵軍,就知道可以衝鋒擊潰他們,曹操也看出來了,於是一番衝殺,大破敵軍。這份見識、謀略,甚至能和曹操媲美了。

後來張遼老邁,但受到皇命,讓他去鎮守南方,孫權聽聞他來了,心裡害怕,還說:他雖然病了,但是不可抵擋。後來孫權大軍果然戰敗,此時的張遼已老,戰力不足,能打贏這一仗,必然是謀略過人。

在《三國志》中,張飛有兩次精彩的表現,一次就是打敗了嚴顏。此人是一方太守,謀略自然不差,但是最終被打敗,說明張飛在謀略方面肯定不是白痴。另外一次是攻打張郃,兩軍在巴西僵持很久,他卻能主動帶領精兵,迂迴包抄張郃,這份謀略,要強過張郃。

所以在謀略方面,張遼曾經嚇住了孫權這樣的君主,而張飛能打敗張郃這樣將領,那就能認為,張遼強過張飛,張飛又比張郃優秀一點。所以綜合來看,張遼強過張飛,而張郃只能墊底。


小鎮月明


在三國裡面,有不少的同姓名將,這些人的實力也有著不同的差距。張姓作為中國的一大姓氏,古時候也出現了很多的名人。在三國時期,仍然有著大量張姓的名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張飛,張郃與張遼三人。他們三人中,張郃、張遼都是曹魏名將,而張飛則是蜀漢著名的五虎將之一。他們三人都靠著自己的實力,在亂世中闖出了一番成績。那麼三人中到底誰的綜合實力是最強的呢?這也存在著一些爭議。


張飛無疑是三人中武力最強的人,他在歷史上有著萬人敵的稱號。而在演義裡面,他可是能和呂布戰百回合的人,自己在三國裡面都是頂級的一檔。

至於張遼、張郃這些人,他們在個人武力上確實是差了些。不過要論綜合實力,自然就不能單單來看武力值了。

張飛在這一項是有著巨大優勢,我認為在其他方面,張遼無疑是更好的人。因此在三人裡面,綜合實力最強的人應該是張遼,只是張飛由於演義的因素,自己的名氣非常大。


可實際上,張飛的很多成績,也是被人們高估的。 張郃肯定是三人裡面實力最弱的一個,論武力與其他倆人不能比,論用兵也不能與其他倆人比。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三國時期,直接進入到武廟中的人有些少,張飛與張遼倆人都是武廟中的,張郃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在張飛與張遼倆人之間的比較,張遼最大的優勢就是自己出道時間非常早,而且很早就趕上了國內的諸多大事。


張遼原本是北人,因此很早就跟著呂布經歷了諸多大事。他非常善於運用騎兵作戰,因此還多次打敗了很多強敵。在曹操的陣營裡面,張遼是為數不多能獨當一面的猛將,他常常被曹操派去來打一些重要的戰事,很多時候曹操非常喜歡用張遼的騎兵來做前鋒。

張飛早期沒有什麼太好的成績,更糟糕的是,他還直接就丟掉徐州,導致劉備等人不得不選擇投降。 張飛真正成名的戰爭,還是在漢中之戰裡面。他的表現非常出色,可那個時候張遼已經有了輝煌的戰績,倆人比起來確實是存在差距。

張遼用兵靈活多變,而且張遼還有合肥之戰,能以少勝多,直接打敗孫權的十萬大軍,這一仗就足夠張遼壓過張飛了。


相比之下,張飛獨當一面的機會較少,他更多也是衝鋒陷陣。可要讓他來獨自領軍,像徐州這樣的事情也有些丟人,因此他的綜合實力稍稍差一些。

在治軍方面,張飛就更不如張遼了。張遼可以把軍隊打造成不怕死的鐵軍,他靠著這樣的軍隊成功就滅掉了孫權主力。 張飛就差了些,自己更是死在了部下手裡。他對待屬下非常嚴苛,這就導致手下很多人都非常恨他,因此他最終死在屬下手中也並不是不能理解的。倆人相比,張遼在個人勇武上是不行的,張飛在治軍,用兵,獨當一面的情況都是不如張遼的。


因此張遼在三人裡面是最強的,像他這樣的猛將,之所以名氣是沒有那麼大,還是由於後來的演義重點是在刻畫劉備陣營。 因此人們就更加關注劉備陣營裡面的人,其實蜀漢有很多人都是由於文學演義,名氣變得非常大。可論能力的話,還真不見得比曹魏、孫吳陣營裡面的人好到哪去,否則蜀漢也不會成為三家裡面最弱的一個。曹操正是靠著張遼這些實力強悍的猛將,這才能順利把北方給統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